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争辩(下)
随后,就到了季伍的提问时间
“孟轲,我听说你是儒家的人,孔丘认为礼乐不能改变,贵者恒贵,贱者恒贱,你觉得如何呢?”
孟子说,“汤武推翻桀纣的时候,只是替天下人去掉了独夫民贼,而不是以下犯上”
“民众有德行高贵却出身低微的,君主提拔了他,只会得到更多的赞扬”
“更何况,孔子也曾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反之,即是只要凭借自己的仁义德行,获得了提拔赏赐,那是应该的,没有恒贵恒贱的道理”
季伍哼了一声,“你们儒家的人,总是这么会说话!”
不过虽然语气很嫌弃,但他还是给了挺好的分数
起码仁义之道,对小民也的确有好处
喜说,“仁义道德啊,这是个好东西!”
结合一下,
孟子的棋子甩甩袖子,向前六步
棋盘上的小孟超过小商的时候,还故意朝对方做了个鬼脸
气的小商在格子里跺脚,头上升起“噗呲噗呲”的怒气
然后,
两个小人就在棋盘上打了起来
虽然摆脱不了格子的限制,但把手伸出去却是可以的
双方掐成一团,再疼也不肯放手
何博看得啧啧有声,心想:儒法之争,真是恐怖如斯
接下来,轮到惠施
他没办法像商鞅孟轲那样高屋建瓴,但对于治国理政,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说,“天下原有的制度崩坏了,就像一栋房屋倒塌”
“想要重建起来的话,就要让梁木砖块,各归其位,而不是胡乱摆放,或者任由它们倒在原地”
“所以我认为,一个国家的名声和其地位,应该相互应证”
“有实力的就应该去统御天下,没有实力的就应该听从号令”
“当天下都听从一个号令时,又怎么会不算统一呢?”
“虽然人有不同,但维护天下稳定的心意却是一致的,大同而小异,这难道不好吗?”
魏击“哦”了一声,给出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分数
因为他觉得这说法有点像结合了商鞅之法和周礼
既然什么都沾边,那就没有突出的论点了
季伍和喜同样如此
惠施的才能做实际的政务可以,或者和人讨论哲学也可以,但涉及到治国的根本思想,却有些不足了
何博因此笑着说,“天下乱成这样,是根本出了问题”
“你名实异同的论点,和治国没有太大的关系,是天地法则的事情”
“我曾经学习过墨家的理论,等后面咱们一块讲讲这天地的事”
棋盘上的小惠垂头丧气的走了四步,正好站在小商身后
盯着前面两个家伙打架了一段时间后,它就从裤裆里掏出了一片瓜,开始美滋滋的边看边啃
惠施大怒,“掏哪里呢!”
竟然坏他名声!
庄周也乐的直笑,笑完了他才开口
“世上的人,总是越缺什么就越提倡什么”
“没有仁,就号召大家仁爱”
“没有义,就号召大家行义”
“却不知道越讲仁义,就说明当时的风气越无耻!”
“越讲奉献,就说明当时的人心越自私!”
“现在天下失去了秩序,大家就开始追求起秩序来”
“我对于国家的追求,是希望人人可以潇洒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己的人生,而不用被外物拘束”
“但是现在,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太过遥远了,也许要回到上古小国寡民的时候,才能实现了!”
何博就笑道,“指不定千年万年之后,你想要的时代就来临了呢?”
庄周躺在地上翘着腿,很不在意的说,“人心是很杂乱的,是要了还想要的”
“他们知道的越多,就想得到更多的东西”
“君主不会满足于自己的疆土,官员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权柄,小民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收成……”
“他们要一直追求,一直奔跑,所以我只觉得千年万年之后,人活得比现在还要更累呢!”
“与其疲惫一生,我还是愿意去野外,变成一只乌龟或者蝴蝶,自由自在的生活”
何博心想:等你死了,就可以这么潇洒了
不过鬼神看他身上生机弥漫,还没到死的时候,也就没把阴间的事告诉他,打算等庄周死了,给他一个惊喜
最后,在三鬼的打分下,棋子小庄向前三步
早它一个格子的小惠转身,热情的又从裆里掏出一片瓜,和自己的朋友分享
庄周于是又对惠施露出了“你让我感到恶心”的表情
但棋盘上的小庄却是高兴的接过,跟好友一块欣赏起了面前的战斗
而惠施有了同患难者,也不羞怒了,只静静等着商鞅和孟轲分出胜负
商鞅说,“我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让秦国的税收得到增加,国力得到兴盛”
“奖励军功,让小民可以通过功劳获得爵位,成为官员,这让很多人得利”
孟轲反驳道,“用利益诱导民众服从你的政令,而不是去教化他们,启迪智慧,以后是要出大乱的!”
“如果将士获得军功而没有得到爵位赏赐,他们就不会愿意征战了,因为你告诉他们——打仗就是为了获利,而不是保家卫国!”
“而且天下又怎么可能一直战乱下去呢?”
“小民辛苦开垦了田地,但收获却和之前一样,难道是粮食长不起来吗?”
“是因为你这样的肉食者,看到小民收入多了,就提高了税收,将他们的财富取走了,并且说——小民有这点东西就足够了,多了应该交给国家,让国家更加富强!”
“你采取这样激烈的手段去治理国家,不仅你要身死,以后的天下也要因此受苦!”
商鞅只冷笑一声,“你说得对!”
“所以我已经做好了秦君死后,被秦国的守旧派反攻倒算的准备,也做好了后代秦君统一天下后,不及时改变治国方式,引起天下沸腾,被人推翻的准备!”
“但在阵痛之后,天下就能迎来真正的统一和安定!”
“我在秦国变法,让无数人因此流血,而当变法完成的那一刻,我也该因此流血!”
“我是不会怕的!”
当秦君在宗庙中,和他立下“青山松柏”誓言的时候,商鞅就意识到
青山不再,
松柏凭何依存?
他是一定会死的!
但纵观如今各国的变法,又有哪一个比他革新的更彻底,更广泛?
又有哪一个变法的主持者,愿意牺牲自己,将意志贯彻到底?
商鞅于是对孟轲说,“只要变法成功,我死又何妨?”
“你既然提倡仁义,那为了你的仁义,你又能做到什么地步?”
“实现仁义,需要筹备的东西也太多了!”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要等待多久,才能让仓库充实,人不缺衣食呢?”
“只怕千年万年以后,也做不到这一点吧!”
“你愿意付出自己的性命吗?你愿意等待千年万年吗?”
孟轲沉默了许久
当他再抬起头时,神色变得更加坚毅
他对商鞅说道,“我秉持内心的道德,坚守自己的道理,哪天天下人都反对我,我也不会因此退缩!”
“虽千万人,吾往矣!”
感谢读者老爷的打赏!
另外,
本章没有任何隐射!
.my.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