第693章 虎视眈眈

  苏羽瞧着诸葛亮这副憋屈模样,心里那叫一个畅快他一挥手,让左右人等退下,只留他和诸葛亮在这营帐之中
  “孔明啊,如今你既已归降,我也不瞒你,我对这天下可是有着一番大谋划”苏羽找了个椅子坐下,翘起了二郎腿,脸上带着几分自得
  诸葛亮眉头微皱,心中虽有诸多不满,可寄人篱下,也只能耐着性子听下去:“姐夫但说无妨,亮洗耳恭听”
  “我要在这蜀汉之地,推行诸多新策农业上,引入新的耕种器具与方法,让粮食产量大增;商业上,打破诸多限制,鼓励商贩往来,互通有无;军事上,也要革新军备,训练新式兵马”苏羽一边说着,一边观察诸葛亮的表情
  诸葛亮心中暗暗吃惊,这些想法看似大胆,却也并非毫无道理若真能施行,蜀汉说不定能焕然一新可他又忍不住质疑:“姐夫所言,听着虽好,然施行起来,谈何容易?单说这新的耕种器具,百姓用惯了旧物,岂会轻易接受?还有那商业,一旦放开,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又该如何平衡?”
  苏羽嘿嘿一笑:“这就需要孔明你帮忙了你在这蜀中威望颇高,百姓信服你你先去各地,挑选几个村子,亲自示范新耕种器具的好处至于商业,咱们可以先从成都开始试点,制定新的律法,规范交易遇到阻碍,就以我这卫尉府的名义强行推行,有我在背后撑腰,量他们也不敢怎样”
  诸葛亮心中纠结,一方面觉得苏羽这做法太过激进,另一方面又隐隐觉得或许真能闯出一条新路犹豫再三,他拱手道:“此事重大,容亮仔细思量”
  苏羽也不着急,他知道诸葛亮谨慎,不会轻易答应“行,孔明你慢慢想,我给你三日时间三日后,我要听到你的答复”
  接下来的几日,诸葛亮闭门不出,整日在房中思索苏羽所言之事诸葛琪几次来看他,都被他以心烦为由打发走了
  这日,诸葛亮正在房中踱步,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喧闹他打开门,只见一个小兵正咋咋呼呼地说着什么小兵见了诸葛亮,立刻行礼:“诸葛先生,您可不知道,卫尉大人今日又想出了个新玩意儿,说是叫什么‘科举’,要选拔人才呢!”
  诸葛亮心中一动,忙问:“这‘科举’是何意?”
  小兵挠挠头:“小的也不太懂,就听说不管是世家子弟还是普通百姓,只要有学问,都能参加考试,考得好就能当官”
  诸葛亮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若真能如此,那可真是打破了世家对官场的垄断他觉得此事有必要找苏羽问个清楚,便匆匆朝卫尉府走去
  到了卫尉府,苏羽正在和一群谋士商议科举之事见诸葛亮来了,苏羽笑着迎上去:“孔明,你来得正好,快来给我们参谋参谋这科举之事”
  诸葛亮也不客气,直接问道:“姐夫,这科举之事,当真可行?”
  苏羽点点头:“当然可行如今朝堂之上,多是世家子弟把持,有才之士却被埋没这科举,就是要给那些寒门子弟一个出头之日,如此,我蜀汉才能人才辈出”
  诸葛亮沉思片刻:“可这考试内容如何确定?又该由谁来监考?”
  苏羽早有准备:“考试内容,我打算分经史、时务策等科目经史考的是对经典书籍的理解,时务策则是让考生针对当下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监考之人,我会挑选几个公正严明之人担任,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诸葛亮听了,觉得苏羽考虑得还算周全可他还是有些担忧:“如此一来,世家必然不满,他们定会想方设法阻挠”
  苏羽眼神一凛:“我既然敢推行,就不怕他们阻挠谁敢捣乱,我绝不姑息孔明,你是支持我,还是要站在世家那边?”
