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援建(3)

  宾县,新文机械厂,
  张新文有些紧张的站在了大门口,
  初春的寒气让他冻得直哆嗦,
  他今天起得很早,
  让工人们在开工前就把工厂的车间打扫了一遍!他甚至还特意又拉了几盏200瓦的灯泡,这样可以让车间显得更加明亮一些
  因为今天是交货的日子,
  市供销局要组织人过来验收,
  上午9点多,一辆卡车缓缓驶来,停在了工厂的门口,
  卡车上,跳下了几个穿着宾县通用机械厂制服的工程师,他们的手中拿着各类检测工具和验收文件,眼神中透着专业与严谨
  而副驾驶位置,下来的是一位头发有些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
  一看到张新文,他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小张啊,自己创业不容易啊!”
  张新文急忙上前握手,
  “黄主任,您亲自带队过来,麻烦了!”
  这人居然是张新文以前的领导,车间主任黄永涛,平时对张新文也是欣赏有加,即便是张新文离开了车间辞职创业,他也是十分鼓励和支持!
  六台氨分离器设备整齐地排列在车间中央,在明亮灯光的照耀下,金属外壳闪烁着冷冽的光泽,散发着崭新的气息
  验收工作开始了!
  工程师们首先来到设备前,仔细地检查设备的外观他们俯下身,用手轻轻触摸设备的表面,感受其光洁度,查看是否有划痕、磕碰或瑕疵
  接下来,进行结构检查工程师们使用专业工具,对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细致的查看,检查紧固件是否牢固,零部件是否完整无缺有的拿着扳手,轻轻扭动螺丝,测试其紧固程度;有的则用手电筒照亮设备内部的角落,仔细查看是否有松动或损坏的迹象
  在整个验收过程中,工程师们不时地相互交流讨论,对设备的各项表现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
  最后,
  黄永涛代表验收组宣布,
  “初验合格,可以出厂!”
  车间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张新文激动不已,初验合格之后,他就可以拿到50%的款子,能把银行的贷款先给还了!
  这批设备在初验之后,将拉到宾县通用机械厂,由机械厂打包统一发送至项目厂房进行安装,安装调试并正式使用一个月之后,视为终验合格,到时候再支付45%的款子!
  剩余的5%作为质保金,一年之后再进行支付!
  只要资金持续开始回流,张新文的工厂就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
  当验收结束之后,张新文挽留黄组长一行吃饭,却遭到了谢绝,今天一整天,黄组长一共要跑九家工厂验收,工作也是极其繁忙!
  长春市,
  东郊的一栋略显陈旧的厂房门口,
  停了十几辆大卡车,
  卡车上装着一个个木箱子,
  这可是从木兰特区拉过来的一批新机床,
  现场气氛热烈而紧张,两部叉车在工人们熟练的操作下来回穿梭,将卡车上的木箱子稳稳地卸下,并运往指定地点存放
  十几个工人则在一旁忙碌不停,有的负责指挥叉车的动作,有的则小心翼翼地解开捆绑木箱的绳索,还有的相互配合着搬运沉重的机床部件他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神情,因为他们深知这批新机床将会给工厂带来全新的机遇和发展前景
  只见一个身材微微发福、面容略显沧桑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扯着嗓子大声吆喝着:“来来来,小伙子们加把劲啊,把这块牌子给我挂上去喽!”他一边指挥着,一边还不忘用手比划着位置和高度
  而被他呼喊的那几个年轻人,则是充满干劲地应和着,小心翼翼地抬起那块巨大的牌子他们有的负责托住底部,有的则站在梯子上准备固定螺丝每个人都全神贯注,生怕出现一点差错
  终于,经过一番努力,牌子成功地悬挂在了门口上方阳光洒下来,照在牌子上,那上面用醒目的红色油漆书写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长春市发动机厂”
  这几个字仿佛闪耀着光芒,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也昭示着这家工厂的重要地位和使命
  这男子就是发动机厂厂长陈路阳,刚刚上任还没有一个月,忙得就没回过一次家!
  他现在的时间几乎是按照分钟来计算的,因为对于第一批援建项目,民用汽车配套工厂!梅市长已经下了死命令,3月底之前必须准备好厂房,4月份必须开工生产,谁掉链子就撤了谁的职务!
  在这样风风火火的领导下做事,谁都不敢大意,但是陈路阳觉得很开心,因为他的性格也是如此,恨不得一天就能把所有的事情给做完!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跑了过来,汇报道,
  “厂长,刚才木兰方面来电话,他们派来的技术工人明天就将抵达,一共17个人,咱们的宿舍还没打扫好呢,而且有的房间还没有床铺,宿舍楼里的电路老化,还需要修理!”
  “小张,先把他们安置到旅馆住下,设备要尽快安装调试!”陈路阳不容置疑的吩咐道
  “好的,厂长,我立刻去安排!”
  这次援建长春市打造汽车产业链,尹新军的想法就是对汽车制造进行精细化分工,而第一批援建的汽车类工厂就有三家,长春市发动机厂,长春市轮胎厂,长春市底盘厂!
  先把零配件的生产分工好,按照流水线模式进行快速生产!
  而木兰特区的生产精细化分工现在已经开始了,各个国营工厂都开始了大量的外包作业,将零配件细分给民营小厂去做,
  当然,也有些分包的活由于技术原因还没有人敢接,因为这些小厂现在规模小,经验少,人员也不多,
  好比最近几次招投标中心的外包项目,有些包确实出现了流标的现象,那不要紧,国企先继续干着
  但是尹新军判断,要不了三年,一些龙头企业就会从里面脱颖而出!而到了那个时候,国企和民企两翼齐飞,就是国家的制造业开始腾飞的时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