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皇后重生——皇后的筹划与贾府的心思

  皇后挑了个好时机,在皇帝来凤仪宫的时候,不经意地提起:“陛下,锐儿年纪也不小了,太子妃的人选,陛下可有什么想法?”
  皇帝闻言,愣了一下,脸上露出几分慈爱与感慨:“哎,一转眼,锐儿都这么大了,朕总觉得他还是个孩子呢”
  对于自己的太子萧霆锐,皇帝一向是特别满意的,无论念书骑射,还是对弟弟妹妹,太子都做得特别好,深得他的心
  只是,皇帝心底,多少被太上皇和废太子当年之事吓到了,偶尔也会生出一些隐隐的担心来
  皇帝忽然想起一事,侧头看向皇后,带着几分试探:“说起来,朕瞧着你不是很喜欢林家姑娘吗?你平日里对她可真是青眼有加”
  皇后笑盈盈地回道:“林家姑娘聪慧懂事,不只臣妾喜欢,陛下不是也很欣赏吗?但这是两码事儿嘛玉儿一来比锐儿小了都四岁了,二来嘛,乔贵妃也很喜欢玉儿呢,她天天带着玉儿和琳儿一起玩,瞧着倒像是她的女儿一般“
  被皇后这么一说,皇帝脑海中浮现出前些日子,他偶然看到老三萧霆钧和公主萧琳带着林家姑娘一起遛狗狗,嬉笑打闹的温馨场景
  “你的意思是,林家姑娘更适合老三?”皇帝好奇地问道
  皇后见皇帝会意,心中暗喜,但面上仍是一派自然:“陛下想哪儿去了,臣妾只是就事论事论年纪呢,倒是老三和林姑娘更为合适但现在两个孩子,两小无猜,正是玩伴的时候,还不到谈婚论嫁那份上呢”
  皇后决定将自己的真正想法给皇帝说一说,既能解决太子妃人选,又能借机敲打老二
  “反倒是锐儿大了,太子妃的人选,得仔细选一选了可这京城的姑娘们,臣妾如今是两眼一抹黑的,不如,臣妾这儿,办个赏花宴,让京城三品以上的诰命夫人们,带着家中姑娘来,臣妾也好认识认识,亲自把把关?”皇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皇帝思考了片刻,觉得此法甚好:“皇后这主意不错,家世内务府可以筛选,但这人品性格的,还是皇后亲自把关更妥帖正好老二也小不了多少,皇后替他也瞧一瞧”
  皇帝甚至还多说了一句,“朕的意思呢,老二有外祖父家帮衬,就不要选家世太出挑的,倒是清贵人家的好些”
  皇后闻言,心下了然皇帝这摆明了是并不希望老二太过出风头,以免将来尾大不掉她笑道:“既然陛下这么说,那臣妾就操办起来,到时候多挑几个姑娘,宗室也有子弟到了年纪,正好一并瞧瞧”
  这厢皇后动作迅速,先给后宫众人说了办赏花宴的事儿,转头就发了帖子出去,京城三品以上诰命夫人,皆在邀请之列
  荣国府这边很快接到了帖子,消息传出去,那是各人有各人的心思了——荣国府只有贾母有资格进宫赴宴,那么,老太太决定带谁去,可是相当关键的
  然而,贾母觉得在赏花宴之前,一定要请林如海父女的,于是又赶紧催促王熙凤:“凤丫头,你可得赶紧下帖子请林姑爷和玉儿过来,可别耽误了!”
  她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生怕黛玉被皇家人盯上,想赶紧把婚事定下来
  王熙凤是个脑筋转得快的,得了贾母的吩咐,回来跟贾琏商量:“我瞧着,这里头有文章呢”
  贾琏还没反应过来:“老太太动了什么心思?”
  “还不是林妹妹的事儿!”王熙凤压低声音,“老太太接了赏花宴的帖子,更着急了,我看,只怕老太太动了心思,怕林妹妹被皇家选走了,想赶紧跟林姑父商议,将林妹妹许配给宝玉呢!”
  王熙凤早就知道贾母这份心思,只不过如今情况不同了
  贾琏听罢,却摇头嗤笑:“得了吧,宝玉那样子,林姑父绝对是不可能答应的林姑父是什么样的人?那可是探花郎出身,如今又是户部侍郎宝玉除了是个国公府的少爷,还有什么?何况,现在林妹妹还是长公主的干女儿,一家女百家求,林妹妹这个身份,多少人抢着要呢!”