  诸葛亮心中一震,他知道苏羽这是在逼他表态思索良久,他拱手道:“亮愿助姐夫一臂之力”
  苏羽哈哈大笑:“好,有孔明你相助,这科举之事,定能顺利推行”
  在诸葛亮的协助下,科举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消息传出,整个蜀汉都轰动了寒门子弟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而世家则是一片哗然,他们聚在一起,商议着如何抵制这科举
  这日,几个世家大族的家主来到卫尉府,求见苏羽苏羽知道他们来意,却也坦然接见
  为首的是益州大族李氏的家主李丰,他满脸堆笑:“卫尉大人,听闻大人要推行科举,这可真是大事啊只是我等觉得,这科举是否太过仓促?我等世家子弟,向来都是为朝廷效力的,如今突然改了规矩,怕是会引起诸多不便”
  苏羽冷笑一声:“李大人,这科举并非针对你们世家我是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让蜀汉变得更强若你们世家子弟有真才实学,又何必惧怕这科举?”
  另一个世家的家主也开口道:“大人,这寒门子弟,多是粗鄙之人,哪有什么学问?若让他们入朝为官,怕是会坏了朝廷的规矩”
  苏羽脸色一沉:“哼,以出身论英雄,这是何等荒谬我看你们是怕自己的子弟考不过人家,丢了面子吧我告诉你们,这科举势在必行,谁若敢阻拦,就是与我苏羽为敌,与蜀汉朝廷为敌!”
  众世家见苏羽态度坚决,知道再谈下去也无用,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
  诸葛亮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对苏羽的勇气暗暗佩服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必然不会平静
  科举考试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考场外,人山人海,考生们怀揣着梦想,紧张又兴奋地等待着苏羽和诸葛亮亲自来到考场巡视,确保一切顺利
  考试过程中,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比如有个别考生作弊被抓,但在苏羽和诸葛亮的严格管理下,都被妥善解决了
  放榜之日,整个成都都沸腾了寒门子弟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人才,他们的名字出现在榜单之上,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而一些世家子弟,因为平日里养尊处优,没有真才实学,反而名落孙山
  那些世家大族,看着榜单,心中又气又恨他们不甘心就这样失去对官场的掌控,于是开始暗中谋划,准备给苏羽和诸葛亮一点颜色看看
  这日,诸葛亮正在府中处理公务,忽然收到消息,说有几个支持科举的官员家中遭到了不明身份之人的袭击诸葛亮心中一惊,他知道这是世家的报复他立刻前往卫尉府,与苏羽商议对策
  苏羽听了,也是怒不可遏:“这些世家,真是胆大包天看来不给他们点厉害瞧瞧,他们还不知道我的手段”
  诸葛亮皱着眉头:“姐夫,如今不宜贸然行动世家势力盘根错节,若处理不当,恐会引起大乱我们需从长计议”
  苏羽冷静下来,思考片刻:“孔明所言极是这样,我们先暗中调查,找出那些袭击官员的幕后黑手同时,加强对支持科举官员的保护另外,我打算召开一次朝堂会议,在众人面前揭露世家的恶行,让他们无话可说”
  诸葛亮点头赞同:“如此甚好亮也会暗中联络一些忠义之士,以备不时之需”
  经过一番调查,苏羽和诸葛亮终于掌握了世家的犯罪证据在朝堂会议上,苏羽将证据一一摆出,众大臣们一片哗然那些世家大族的代表们,此时也是脸色苍白,无言以对
  苏羽趁机提议,要对参与此事的世家进行严惩众大臣们见证据确凿,也纷纷表示支持最终,那些参与袭击官员的世家被处以重罚,他们的势力也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蜀地的清风,悠悠拂过,撩动着书案上摊开的竹简苏羽身着一袭干练的劲装,身姿笔挺,仿若一杆即将出鞘的长枪,正与诸葛亮相对而坐
  苏羽目光灼灼,望向面前羽扇纶巾的诸葛亮,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语气中满是炽热与坚定:“孔明,如今蜀汉初兴,恰似朝阳破晓,可这天下仍如狂风骤雨中的孤舟,远未太平
  曹魏据北方广袤之地,兵强马壮;东吴凭长江天险,水军精锐,二者皆对我蜀汉虎视眈眈,妄图将我新生基业吞入腹中我苏羽日夜难眠,心中有一宏愿,欲挥师北伐,先破曹魏,再平东吴,还天下以太平,重塑朗朗乾坤,孔明,你意下如何?”
