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当年的真相
“不看”
答案坚决简洁,杨贞并不意外自己早已预料到的结局,不是吗?
他自诩是一位民主的长辈,绝不强求晚辈做任何她不想做的事情没有过于多想,杨贞决定顺其自然:“既然如此,那我们走中间的岔口,到别的地方看看”
穆亦漾挽着他的手臂向前走:“好啊,顺便有幸能够见识其他的英雄豪杰”
然而,没等两人走两步,身后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囡囡”
声音有点陌生,穆亦漾扭头一看,只见一个三十左右的年轻人扶着吴太爷,身边站着男神和女神
她和杨贞对视一眼,两人只能转身走向吴太爷杨贞心里一噔,看样子,吴爷爷应该是专门去拜访尤老要不然,他不会让家人将他到带到山腹之处
“囡囡,看过你舅姥爷啦”
杨家人兵分两处,了解内情的老一辈的人都知道,肯定是杨小二带着孩子去看光头阎王
礼貌的穆亦漾温柔地回复:“是的,吴太爷”
“除此之外,你还探望了哪些前辈?”
吴太爷和蔼地问着穆亦漾,穆亦漾回想了一下:“我们一路走来,沿途有好多位老前辈们”
“年轻就是好,想去哪就去哪不像我,一把老骨头,孩子们背着我,连步子都不能放开迈,担心我的老胳膊老腿一不小心就被风给吹折了其实他们多虑啦,别看我年纪大,实际上,我身体硬朗着呢,顿顿都吃一大碗米饭,嚼一大盆肉”
不服老是吴太爷的个性,他认为自己一直都是18岁,活力无限
穆亦漾也认为以百岁老人而言,他的身体比同龄人健康甚多:“吴太爷,您是不老仙翁,别人可比不了您”
一老一小一天南地北聊得热乎,说的很起劲,气氛很热烈现场除了吴沛心情无异之外,个个都觉得异常尴尬、难熬
女神从来不知道穆亦漾这么会捧场,不管吴太爷说什么,她都能顺着话题聊下去,而且令人听得很舒服,完全不觉得尬场
时不时在旁边附和两句的男神有点汗颜小丫头的口才真好,头脑灵活,反应灵敏,思维跳跃跨度大若由自己来培训,好好栽培几年,日后必定可以接自己的班
唯有杨贞觉得,这个和谐的场面不会持续太久,只能是吴老爷子先竖起白旗
果不其然,两人聊了大约十分钟之后,觉得自己已经缺词的吴太爷以命令且不容拒绝的口吻吩咐他们:“你们几个随便走走,我和囡囡好好地聊会”
你们聊得这么热乎,算不上好好聊吗?吴沛有点莫名,可是,作为听话的乖孙,他乖乖地听太爷爷的话男神和女神自然也会听从老人的话
该来的始终躲不掉,由于吴太爷坚决要求,身为晚辈的穆亦漾无法拒绝
离开之前,放心不下的杨贞多加叮嘱,话里有话:“囡囡,好好地陪吴太爷说说话别走太远,老爷子的身体可吃不消”
万一吴老爷子说到尤老,情感之上难免会有偏颇,他担心,已经将尤老列为路人甲的囡囡会不高兴,说出些令老人家也不高兴的话
两个人,老的老,小的小,两人平时都是有主见的人偏偏两个又是不同立场的人,有不同意见,谁也说服不了谁,哪个说的话,都有理老的激怒小的,不好;小的顶撞老的,也不行
怎么办?他左右为难
在他苦苦地思索当中,女神看不下去了,她伸手一把将杨贞粗鲁地拽走:“小二哥,我们到那边走走”
待人全部都走远之后,吴太爷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囡囡,你太姥爷的纪念碑,就在前面你去拜访了吗?”
刚才,他看到杨贞和囡囡已经往中间的岔口走,不知道是从阿能那边回来,还是故意绕开阿能碑像的位置
人已经在山里,怎么着,身为子孙后辈,于情于理,也该去拜拜老人家
刚才二大爷还说着这事,怎么吴太爷竟然也问我这个问题穆亦漾看着三岔口的位置:“二大爷说是那边的位置”
具体位置穆亦漾没注意看,也没注意杨贞说的是哪个方向那边的内涵大着呢,随便说哪里都行,反正在这座山里就是
听娃娃的话,她还没有去探望阿能这是她自己的意思吧
他紧紧地盯着穆亦漾的眼睛,清澈的眼神令他想起当年的小艾小艾的眼神也是这般的清澈、没有杂念:“囡囡,能不能陪陪老头子一起去看看你太姥爷”
知道孩子不想去,只是,如果身为长辈的自己亲口向孩子提出这个要求,她应该不好意思开口拒绝只是,她真的会答应?吴太爷心里七上八下,一点把握都没有
然而,穆亦漾的答案从不改变:“吴太爷,我不想去”
这次,她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去,她就是不去即使是妈妈这么要求自己,她都不会去
自己的请求被拒绝,吴太爷觉得有点小失落只是,他想知道原因:“囡囡,他是你的太姥爷,是你的长辈”
“没人会否认这点”
穆亦漾平静自然的声音令吴太爷觉得揪心,这造的什么孽,阿能死不瞑目,晚辈们却不肯认阿能说不定,不认阿能的晚辈不止一个
“囡囡,我与你太姥爷是至交好友他临走前,是我守在他病床送他离开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想去探望阿能?更何况,这里不是阿能的陵墓,只是他的石像和纪念碑”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次的祭拜都算不得上坟,只是缅怀孩子真的恨阿能恨到如此地步?他想不明白,即使恨,那也应该是小艾的女儿,不应该是小艾的外孙女这股怨恨,是从长辈的身上延续到晚辈?
