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随平

  “随平!”
  “跟我收麦子去!”
  信度河旁,一处宁静的村庄里,有人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要带着他去干活
  少年“哦”了一声,乖乖的抓起镰刀,跟对方走到了金黄的麦田之中
  “趁着天气好,收了就打谷晾晒,放到地窖里藏着去”
  “道长们说,咱们这块虽然近来平稳了些,可到底是受月氏人糟蹋过的,近来还有秦人闯过阳关……保不准哪天来个兵灾,好好的粮食全让那群恶徒给抢走了!”
  在西夏因为那可笑至极的原因,被蛮夷攻陷国都,俘虏了城里数不尽的贵人,焚烧了祖宗传下来的宗庙后,便宣布了自己的正式灭亡
  随之而来的,
  便是无数的动乱
  因为月氏人的本意,是趁虚而入,对大夏进行劫掠,并没有做好统治这块土地的准备
  他们的文化和制度,乃至于人口,也根本组建不了新朝廷,推行起雅政来
  于是,
  以信度河为主,
  西至于兴山山脉,东至于信度大荒漠的原西夏之地,便陷入了全然的“无政府状态”——
  月氏人大肆劫掠杀人,将大夏的龙兴之地,糟蹋的不成模样;
  太平天国的余党仍然在跳大神,没有忘记自己“请神上身”的老本行,还想着建立新的地上天国;
  太平军的人变成了世家的打手,割据了一处又一处的庄园和城邑;
  世家方面,则是更不用多说了!
  后面赶来的秦人,
  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活脱脱一副过来吃绝户的恶心嘴脸!
  乱世中的百姓就像地上的野草,被马蹄践踏了一轮又一轮,被铁锹犁了一遍又一遍
  在这样的折腾下,即便野草生命力顽强,又能坚持多久呢?
  草地会变成荒芜的戈壁,
  城邑朱门,也会迎来腐朽坍塌的一天
  好在,
  一切还有转机,
  生机还没有完全断绝,
  就像《易经》说的那样:“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一支秉持着原教旨主义,尊奉大贤良师教诲的太平道在经历了痛苦的纷争和纠结后,最终摆脱了自己那两个离心离德的兄弟,率领一些走投无路的百姓,组建起了“乞活军”
  那位曾经接受过大贤良师救治,跟随他学习过的领袖在人群中振臂呼喊
  “我非争天下!”
  “只为民乞活而已!”
  他们的力量并不强大,
  他们的追随者并不充足,
  但他们的确在这乱世之下,为那犹如草芥的黎民,争取到了一些土地,让他们得以生息
  有种子在乞活军的庇护之下生根发芽
  想来两位大贤良师的在天之灵,
  对这样的情况,也是心怀赞许的
  太平道的声名,
  到底得到了维护,没有被那发癫发狂的两支彻底败坏!
  而随平跟父母所在的这片村庄,便是乞活军散落于四处的地盘之一
  他是个不幸的小子,
  父母刚怀上他的时候,夏国的皇帝便死在了身毒诸国那边;
  才出生不久,
  家乡便爆发了严重的水患,安定的小农在刹那间便成了失地的流民
  在随平不多的人生印象中,
  他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曾被父母拉扯着流亡;
  也曾跟随父母投靠到某个世家的庄园中为奴为仆,以换取活命的机会;
  更是目睹过世家的庄园被人攻破占领,外来的贼匪、蛮夷,将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贵人,像宰杀猪狗那样杀害
  但相对的,
  他又觉得自己对比起其他乱世中的百姓,非常幸运
  起码他的父母还活着,
  从小的颠沛流离,也没有让随平变成一个残缺虚弱的人,
  在各种的动乱中,
  他们一家更是等到了乞活军的庇护,得以享受到珍贵无比的平和
  所以,
  随平在日间,虽然要干很多活,吃的饭食也只能称得上饿不死人,无所谓饱腹和美味……
  但他仍然觉得满足
  只是,比起生长在乱世,从未见过太平年月的随平,那些年长者所追求的东西,还要更多
  他们失去过曾经的美好,
  因此对重新获得它的渴望,便显得更加强烈
  “乞活军的人还是少啊!”
  “都怪之前的颠佬,把太平道给折腾成了如今的鬼样子!”
  “不然咱们哪里能让月氏蛮夷,跟秦人轮流欺负!”
  要不是太平天国的家伙在短短几年里,就整出了太多前无古人的狠活,不然凭借乞活军的口号和作为,必是能吸引更多人投奔,安定更多地方的
  当随平跟人挑着担子,将晒好的麦子送到粮仓里面之后,
  他捧着一碗水,擦着汗,蹲在旁边听人说话
  他忍不住开口问道,“月氏跟秦人又闹出什么离谱的事了?”
  乞活军的道长虽然不太能行军打仗,
  比起争天下,他们的精力也更加放在如何帮扶乱世黎民这件事上,
  但道长的耳目还是很灵通的
  总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渠道,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热心人士,替居于偏远之地的乞活军,带来远方的消息
  所以月氏人跟秦人之间爆发的争论,
  在很早之前,就成了乞活军这边的通俗笑话
  随平也跟着笑过,末了又忍不住跟身边的人说,“竟然是这样的家伙,把咱们的国家搞成了这副模样!”
  旁边下乡调查民情的乞活军道长却反驳了他的话语
  他告诉随平,“根源不在这些外来者的身上”
  “夏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拥有着数千万的人口”
  “如果内里齐心,谁也没办法给夏国造成伤害!”
  “现在之所以如此,无非是贵人争权,世家夺利,以至于内耗严重,给了他人可乘之机罢了!”
  说完,
  那道长就想起太平道的故事
  他叹了口气,也不去嘲笑当年的夏国肉食者们了
  但这并不影响随平厌恶他们
  毕竟总不能因为一坨脏东西的形状还算完整,
  就称赞它比另外两坨要美好多姿
  “这倒没有!”
  “他们要再闹下去,反倒会显得咱们无能了!”
  除了傻子,
  没谁会活得跟个笑话一样
  如果秦人跟月氏人是一滩,
  那被他们击败的夏人又能算什么?
  随平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也不纠结听新笑话的事了
  他喝完了水,擦完了汗,跟着长辈清点起了仓库里的粮食
  随平是个很聪慧的小伙子,
  跟随父母来到这里后,曾有道长见他长的机灵俊秀,便教导他认字习文了一段时间
  随平学得又好又快,眼下已经长成了这小村庄中的“夫子”,负责书写村里需要上报给乞活军道长们的文书
  若有了外来的商人,需要进行交易,也要请他过去验算,以免吃亏上当——
  是的!
  即便乱世如此,
  那些逐利的商人仍然没有销声匿迹!
  乞活军治下虽多贫流之众,可总体稳定,比恨不得刮地三尺,尽取民财的其他势力要好不少
  所以,
  商人们也乐意跟乞活军的人做买卖
  在秋收后不多时,
  便有人来找随平,说有商贩驱赶着牛羊来到了这边,打算卖给他们
  随平于是跟着过去,正好见到那牛羊贩子信誓旦旦的放话
  “我这可不是一般的货!”
  “都是外地引入的品种!”
  “保准你们吃了身心舒坦!”
  .my.my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