  诸葛亮听闻此言,手中轻摇的羽扇蓦地一顿,眼中刹那间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仿若寒夜中划过的流星他细细打量着苏羽,这位年轻将领平日里沉稳内敛,今日竟吐出这般石破天惊之语,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但诸葛亮心中,更多的是为苏羽这份壮志豪情所触动,只见他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期许:“姐夫既有此凌云大志,亮自当鞠躬尽瘁,全力辅佐只是这北伐之事,干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犹如在悬崖峭壁间行走,每一步都需万分谨慎,细细筹备粮草,关乎将士温饱,是行军打仗的根基;兵马,乃决胜沙场的利刃;将领,则为军队之灵魂这每一项,都需安排得滴水不漏,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
  苏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神情愈发坚毅:“这个自然,我心中已有盘算我打算先从训练兵马入手,日夜操练,打磨出一支令行禁止、骁勇善战的精锐之师,使其能在沙场上以一当十
  同时,广开粮仓,囤积粮草,以备战事突发时的不时之需,绝不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至于将领,我会在军中层层选拔,让那些身经百战、有勇有谋的将士脱颖而出,也会通过科举,广纳天下有军事才能之人,为我蜀汉军队注入新鲜血液,壮我军威”
  此后,苏羽和诸葛亮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北伐的筹备工作中他们一方面加强军事训练,引入新的战术和阵法;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经济,确保后勤供应
  在训练军队的过程中,苏羽发现士兵们对一些新式武器不太熟悉,使用起来效果不佳他想起自己在现代时了解过的一些武器知识,于是便和诸葛亮商议,能否制造一些改良版的武器
  诸葛亮听了苏羽的想法,也是眼前一亮:“姐夫所言甚是若能有新式武器相助,我军战斗力定能大增只是这制造武器,需有能工巧匠,还需大量材料,这可如何是好?”
  苏羽微微一笑:“这个不难我知道成都有个地方,聚集了许多能工巧匠我们可以将他们召集起来,成立一个兵器制造局至于材料,我会派人去各地采购”
  在苏羽的安排下,兵器制造局很快就成立了能工巧匠们在苏羽的指导下,开始研制新式武器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他们终于制造出了一些威力强大的武器,如连弩、投石机等
  这些新式武器一经投入使用,立刻在军队中引起了轰动士兵们对它们爱不释手,训练的热情也更加高涨苏羽看着军队的变化,心中充满了信心
  随着北伐筹备工作的推进,苏羽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决定召开一次军事会议,商讨北伐的具体战略
  在军事会议上,众将领们纷纷发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人主张直取长安,有人建议先攻打凉州苏羽和诸葛亮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北伐战略
  他们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诸葛亮率领,出祁山,攻打凉州,吸引曹魏主力;另一路由苏羽亲自率领,从子午谷奇袭长安,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
  战略确定后,苏羽和诸葛亮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出征事宜军队集结、粮草运输、武器装备,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出征之日,成都城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前来为大军送行苏羽和诸葛亮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们看着百姓们期盼的眼神,心中充满了责任感
  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路上,军旗飘扬,士气高昂苏羽和诸葛亮心中都清楚,这一战,关系到蜀汉的未来,只能胜,不能败
  诸葛亮率领的西路军,一路顺利,很快就抵达了祁山他按照计划,向凉州发起了进攻曹魏守将得知消息,立刻调兵遣将,准备迎战
  诸葛亮不愧是一代名将,他巧妙地运用战术,多次击败曹魏军队一时间,曹魏在凉州的防线岌岌可危
  而苏羽率领的东路军,也在暗中向子午谷进发子午谷地势险要,道路崎岖,行军十分困难但苏羽和将士们毫不退缩,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顺利通过了子午谷
  出了子午谷,长安已近在眼前苏羽看着这座雄伟的城市,心中豪情万丈他一声令下,大军如猛虎下山一般,向长安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长安守将没想到蜀汉军队会从子午谷突然杀出,一时间惊慌失措他们仓促应战,但根本不是蜀汉军队的对手经过一番激战,长安城被苏羽顺利攻克
  消息传到曹魏朝堂,曹魏皇帝曹睿大惊失色他立刻召集众大臣商议对策众大臣们纷纷建议,调派大军,夺回长安
  曹睿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他任命司马懿为大都督,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往长安迎战蜀汉军队
