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把老夫当驴使唤是吧?

  要说到辽东,那杨少峰能说的东西可就太多了
  煤矿,铁矿,金矿,黑土地,水资源,木材资源,出海口,海洋资源,甚至还有石油,各种野生动物资源反倒成了最不起眼的那个
  而一想到东北的野生动物资源,杨少峰就忍不住想笑
  瞧瞧老登还有小登,这爷俩儿是怎么长得呢,咋看咋像东北吉祥物
  尤其是老登,暴怒的时候还能化身为完犊子一号,看上去也挺唬人
  杨少峰强忍着想要笑的冲动,向着老登拱手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辽东之地……”
  还没等杨少峰把话说完,朱皇帝就直接出言打断:“那个,贤婿啊,咱们这不是朝堂奏对,你别称咱为陛下,也别自称臣,咱们平时啥样儿就啥样儿,啊,要不然咱别扭”
  毕竟这个狗东西坑老丈人的时候还多少有点儿分寸,咱顶多就是生顿闷气,再损失上几斤小龙团
  而他在坑皇帝的时候可真是毫不手软,咱除了生闷气之外还得像毛驴一样,被他指挥着转圈拉磨
  所以,让这狗东西自称为臣,还不如让他自称为小婿更好一些,最起码咱不用担心被坑的太惨
  杨少峰倒是没在乎这些称呼上的问题
  反正该坑老登的时候就绝对不能手软,更不能给老登缓过劲儿的喘息之机
  杨少峰直接向朱皇帝拱手拜道:“启奏岳父大人,小婿觉得,辽东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交通不便,人烟稀少”
  “之前往辽东迁移百姓的事儿已经说过”
  “在辽东设置屯垦农场的事儿也已经说过”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蒸汽机”
  “只要能搞出蒸汽机的火车,就可以修一条从京城通往辽东的铁路”
  “铁路修好之后,辽东那边的木材、煤炭、钢铁等资源便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到关内,关内的粮食布匹、茶叶等物资也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到关外”
  “而除了铁路之外,普通的道路也必须重视,毕竟不是所有的物资都需要铁路来进行转运,百姓也不可能完全依靠铁路来出行”
  “像布政使司与布政使司之间的道路,府与府之间的二级道路,州县之间的道路,各个乡镇、村庄之间的道路,这些也必须上心才行”
  朱皇帝顿时来了精神
  李善长和刘伯温也目光灼灼的望向杨少峰
  说来说去,要解决辽东的问题,最终还是得着落在蒸汽机和铁路上面
  所以,这个东北吉祥物又把自己给装里面了嘿
  就在朱皇帝和李善长、刘伯温三人暗自杨少峰短智之时,杨少峰已经笑着说道:“小婿的提议很简单,就是把孩童案和铁器案所牵扯之人尽数发配去修路”
  “诚如韩国公所言,宁肯让路等车,也不能让车等路”
  “唯一有点儿麻烦的就是辽东的土地堪称肥沃,各种煤炭、钢铁之类的资源也都不缺”
  “因此,各个布政使司、府、州县之间的划分就得格外注意”
  随着杨少峰的话音落下,朱皇帝和李善长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他娘的,草率了
  他杨癫疯表面上是处处为辽东考虑,但是他最后那句话还是暴露了他的真实意图
  来吧,内阁还有户部、工部、吏部、礼部、交通部、农业部等衙门全都动起来吧,各个州县的划分,道路的修建,你们全都得用心琢磨才行哦
  要不然的话,万一人家老胡有点儿什么想法,关上门自己玩儿,那乐子可就大发了
  所以,辽东绝对不能只划分一个布政使司,而是要划分出好多个
  朱皇帝越想就越头疼
  这狗东西在前两年的时候就说过,辽东起码要有三个布政使司,如今不能说是一语成谶吧,也只能说是在按他的设想在走
  李善长就更头疼了
  布政使司的划分还好说一些,问题是下面府、州、县的划分可就太恶心人了
  不能有太强的,不能有易守难攻的,各府、州、县之间必须呈现出犬牙交错的态势才行
  这些是中书省要头疼的问题
  而再往下,则是一大堆府、州、县乃至于乡镇小衙门的官吏人选
  这些是吏部要头疼的问题
  连接各布政使、府、州、县乃至于乡镇、村社之间的道路,又成了工部要头疼的问题
  其他的还有像是礼部需要头疼的学校问题,兵部和大都督府需要头疼的在哪里设置卫所、卫所编制如何、换防的相关事宜等问题
  也就是说,他杨癫疯一句鬼话,就得让中书省以及下面的诸多部、监、寺等衙门跟着头疼,而且诸多衙门还必须加班加点的替他想解决方案
  想到这儿,李善长又悄然打量了朱皇帝一眼,目光中满是幽怨
  上位你到底行不行啊!
  你要是不行,就多吃几斤枸杞,然后让大小姐想个办法,咱们总不能任由他杨癫疯这么欺负人吧!
  朱皇帝故意装做没有看到李善长的目光,咳了一声道:“贤婿说的好,这些问题确实都需要考虑,回头内阁跟各个部、寺、监、院商量商量,看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李善长的目光顿时更加幽怨
  所以,上位你就是把老夫当驴子一样使唤是吧?
  刘伯温悄然挪了挪身子,试图离李善长远一些
  还得是咱老刘啊,最起码御史台衙门改制的事情已经定了下来,回头只需要按步就班的在辽东各级衙门设置监察御史衙门就好
  嗯,他们翁婿俩之间斗法,还有韩国公跟瀛国公互相斗法,咱老刘这小胳膊小腿的就不掺和了
  毕竟咱老刘不过是个区区的诚意侯
  想来他瀛国公也不会太在意咱老刘
  朱皇帝斜了刘伯温一眼,随后又满脸堆笑的望着杨少峰说道:贤婿,你继续说
  杨少峰确实没太关注刘伯温
  毕竟这会儿的主要目标是老登和李善长外加工部、礼部的那些官老爷们
  “想要开发辽东,乃至于以后的象林郡等汉唐故土,最重要的就是先弄出蒸汽机”
  “而弄出蒸汽机的第一步,就是标准化”
  杨少峰开始疯狂吐槽:“那些工匠厉害的确实厉害,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手搓一台简易蒸汽机,但是张三搓出来的跟李四搓出来的,即便外观相同,彼此间的零件也很难做到互换”
  “这个毛病必须得改”
  “必须像之前的收割机一样,厉害的工匠可以手差一台出来当做模型,批量生产的时候就必须统一标准”
  “尤其是蒸汽机里面涉及到各种乱七八糟的零件,比之收割机可要复杂的多”
  “除此以外,还得培养出更多的能懂得制造、维修蒸汽机的人手才行”
  “很明显,眼下的社学承担的是扫盲、开蒙的职责”
  “县学、府学和大学承担的是培养人才的职责”
  “恰好就缺失了培养普通工人和匠人的环节”
  “……”
  杨少峰吧吧吧的说着心中的构想,朱皇帝和李善长则是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my.my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