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捞钱嘛,不寒碜

  朱皇帝忍不住开始骂骂咧咧
  “三七分账?”
  “他娘的,他们敢贪七成!”
  朱皇帝没猜官老爷们贪三成
  毕竟朱皇帝也被盘剥过,知道官老爷们的尿性
  只是朱皇帝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杨少峰居然阴阳怪气的说道:“七成?”
  朱皇帝微微一怔,问道:“难道不止七成?”
  杨少峰暗自琢磨一番,说道:“小婿姑妄言之,岳父大人姑且听之”
  朱皇帝顿时来了兴致,“你说,咱听着”
  杨少峰冷哼一声道:“岳父大人知道新任知县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
  朱皇帝道:“首在安民,次在劝课农桑,再次息讼”
  杨少峰撇了撇嘴,“不是所有人都跟小婿一样,上任的时候县里没乡绅,手底下还有鄂国公塞过来的十几个士卒充当衙役”
  “正常情况下,新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跟乡贤士绅们打好关系”
  “只有跟乡贤士绅们打好了关系,知县老爷才能站稳脚跟”
  “也只有站稳脚跟了,才能想办法巧立名目,拉拢乡贤士绅们交税、捐款”
  “只有他们交了,才能让百姓跟着交”
  “等到钱收上来了,乡贤士绅们的钱要如数奉还”
  “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朱皇帝再次怔住,问道:“你的意思是,他们是在百姓捐的钱上面做手脚?”
  杨少峰撇了撇嘴,说道:“要不然呢?”
  “赋税是固定的死数,每年要去户部对一遍账不说,平常还有巡察御史会忽然冒出来查账,要在赋税上动手脚,风险未免太大了些”
  “号召百姓捐钱就不一样了”
  “别管是修桥也好,还是铺路也罢”
  “又或者是随便一个什么乱七八糟的名头也可以”
  “乡贤士绅们带头捐献,而且要多捐,先弄一个大善人的名头在身上”
  “普通百姓就少捐,可是积少成多,数目也很可观”
  “别管这桥修成什么样儿,也别管路铺成什么样儿”
  “反正官老爷和乡贤士绅们该分的钱是肯定分到了”
  “最后只要能差不多交待过去就行”
  说到这儿,杨少峰又忍不住撇了撇嘴
  “当然,这还得是好时候儿”
  “要是赶上胡元后期那会儿,这桥修不修的都无所谓”
  朱皇帝悄然握紧了拳头
  难怪啊
  难怪胡元那时候这善人那善的人不断捐钱,哪怕刚刚捐出去的钱什么事儿都没办成,他们也会在下一次的时候踊跃捐钱
  也难怪为什么有这么多大善人们踊跃捐钱,百姓却还是过得穷巴巴的
  杨少峰瞧着朱皇帝的脸色阴沉如水,开始继续撩拨:“岳父大人不妨猜一猜,官老爷们能分到几成?”
  朱皇帝黑着脸道:“当然得是七成,毕竟是破家的县令,又冒了剥皮楦草的风险,不分七成,也实在是说不过去”
  杨少峰哈的笑了一声道:“七成?七成是人家乡贤士绅的,能得三成还得看人家乡贤士绅的脸色”
  朱皇帝不禁睁大了眼睛:“三成?那不成跪着要饭的了吗?”
  杨少峰道:“对,官老爷们想跟乡贤士绅们联手弄钱还真就是跪着要饭,就这,还有官老爷们想跪都找不到门路”
  什么玩意?
  朱皇帝感觉自己的三观都彻底崩坏了
  “官老爷想要捞钱,还得看乡贤士绅的脸色?”
  “那破家的县令和灭门的府尹这话该怎么说?”
  杨少峰呵的笑了一声,反问道:“岳父大人真就不知道那些乡贤士绅都是怎么来的?”
  “所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他们也就是破个普通百姓的家,灭个普通百姓的门”
  “那些能让他们跪着要饭的乡贤士绅,背后之人可不是一个县令又或者一个府尹能招惹的”
  朱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黑,忍无可忍之下终于怒喝一声道:“寒碜!实在是寒碜了!”
  杨少峰瞥了朱皇帝一眼,笑道:“捞钱嘛,不寒碜”
  朱皇帝黑着脸道:“所以,你折腾工坊什么的,就是要站着把钱挣了?”
  杨少峰当即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那您可就冤枉小婿了”
  “小婿弄工坊出来,单纯的就是看不得老百姓受穷”
  “再说了,就是捞钱,那些一个比一个穷的老百姓才能榨出几两油?”
  “小婿随便坑一回棒子……”
  杨少峰的声音越说越小
  不对啊,本官说这段申遗语录,是想要给老登添堵,顺便着让李善长刘伯温也跟着头疼
  怎么绕着绕着就被这老登给绕回本官身上了?
  算了,怎么给老登添堵还是等会儿再说,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趁着这个机会,把锦衣卫的事儿给办了
  正当杨少峰胡乱琢磨时,朱皇帝恰好呵的冷笑一声:“说啊,坑一回棒子能捞多少?”
  杨少峰道:“还没到坑棒子的时候,起码也得再过两年才行”
  朱皇帝没有再往下追问,而是再次冷哼一声,问道:“那你给咱说说,那些个官老爷们真就斗不过那些乡贤士绅?”
  杨少峰道:“谁说斗不过的?”
  “如果官老爷想借着乡贤士绅的手去捞钱,他怎么可能跟乡贤士绅去斗?”
  “如果没打算借着乡贤士绅的手去捞钱,那就无所谓的很了”
  “只要官老爷能把县衙里的人手弄明白,什么样儿的乡贤士绅能斗得过官老爷?”
  “岂不闻民心似铁,官法如炉?”
  随着杨少峰的话音落下,朱皇帝顿时陷入了沉默当中
  自家这个女婿……
  这个混账东西真是狗胆包天
  什么乱七八糟的话都敢往外说
  直到沉默了好一会儿,朱皇帝才无可奈何的叹息一声道:“说吧,你个混账东西又想干什么”
  略微顿了顿,朱皇帝又补充道:“你就直接说你想干什么,或者要让咱替你担什么样儿的骂名,用不着搞那些虚头巴脑的”
  杨少峰眼珠子一转,嘿嘿笑了一声道:“岳父大人英明”
  “其实小婿想到的这个事儿实在事关重大,小婿实在没胆子写成奏本”
  敲黑板:除非是特殊情况下,否则是奏本不是直接递到皇帝手里的,而是先送到到通政司,由通政司先审核一遍,如果没有违反规定或者错误的地方就抄录并且留下副本,然后把正本转交给文书房,文书房内臣再把奏本送到朱皇帝面前
  至于特殊情况,指的是“五军、六部、都察院等衙门,有事关机密重大者,其入奏仍用本司印信凡诸司公文、勘合辨验允当,编号注写,公文用「日照之记」、勘合用「验正之记」关防之”
  也就是说,杨少峰想把锦衣卫的想法捅给朱皇帝,用公开的奏本就会被通政司的人看到并且抄录
  如果用机密奏本,通政司那边一样会留下记录
  前脚上了个机密奏本,朱皇帝后脚就搞出来锦衣卫
  这不等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朱皇帝呵的笑了一声道:“那你说吧,咱看看到底是多么重大的事儿,竟然连你都不敢触碰”
  .my.my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