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文史馆
崇天城,地四区
此地为皇都仙巡司下院所在的地区,负责整个地级区域内修士和贵族的管理
杨元柳现在就在这里当职
因为杨元柳是宣周学生的身份,下院的高层领导本来是要给她安排进入“富贵阁”的
“富贵阁”是仙巡司各级巡使们,给司内机构群王阁起的一个别称
群王阁主要负责处理皇都贵族修士们的各项事宜,在那里当职,便有了和许多皇都内权贵人物接触的机会
故而进入到那里的人,只要不是太蠢,升迁速度都会比其他岗位快上许多
正因如此,巡使们才取了个“富贵阁”的别称
意为进入其中,便是手握了富贵
下院高层们这般安排,明摆着就是为了讨好身为副巡长的宣周
不过这种带有明显贿赂倾向的安排,自然是被宣周断然回绝,并敲打了这些下院高层一番
最后杨元柳进入到了下院的文史馆,成了一名校对参事
这个岗位基本上不需要与外人打交道,主要都是文书类工作,一般是整理史书和古籍、做批注校准,以及发现错漏时提供修改意见等
与群王阁比起来,这个地方实在算不上什么美差,再说得现实些,这里基本上就是个在权力层面被边缘化的地带
没什么升迁希望,若是被安排到这里,那仕途基本上就是一眼能望到头了
但无论是宣周还是杨元柳本人,却都对这个职务非常满意
宣周的用意很明确,就是希望杨元柳能在这个远离官场乌烟瘴气的地方,先好好沉淀一番
顺带着她对历史感兴趣,这里不止有逐虎王朝的历史,还有更多关于整个沧澜西北地界上的古籍
正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杨元柳在文史馆当职的这段时光,将会成为她日后走上朝堂最大的底气
至于仕途,杨元柳可是他自己的亲学生,根本不需要为日后的晋升发愁
杨元柳本人也是对这样的安排没有意见,心中甚至还有几分欣喜
因为文史馆内的历史类藏书,与承天书院中藏书的内容正好能形成互补,这样就能更加全面的了解沧澜西北各大势力的演变过程
并且更为重要的,就是这个职务更方便自己完成仙尊交代下的任务
她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寻常参事要整理一天的古籍,她只需要半天就能完成,多余的时间,她便会主动去帮助其他前辈
如此一来,文史馆内的所有官员都对这个小姑娘的观感非常好
尤其是文史馆的馆长邹中毅
此人已经一百多岁,凝元初期境界,从正式成为王朝修士后,便没有离开过文史馆
一直从普通的校对参事,干到了现在的馆长一职
外人都很清楚,他这辈子能干到这个位置,基本也就到头,没什么继续升迁的希望了
邹中毅自己当然也知晓这点,但他却并不在意
当初选择文史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自己喜欢钻研历史
能够加入王朝当差,还能干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又有俸禄拿,甚至不用去处理那些令人头疼的人情世故
对邹中毅而言,这份职务简直不要太适合自己
不过最近这二十年来,文史馆的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
现在在职的十八人中,有十七人都是已经年过六旬,剩下的那个就是杨元柳
这并非是文史馆招人要求高或是有打压新人的情况
恰恰相反,文史馆每年都会招人,并且对新入职的参事,更是照顾的无微不至
不止是工作,就连生活、修炼中,邹中毅等人也是给予了许多帮助
但即便是如此,依旧留不住人
来到文史馆的年轻参事,总是在干了一两年之后,就想尽办法进行了岗位调整离开
原因便是之前提到的,在这里当职没有前途
年轻的王朝修士,尤其是能够进入皇都的人,哪个不是自视甚高之人,怎会甘心屈居于此,空耗大好年华
邹中毅理解他们,也不强求,任何想要离开的人,他都没有为难过
但这样一来,文史馆没有新鲜血液的问题就变得愈发严峻起来
今年本来有一个招人名额,结果他被告知,有一位副巡长的学生要来
邹中毅心中苦闷,因为在他看来,这又会是来这里混资历的公子小姐
最多两年,他或者她,就会带着“两年边缘机构工作经验”前往别处高就
文史馆就又要白忙活两年,最后还得客客气气的把人送走
不只是邹中毅,文史馆的其他参事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不过,随着杨元柳的加入,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个小姑娘,似乎与那些混资历的公子小姐很不一样
她好像,真的对历史很感兴趣
文史馆的工作难度并不大,但却十分繁琐和庞杂,新来的参事刚到任时,都会感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
但杨元柳这个小姑娘却是仅用了短短一天时间,就靠着自己摸索出了高效快捷的工作方法
并且在每天完成工作任务之后,她都会留在馆中翻阅古籍史册,经常一看就是一整晚
最初邹中毅听闻此事,还认为她只是在装装样子
毕竟这样的人他也见过不少,基本上不会坚持一个月,就会原形毕露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渐渐发觉,自己是误会杨元柳了
因为在来到文史馆的三个月里,杨元柳基本上日日都是如此!
极少数半夜看不到她时,只要第二天一打听,肯定就是去了承天书院的藏书阁
邹中毅这才开始意识到,杨元柳似乎真的和此前那些只想着混日子的年轻参事不同
而在之后几次接触下来,他便是可以肯定,杨元柳这三个月绝非是在演戏
因为在二人交谈中,杨元柳提出的对历史的看法和见解都很有思考,并且一些旁人不易察觉的细节,她也能够敏锐的注意到
这可让已经一大把年纪的邹中毅大感意外和惊喜,因为如今对这些古籍史册感兴趣的年轻修士真的不多了,像杨元柳这样,感兴趣的同时还愿意静下心来研阅思考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这是个好苗子!绝对不能错过!”
邹中毅很快就决定,要亲自教导杨元柳
他很清楚自己这么做最后都是给别人做嫁衣,杨元柳以后注定会离开文史馆的
但即便如此,惜才心切的他,还是做出了这个选择
.my.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