这个结果,会不会是将军的故意为之?
原来吴太爷是人家的至交好友,难怪他会这么问面对眼前的百岁老人,穆亦漾不会说什么出格的话,出不想故意惹老人生气什么的
她随意搪塞着:“我对他老人家并不了解”
“他离开的早,你从来没有见过他,不熟悉他,也不奇怪阿能离开的时候,心里放不下的事情太多,牵扯的也太多,遗憾的事情更多他带着未了的心愿离开,如今,你这个晚辈去他的纪念碑那里看望,也算了结他的最大的心愿”
小艾之事对阿能造成终身的巨大打击,小艾妈妈的消失更令阿能花费半生的时间也无法找到她的下落唯一留下的孙女见不到,因为,他没脸见她
穆亦漾戚然一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生活不会永远满足我们每个人的愿望”
含恨而终的人,不只有他老人家一个太姥姥的恨,不比他少突然,灵光一闪,穆亦漾冒出一个渺茫的希望,吴太爷百岁高龄之人仍然健在,仔细算来,太姥姥的年龄比吴太爷还小若她身体健康,仍然存活于世,不是没这个可能
只是,她老人家,现在在哪里呢?
说了这么多,孩子就是不肯去祭拜阿能吴太爷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他思来想去,觉得唯有这个可能,否则孩子的态度不会这么坚决:“当年的事情,你知道了多少”
脑子里正在开小差的穆亦漾猛然醒来,眼前的人既然自称是尤老的至交好友,那么,他会不会多少知道当年的事情呢?穆亦漾的小心脏狂暴起来,咚咚咚的敲打着,如同战前敲打助威的雷鼓声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吴太爷的眼睛:“您觉得,我不了解当年的事情,甚至知之甚少,或者听到的只是道听途说,对吗?”
既然两人已经把话开了,吴太爷没有再隐藏自己的想法:“事实,还是传言,得看是谁告诉你的有时候,即使是当事人亲口所说,不一定是全部的真相”
眼见为实,这样的说法不一定准确穆亦漾觉得,眼前的人,或许是自己打探真相的唯一机会很好,来吧,此刻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真才实学的时刻
“吴太爷,您认为我知道的不全是真相,按您的思路,这话,我也可以对您这么说”
玩心理战,她从不认为有人能赢过自己
吴太爷深深叹了一口气:“囡囡,你对阿能的了解,都是林将军告诉你的?”
这个称呼比较陌生,穆亦漾停顿了三秒才想起,吴太爷说的人,就是舅姥爷
她即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回了一句:“我们姐妹都是舅姥爷一手带大的”
舅姥爷?陌生的称呼,同样令吴太爷发蒙他这才想起这个秘密只是,心里涌起的,反而是悲哀
林将军与你有着血脉之情,可是别忘了,你的身上,同样流着阿能的血血脉之缘,哪是说断就能断的
“其实,将军他与阿能一直不对付,看彼此不顺眼”
看着自己原配妻子的私生子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而且地位成就不在自己之下,不管是哪个男人,应该都受不了这口恶气
不提长辈们之间的恩怨还好,提起这个,穆亦漾的语气不知不觉开始起了戾气:“我太姥姥都没对他在外面的孩子们横挑眉毛竖挑眼,他没资格给我舅姥爷脸色看我舅姥爷还看不上他”
语气的突变,令吴老爷子一愣只是,对于穆亦漾的站边,他却挑不出什么错处囡囡这孩子所处的时代不同,观念也不一样
就连他自己,在知道阿能原配的做法之后,在他的内心深处,对这个有着惊世骇俗之举的女人另眼相看
可是,囡囡说的,也不全是事实那位原配从来没有见过阿能在外面生的孩子们,想挑矛盾也没这个机会阿能却不一样,因为工作关系,阿能与将军有时会不可避免的面对面
世界这么大,偏偏它又这么小
大人的想法和意见,很容易影响孩子们的判断力,至少吴太爷是这么认为:“大人们之间的矛盾,你可以忽略不计吗?单纯从一个晚辈的角度出发,就当是祭拜家里故去的长辈,了结阿能多年以来未解的心愿”
如果可以,穆亦漾也想说假话,安慰眼前这个白发苍苍的可怜的老人只是,她没有办法做到这点
“吴太爷,我去祭拜他老人家,是了结他的心愿只是,如果我真那么做,他的心愿是了了,我的心结却会被钉死在那里我做不到为了满足先人的心愿,而让自己产生心结”
想到自己21岁生日那晚,夜黑风高,荒山野岭之处,她跪在地上捧着令人发悚的白骨虽然那时还不知道这堆白骨是谁的可是,她就是有一种绝望的感觉当时,在她的心底,那缕薄弱的对尤老的崇敬之情已经随风消逝,取而代之的,是逐渐萌芽的埋怨的种子
