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1章 李凡的观点

  李凡坐在真皮老板椅上,眉头紧锁,盯着平板电脑上关于每团外卖与商超合作的新闻报道胡贵国站在一旁,神色凝重,不时看向李凡,等待他发表看法
  “老胡,你看看,每团这步子迈得不小啊”李凡将平板电脑重重放在办公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和商超合作,搞什么透明供应链、极速配送,还弄了一堆花里胡哨的服务,这是想彻底抢占市场份额啊”
  胡贵国点点头,双手抱胸:“是啊,李总他们这次动静确实大,不仅在消费者端下足了功夫,还通过各种整改措施提升了品牌形象现在数据好看得很,日活量、订单量都大幅增长,连品牌价值都提升了不少”
  “哼,看似风光,实则暗藏风险”李凡冷哼一声,眼神中透着不屑,“商超本就有自己的客户群体和运营模式,每团想通过线上合作来整合资源,哪有那么容易
  且不说各方利益如何平衡,单是供应链的管理和配送环节的协调,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胡贵国沉思片刻,说道:“李总,您说得有道理但他们这次的助农计划和这些整改措施结合得挺紧密,通过销售生鲜产品,既帮助了农户,又丰富了自己的商品种类,还赢得了消费者的好感,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您觉得这对我们的助农项目会不会有影响?”
  李凡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旁,俯瞰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街道,“影响肯定是有的
  现在消费者就吃这一套,打着助农旗号,再加上各种看似贴心的服务,很容易赢得他们的信任我们的助农计划虽然也在推进,但宣传和配套服务上确实不如每团做得花哨
  不过,他们这种模式很难长久,一旦供应链出现问题,或者和商超之间的合作出现裂痕,所有的优势都会瞬间化为乌有”
  “那我们要不要调整一下助农计划?加大宣传力度,或者推出一些新的服务?”胡贵国试探着问道
  李凡转过身,目光坚定:“调整是肯定要的我们不能跟着每团的节奏走,得另辟蹊径
  他们搞透明供应链直播,我们就搞线下体验活动,邀请消费者直接到农场体验采摘,增强互动性和真实感同时,优化物流配送,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在服务质量上超越他们”
  胡贵国眼前一亮,快步上前半步,语气中满是赞许:“李总这招妙啊!线下体验活动能让消费者亲身感受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过程,这种沉浸式体验可比隔着屏幕看直播更有说服力!
  咱们还能顺势推出‘农场认养’‘亲子农耕’这类衍生项目,既能增加客户黏性,又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他边说边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叠文件,指尖快速划过纸面,
  “最近我们在云省怒水、甘省定东和贵省毕城谈下了三个助农合作项目,都是偏远山区,当地的高山蔬菜、中药材和特色杂粮品质极佳,但苦于交通不便、缺乏销售渠道”
  李凡重新落座,微微前倾身体仔细聆听,办公室里只回荡着胡贵国翻动资料的沙沙声“怒水那边的高山娃娃菜和当归,定东的土豆和黄芪,毕城的苦荞和刺梨,”胡贵国推了推眼镜,将数据报表摊开在桌面,“这些农产品在当地收购价极低,但运到一线城市后,光冷链物流成本就占去利润的40%-60%,再加上仓储损耗......”他话音戛然而止,担忧地望向李凡
  窗外突然掠过一阵疾风,卷起满地梧桐叶拍打着玻璃李凡沉默片刻,伸手摩挲着桌角的铜质镇纸,金属凉意从指尖传来“老胡,”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还记得我们做助农项目的初衷吗?半年前在凉州,那个老阿婆握着我的手说‘你们要是不来,这些核桃只能烂在山里’,当时你也在场”
  他抬起头,目光穿过办公室悬挂的企业愿景标语,仿佛穿越千里山河,“运费高、利润薄又如何?难道要让这些靠天吃饭的农户,继续守着金山银山饿肚子?”
  胡贵国喉结滚动,想起在那些偏远山区走访时,农户们布满老茧的双手、期盼的眼神,还有山间蜿蜒的土路上,农产品运输车辆颠簸留下的辙印
  “可是李总,财务部门核算过,如果按现行成本运作,这三个项目预计年亏损将超过800万......”
  “停”李凡抬手打断,食指重重叩击桌面,“把‘亏损’两个字从助农项目的词典里划掉
  我要的不是账面好看,是实实在在帮农户打开销路你去联系物流部,就说哪怕单独开辟专线,哪怕用直升机空运——当然,这是玩笑话”他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旋即又严肃起来,“但意思你明白,该投入的成本必须投
  另外,让市场部把这些故事好好包装,做成系列纪录片,就叫《山路弯弯助农情》,用最真实的镜头让消费者看到我们的坚持”
  胡贵国迅速掏出手机记录要点,笔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好!我这就去安排对了,毕城当地官方表示愿意提供政策补贴,还有几家公益组织想和我们合作,共同推广特色农产品”
  “很好”李凡靠回椅背,目光落在墙上的华国地图,那些标注着助农项目的红点星星点点,“告诉公益组织,我们不仅要卖产品,更要帮当地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比如在定西建土豆深加工车间,在毕节开发刺梨饮品生产线,让农户从源头到终端都能受益至于利润......”
  他轻笑一声,“等乡亲们钱包鼓起来了,咱们企业的社会价值,可比那点数字重要得多”
  经过这段时间的助农,李凡似乎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另一边,石艺馨坐在星耀配送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听着下属汇报每团外卖与商超合作的情况听完后,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每团和商超合作?我看他们迟早会失败商超就在消费者身边,大家随时都能去购物,网上点单根本没意义而且,商超自己也有配送体系,何必和每团合作?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一名下属连忙附和:“石总说得太对了!我也觉得每团这次是在瞎折腾就算他们前期靠各种营销手段吸引了一些用户,但时间一长,消费者就会发现还是直接去商超购物更方便、更实惠”
  另一位下属也点头说道:“没错,而且配送成本也是个大问题为了保证时效,还要推出超时赔付,这只会增加运营成本一旦入不敷出,他们的合作自然就维持不下去了”
  石艺馨满意地看着下属们,眼神中充满自信:“所以,我们不用过于担心
  每团的这种模式注定走不远,我们只要专注于提升自己的配送服务质量,巩固现有的客户群体,就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搞他们的花架子,我们走我们的务实路线”
  “是,石总!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指示,把配送服务做到最好!”下属们齐声说道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