  司马懿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立刻点齐兵马,向长安进发他知道苏羽和诸葛亮不好对付,因此一路上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大意
  苏羽得知司马懿率领大军前来,并没有慌乱他和诸葛亮通过飞鸽传书,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他们决定,利用长安的有利地形,设下埋伏,等待司马懿的到来
  司马懿率领大军来到长安城外,他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先派人打探城内的情况当他得知苏羽已经在城内设下埋伏时,心中暗暗冷笑:“苏羽啊苏羽,你以为这样就能算计我?我司马懿可没那么容易上当”
  司马懿并没有按照苏羽的设想,直接攻城他命令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与蜀汉军队对峙起来他打算以逸待劳,等待时机,再一举攻破长安
  苏羽见司马懿不上当,心中有些着急他知道,这样对峙下去,对蜀汉军队不利因为他们远离后方,粮草供应不便而曹魏军队则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补给
  就在苏羽一筹莫展之际,诸葛亮派人送来一封书信信中诸葛亮建议,苏羽可以派一支奇兵,绕到司马懿后方,截断他的粮草供应如此一来,司马懿必然会慌乱,到时候再趁机出击,定能取胜
  苏羽看了书信,觉得此计甚妙他立刻挑选了一支精锐部队,由大将赵云率领,绕到司马懿后方,执行截断粮草的任务
  赵云率领部队,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司马懿的后方他们趁曹魏军队不备,突然发动袭击,烧毁了司马懿的粮草辎重
  司马懿得知粮草被烧,大惊失色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在这里僵持下去了于是,他决定孤注一掷,向长安发起总攻
  苏羽得知司马懿要攻城,心中暗自高兴他立刻做好了战斗准备,等待司马懿的到来
  司马懿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向长安发起了进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苏羽和将士们奋勇抵抗,与曹魏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战斗中,苏羽发现司马懿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士气并不高他知道,这是因为司马懿的粮草被烧,士兵们心中恐慌于是,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发动反击
  苏羽一声令下,蜀汉军队如潮水般涌出城门,向曹魏军队发起了猛烈的反击司马懿的军队顿时大乱,士兵们纷纷四处逃窜
  司马懿见大势已去,只能率领残兵败将,狼狈地逃走了苏羽和将士们乘胜追击,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蜀汉军队的士气苏羽和诸葛亮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们知道,这仅仅是北伐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要继续努力,为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而奋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羽和诸葛亮继续率领蜀汉军队,与曹魏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们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多次击败曹魏军队,收复了大片失地
  随着北伐的不断推进,蜀汉的名声越来越大许多有志之士纷纷前来投奔,为蜀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苏羽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相信,只要他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统一天下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然而,就在苏羽和诸葛亮为北伐事业全力以赴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正在悄然降临
  在蜀汉的朝堂之上,一些大臣开始对苏羽和诸葛亮的权力产生了嫉妒和不满他们觉得,苏羽和诸葛亮手握重权,已经威胁到了皇帝刘禅的地位于是,他们开始在刘禅面前进谗言,企图挑拨刘禅与苏羽、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刘禅生性懦弱,耳根子软听了大臣们的谗言,心中渐渐对苏羽和诸葛亮产生了怀疑他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苏羽和诸葛亮,对他们的建议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言听计从
  苏羽和诸葛亮察觉到了刘禅的变化,心中十分忧虑他们知道,若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北伐大业必将受到严重影响于是,他们决定找个机会,与刘禅好好谈一谈
  这日,苏羽和诸葛亮进宫求见刘禅刘禅虽然心中对他们有些不满,但念及他们为蜀汉立下的赫赫战功,还是接见了他们
  c176.xyzc176.xyz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