一直劝说穆亦漾的吴太爷,被这话彻底打击到他想不到,娃娃对阿能的感情,竟然已经达到怨恨的地步
仓促荒乱之中,一向镇定理智的他着急着纠正穆亦漾的想法:“囡囡,这事不能全部怪罪到阿能的头上阿能是有错,他明之有事情发生却无所为,若是他早点派人过去将小艾接走,或者将小艾他们保护起来,或者能抑制他的冲动,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殊不知,他的话,坐实了穆亦漾的猜想吴太爷一定知道真相她慢慢地给老人家下套,欲探听更多的信息:“没有如果,我的外公和小舅没了,外婆身受重伤,毫发无损的只有我妈一个”
一家四口,突遭横祸谁都不愿意看到这种结局
“孩子,动荡年代的生活,不是你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能够想象的当年,乱世出豪杰,阿能身居高位,不可避免地结下许多的敌人当时,阿能虽然有好几个孩子,可是却只有小艾一个儿子为了打击报复,他们就将目光锁定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小艾,希望能够因此迫使阿能就犯,甚至重新为他们所用”
传闻,外公是因为他父亲的关系,才受此劫难如果听到吴太爷亲口所说,再一次证明,传闻也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穆亦漾喃喃自语:“偏偏,他却任由有枪有炮的敌人,对付手无寸铁的我外公一家”
他还能怎么替老友争辩?吴太爷还原当当的现实情况:“老家有士兵驻守,敌人无法顺利进入海门因此,阿能错估当时的形势,低估敌人的阴险他觉得,凭着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还有胡家在当地的威望和权势,要想绑架小艾一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念之差导致悲剧的发生,从此令阿能悔恨终生
“阿能没有想到的是,由于不能顺利混入海门,阿能的敌人竟然勾结当地的土匪,以重金及武器为条件,诱使土匪绑架小艾同时,在重金诱惑之下,海门有人成为内应,带领土匪将回到老家的小艾一家抓走”
穆亦漾觉得自己的胸膛闷闷的,有点喘不过气来尤老的做法,与袖手旁观有什么区别:“虎毒不食子,他却反道其行不惭是尤家人,血液果然够冷的,为人够绝情”
难过的吴太爷觉得自己不知如何面对穆亦漾,当年,阿能错误的判断,犹豫的心态,导致灾难一发不可收拾
“小艾妈妈知道之后,马上带着胡家人去与土匪火拼胡家在当地的势力不小,倾尽全力与土匪硬碰硬,双方至少也得两败俱伤”
“权衡之下,土匪不敢冒然把小艾一家交给敌人于是想要与胡家议和,条件是阿能要出钱将儿子赎回家这笔钱,是敌人给土匪的双倍的价格数额之大,财大气粗的胡家根本无法凑齐”
连胡家也凑不齐的数额,可想而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文数字
远水救不了近火,穆亦漾想知道,尤老这远水,是否曾想过要救火:“看他的所做所为,再看看最终结果他会为自己的选择而骄傲吗?”
她不知道尤老当时做了什么,可是,看看最终结局,随便诌什么都不会出错
吴太爷不知道自己完全被穆亦漾成功骗过,他真的以为,穆亦漾什么都知道,甚至,可能还听信别人说很多诋毁阿能的话
他觉得,唯有将自己知道的事实全部都抖出来,让穆亦漾自己来判断,这事,究竟是谁的错
然则,他的话,却让逐渐知道真相的穆亦漾彻底地从头凉到脚
“看到土匪主动提出议和,阿能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土匪不敢动小艾一根指头只是知道土匪索要赎金,他气不打一处来觉得自己受到土匪的要挟是一种耻辱,土匪绑架小艾的最终目的,只是因为钱财若是现在他付了钱,将小艾赎回来,那就等于开了不好的头日后再有别的土匪有样学样,没钱的时候就抓他儿子问他要钱,他又该如何应对再说,他有自己的原则,尊严和骄傲,不允许他向土匪低头”
“他打电话给尤家人,让他们给土匪传话他绝对不向土匪低头,让土匪赶紧将小艾一家放了,主动自首投案否则,土匪等着被歼灭的那天尤家人没有通知胡家,直接将这消息传给土匪之后的结局,大家都看到了”
久居高位,让阿尤习惯了发号施令,也养成了一言堂的习惯只是,他忘了,土匪不是他手下的兵,更不是那种善于用头脑思考的人他们最擅长的,除了凶狠,就是杀戮
.my.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