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闷声发大财
大节前陈玉壶给史夫人下了帖子,有点突兀
陈玉壶去郡王府那天,史夫人早就等在门口了,陈玉壶一下马车,她就笑
“这个时候给我下帖子,不会是有事求我吧?”
陈玉壶讨好的笑了笑,“好姐姐!”
“得!果然是有事儿求我”
对视一眼,顿时笑开了
史夫人请陈玉壶进去
陈玉壶一点没瞒着史夫人,把事情始末都说了个清楚
什么家丑不可外扬,又不是陈玉壶的错,全世界都知道才好呢!
史夫人也叹气:“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怪不得你这么着急”
“可是当年的事情还记仇?”
陈玉壶原本说累了,正在品茶,闻言放下了茶盏
“早不记仇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
“只是,不能打我的儿子的主意,这可不行!”
谁没个孩子?
史夫人直接笑了,“陈老夫人也真是好主意,我帮你走这一趟就是”
“哎呀!”
陈玉壶惊喜地站了起来,“那真是多谢你,姐姐!”
史夫人有什么好不答应的,八卦都听到了,陈玉壶一向出手阔绰不说,这下子不管成与不成,对方都欠她一个人情
做完了这件事儿,陈玉壶回家果然就带了准备大的长长的礼品单给史夫人
一部分是感谢她,另一部分是给萧家的敲门砖
然后她就回府准备
一边准备过年,一边准备长长的嫁妆单子
女儿出嫁要准备的东西,真的很多,清皎的是从小攒的,一些不好准备的,几乎是从议亲就开始准备了
所以还不算麻烦,但是陈玉壶也开始清点库房里的木料了
还有安之呢!
年龄没差几岁,早晚的事儿
从大件到小件,陈玉壶每一件都仔细准备,这是出嫁女子的底气,现在不是省钱的时候
嫡长女出嫁,不能让人笑话,规格低了,等到安之她们出嫁,只会更低
这么多的烦心事儿凑在一起,初一命妇入宫夹杂在其中,虽然也让陈玉壶头疼,但是也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陈玉壶丝毫不担心,认识的人多,到时候跟着就好了
一品诰命虽然靠前,但是还有超一品呢!
……
史夫人没让陈玉壶失望,到底赶在过年之前,给萧家递了帖子
萧氏的父亲现在任布政使
没有林骥的官职高,但是那是萧氏!做官的人不知几何
虽说这些大族不比从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陈玉壶都没抱希望其实
史夫人也是大族出身,从前和萧氏的夫人见过几面,但是不熟
萧氏的夫人姓袁,汝南袁氏出身
史夫人被下人客气的迎进去
没聊几句,就说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萧家有好女,百家来求”
袁夫人笑了笑,并没有露出什么得意的表情,这不是夸张的说法,她家的女儿,真就是百家求娶
上一桩婚事,她实在是不想看着女儿,嫁给一个空有家世,实则草包的家伙
袁夫人心不甘,加上对方的错处一抓一大把
最后虽然解了婚约,但是还是传出来萧氏女高傲善妒的消息
对此袁夫人并不是很介意,他们这样的人家,高傲也是应该的
至于善妒?那等小人,也就只能拿这个说事了
史夫人好话说尽,当然也知道林家和萧氏有差距
差距还不是一星半点儿
“林夫人看重萧家的教养,要求只管提就是了,都可以商量”
萧夫人笑了:“林夫人真的想好了?我儿今年过了年已经十七,我打算起码再留她三年”
大族的女孩大多数都不会早早的嫁出去,已显示家中女孩儿珍贵
再一个就是古人也知道,女孩儿的年纪越晚些出嫁,越有利于平安生育
史夫人笑了,“过了年林家公子十五,就算再过三年,也才十八岁而已”
“正好合适”
这倒是袁夫人没想到的
没想到林家的孩子要比她女儿小
袁夫人笑了笑,打起了马虎眼,意思是涉及婚嫁,要谨慎些,容她考虑考虑
史夫人也痛快,只是嘱咐萧夫人一定要率先想起林家
剩下的就得萧夫人自己去查了
史夫人回到家给陈玉壶去信,让她安心等着,结果成与不成都是命
话虽然有点难听,但是却是实话
而萧夫人也派人去查,这林家的底细
不能说是那个牌面上的人,但是论起底蕴,那是几乎没有
林侯是个纯臣,暂且不论,家中的孩子倒是还不错
能拿的出手的,也就一个林夫人,出身陈氏
那个被缠着嫁了泥腿子的倒霉蛋
下人这么一说,萧夫人就想起来了
这人家……一言难尽,萧夫人直接沉默了
偏偏是看起来最有诚意的一个了
萧夫人沉默的坐在榻上,身边打小服侍的嬷嬷给端了一盏茶
“小姐别烦心,好男儿多的是”
“我知道,可我不想让予鹿被挑拣了,她素来心气高,还要她自己喜欢才好”
萧夫人的长女叫做萧薿,小字予鹿
薿是茂盛繁荣的意思
“奴婢不懂这些,只是还要大小姐喜欢,否则怕是成了一对怨侣”
“忠勇侯是世袭的爵位,只要林侯能平安的退下来,往后自有咱们萧家扶持”
“错不了的”
萧夫人叹了口气
“再派人去查一查吧!我总也不能放心”
“是”
陈玉壶在家等着消息,一点也不急
她还就杠上了,已经计划好了,如果袁夫人实在是不同意,她就让林骥发挥他不要脸的手段
反正就像林骥说的,讨老婆不丢人
此时萧夫人还不知道,她唯一看好的林夫人,已经打算做强盗
陈玉壶此刻已经准备好了长长的嫁妆单子
展示给女孩子们看,尤其是清皎,嘱咐:“你婆婆是个不缺钱的,但是你也要守好你自己的嫁妆”
“我不怕你婆家贪图,只是贪心有恶仆”
“你们也听着,早晚都有这一遭”
安之和隅之乖巧的点头
家中并没有过节的气氛,反而因为这是林清皎在家过的最后一个年,而显得有几分落寞
功夫不负有心人,史夫人又往萧府跑了几次,萧夫人终于松口,让两个孩子在元宵节见上一面
陈玉壶一边高兴,一边觉得,元宵节见面可太冷了
闷声发大财
这件事也只有寥寥的几个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