  “所以我的意思呢,”王熙凤凑近贾琏,眼神闪烁着精明,“你干脆亲自跑一趟林姑父府上,将老太太的意思委婉地告诉姑父如此一来,姑父也好有个应对,不至于到时候让老太太下不来台”
  贾琏觉得可行,这既能卖林如海一个人情,又能让贾母的脸面好过些于是,他果然亲自去了林家
  林如海听了贾琏的来意后,微微一笑,让他不必担心:“既然老太太相请,那我三日后休沐便登门拜访只不过,长公主早就说了,要带着公主和你妹妹到庄子上玩几日,这事儿不好推辞”
  林如海话锋一转,目光落在贾琏身上,语气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倒也十分直接:“琏儿,我近日总听人说,说你和你媳妇,都是替你二叔管家?”
  贾琏闻言,愣住了,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作答
  “照理说呢,我这个姑父不该多嘴”林如海见他这般反应,继续点拨道,“但既然是你父亲承袭爵位,怎么还成了你们替别人管家?往日里瞧着你是个有成算的,怎么如今却拎不清这其中的关窍?”
  他点到为止,并未深说,但言下之意,却是直指贾赦与贾政之间的继承与管理问题
  贾琏被林如海这番话震得不轻,他离开林府后,果然回去开始认真思考,又找了王熙凤细细商议
  三日后,林如海如约登门贾母盛情款待,待闲话一番后,便将话题引向了正轨
  “想着当年,国公爷挑选你做敏儿的夫君,这一晃多少年都过去了你将玉儿教养得这般好,我这个做外祖母的,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贾母笑呵呵地追忆着往昔,言语间满是对林如海的赞赏
  林如海忙道:“岳父在时,对小婿十分关照,小婿铭记于心”
  贾母见时机差不多了,便切入主题:“如今玉儿也到了年纪,我想着,宝玉那孩子,一贯是个疼人的,与玉儿又是打小就认识,知根知底的俗话说,亲上加亲,更是难得不如,便将玉儿许配给宝玉,你看如何?”
  林如海早有说辞,他拱手道:“老太太爱重玉儿,是她的福气,小婿在此替玉儿谢过老太太只是前些日子,长公主还特意说,玉儿的亲事,她这个干娘定要亲自把把关,不敢随意应允”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直接回绝道:“再者,骨血回流,是为大忌,恐对后代子嗣不利小婿以为,宝玉与玉儿,兄妹情深,自小的情分,不如一直保持这份兄妹之谊,岂不更好?”
  贾母顿时脸色一僵,笑容也凝固在脸上她没想到林如海会如此直接地拒绝,而且理由还如此充分,连“骨血回流”这种忌讳都搬了出来
  见林如海态度坚决,贾母也不想把事儿闹僵,毕竟林如海如今身份不同往日她叹了口气,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罢了,玉儿是你的女儿,我这个外祖母,也是没法子了”
  贾母虽然对黛玉的婚事没能如愿,但她很快又想到了另一件事
  “不过,还有一事,我今儿舍了这张老脸,倒是想求一求姑爷”贾母提起元春,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和恳求,“那孩子年纪不小了,宫里耽搁了几年,如今又……林姑爷交游广阔,不知您那头,可有合适的人家推荐?”
  贾母心想,甄家都被抄家了,京城只怕要变天,那些所谓的四王八公世家,太好的看不上元春,不好的那些,只怕结局不会比甄家好多少
  她希望元春能寻得一个可靠的归宿,不至于再重蹈覆辙
  想来想去,林如海科举出身,又担任户部左侍郎,结交的都是清流和实干派,只怕有合适的人选呢
  林如海对元春没什么成见,觉得那姑娘进宫耽搁几年,都是荣国府处理不妥,倒是一口答应下来
  林如海想到自己当年同窗,李骏如,如今是湖北粮道,听说他的小儿子已经过了乡试,还是乡试头名呢
  这孩子因母亲过世守孝,又立志读书所以略微耽搁了时间,年纪倒是和元春还算配得上
  去信湖北问过后,林如海给贾府回话
  贾母一听倒是十分满意,当即叫来了元春
  但万万没料到,元春一听,脸色就不大好
  .my.my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