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招安
这会儿给他戴高帽,不知道后边又要说什么麻烦事儿
到时候王爷是不接也得接了
罢了,随他去吧
林景晏继续将京城的情况一一告知
从皇上继位到大旱,再到如今太上皇一直与陛下作对、不肯放权,在背后支持四王八公
包括江南之事,也都毫无隐瞒地说了出来
恒王听后,怒拍桌子:“这太上皇真是老糊涂了!既然把皇位传给皇兄,如今就该安分守己地养老,还搞这些小动作,是嫌皇室还不够波折吗?往日他在位时,我父亲就说他不是个贤明君主当时皇上继位,我们还在观望,这两年看来,皇上的确是个好皇上”
“老了老了,还要作怪!”
听到这话,林四娘眼皮一跳
忙给恒王递了茶
“王爷,喝口茶,喝口茶”
真是什么话都敢往外边说
明明前几日在王府的时候和他说的好好的
如今又忘记了
恒王奇怪的看了林四娘一眼
他不渴啊
看着林四娘一直给他递眼色,还是接了过来
算了,喝就喝
几人看着恒王这会儿的反应,心中不约而同起了一个想法
莫非从他们到青州,恒王的一言一行都是这个林四娘在给他指点不成
不然,看恒王现在这个反应,可不像一个那么妥帖的人
林景晏笑了笑,劝道
“太上皇那边已经解决了如今我们查探到,北静王勾结四王八公,如今手通过甄家,贾家又伸到了铁器之上,怕是没打什么好主意
“虽说现在荣国府已不足为患,江南也已被陛下掌控,但恒王叔您也知道,陛下这几年着实艰难,大旱大灾之后,还受太上皇刁难,如今好不容易收回一些权力,手中的能用之人的确不多,不然我不会派我们几个来青州”
“只是如今只有了些眉目,青州我们也不熟悉,剩下的事儿怕是要劳烦恒王叔了”
林四娘听了这话,手一抖
她说什么来着,这不就来了么
这事儿哪儿有那么简单
若是答应,怕是有的忙了
还没开口说话呢
恒王就答应了下来
“这是自然,陛下信任我,又事关我们青州,我责无旁贷”
“你说,该如何做,我听你们的”
林四娘只想抚额哀叹
这可是事关谋反
背后的人又是四王八公,说不得还有太上皇的支持
王爷还没问清楚呢,就这么答应了
皇上的船哪儿有这么好上的
至少也得问清楚才是
刚想出声打断,就听恒王重重的放下了茶杯
她的心也跟着一跳
王爷这性子怕是要直接出兵的?那怎么成
望向恒王,只见他的脸色愈发阴沉,站起身来回踱步
“你不说我也知,这个北静王好大的胆子,居然意图谋反!我早就说过,这些异姓王,哪有咱们皇室自己人可靠,偏偏太上皇把权力都分给了他们,疏远了我们,就是被那甄老太妃蒙蔽了双眼”
“如今可好,人家就是想颠覆皇室!”
不过愤怒片刻,恒王又冷静下来,看着林景晏说
“竖子人人得而诛之,你说他们的人在哪儿,我立马派人去把他的老窝给端了!”
果然不出林四娘所想,恒王这会儿就想着立马出兵呢
林四娘干脆放弃了
直接坐到了一旁
这会儿在外边,得给王爷面子,回去再与他分说
林景晏摇了摇头
他如果知道在哪儿,就不会需要恒王的帮助了
“不知,所以需要恒王叔派人去查一查了”
“想来恒王叔的人应该都是熟面孔,比起我们,更不容易被人发现端倪”
恒王想了想,坐了下来
“你说的对,如今不能打草惊蛇,一会儿回了府,我便派人去查青州和东昌的那些暗矿”
“还有什么需要查的,一边一起说了”
听到恒王同意,林景晏也不客气了
“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和北静王一向的行为,我猜测他们想煽动民怨,制造民乱,趁机围困青州城,然后借势将铁器运出”
“到时候查起来,便将所有事推到叛军头上便是,他们美美的藏起来”
这是昨日林景晏见了在青州的探子过后推测出来的
上一世想来也是这样的
只是没想到恒王是个愣头青,自己冲了出来倒是丢了性命
贾政那会儿专门在府中设宴,何尝不是在暗自庆祝青州的事儿顺利呢
不然,按照他的性子,可没有这样的闲心去歌颂他向来看不起的女子
想到了这儿,林景晏不自觉的又看了一眼站在恒王旁边的林四娘一眼
如今她们早有防备,也不知道这林四娘还会不会像前世一般,名满天下了
恒王还以为林景晏在看他呢
点了点
“继续说吧,我听着呢”
林景晏这回是真的忍不住笑了
“到时候边境加上青州周围的情况,他们应该会趁机散布谣言,诋毁陛下英明其实前些日子他们就做过类似之事,如今不过故技重施”
陛下的名声越不好,往后他们取而代之便越发名正言顺了
恒王听了,眯着眼冷笑一声:“倒是打的一手好主意!”
他一直以为自己把青州治理得井井有条,没想到会出这种事
却不是有瑶光和景晏前来,他岂不是要等到叛军走到他青州城才会发现
“他们既然想煽动民乱,便要寻一个有民愤之地东昌虽要换知府了,但流民贼寇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这些日子我们再东昌也探查了,那些流民大多是大灾时未得到妥善安置,又被官府欺压,索性带着全村人上山占地为王,沦为贼寇”
东昌如此,青州也不例外
说起这个,恒王有些不好意思
“我的错,往日只想着明哲保身了,却忘记了我是皇室之人,自然是有自己的责任的”
“好,如今有了将功折罪的机会,等我回了王府,立马集结青州军队,将那些流寇一网打尽”
“如此,人都没了,我倒要看看那些人怎么利用这些人作乱”
几人都皱了眉
其实根据向明堂兄在恩县问了那些百姓得知的情况来看
那些流民大多也是身不由己,活不下去,自然是要找出路的
林向明原本一直默默听着,待听闻恒王此言不赞同的开了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那些沦为流寇、流民的百姓,皆是被生计所迫,实在活不下去了若有条活路,他们又怎会落得这般田地?”
“说到底本是你我为官者之过,如今还要他们的性命不成?”
林景宴听了,心中暗自一笑这便是他执意要带向明堂兄前来的缘由
林向明心怀天下苍生,遇此情形,必然会出言劝阻
恒王虽无谋逆之心,不像那北静王妄图叛乱,可他生于皇室,自幼锦衣玉食,尽享荣华,自然难以如林向明这般为百姓着想
林景宴叫林向明来时便已思量好,日后回去,既能用此处之事教导小皇子,让其明白身为君王,一言一行、决策政令皆关乎天下百姓生死;也能让小皇子懂得,任命地方官员至关重要,官员贤良与否,直接决定百姓生活的好坏
恒王得有向明堂兄这样的人看着
林向明自来了青州,就没有什么存在感,刚想说什么,突然想起这人就是他曾经听过的连陛下都敢说教的林御史
将口中的话又憋了回去,算了,他可不想挨骂
“那……那你说该如何是好?林御史,你且说说”
林向明思索片刻,道:“流寇不是穷凶极恶的就招安,流民妥善安置”
说完不信任的看了恒王一眼
“此事我愿与恒王一起,到时我入流民之中,与他们好生说道,恒王只需告诉我哪里流民最多,等我消息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