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7章 情深不寿
“大和尚这般修为的高手,不也成了朝廷的走狗么。”一个冷傲的声音响起,接着一位手持玉箫的青衣老者出现在了院墙之上,形相清癯,双眼湛然若神,浑身上下透露着一种风姿隽爽,萧疏轩举的独特气质,很难将他与一般的老人联系在一起,旁人会下意识忽略他的年龄,仿佛站在眼前的是一个潇洒恣意的美男子一般。
来人自然便是桃花岛的黄药师了,他武功高绝,位列中原五绝之一,被称为东邪,弹指神通的绝技更是威震道:“郭靖为何被当成弃卒,想来黄岛主心中有数,不去找正主,来这里作甚?”听对方口气,若是能顺势策反他对付贾似道,那就再好也不过了。
黄药师哼了一声:“郭靖那臭小子,当年我就不喜欢他,这些年依然看他烦厌得很,此番前来又岂是为了他。”
听他直接否认,赵构一怔,倒也不知该如何继续劝说。
一旁的斗酒僧疑惑地说道:“世人皆称黄岛主不拘礼法,行事处处透着七分邪气,不过这些年我观你行事作风,虽然七分邪,却有着三分正,而且是小事邪,在大是大非上却是严肃无比。令爱之前在临安城只是受了点小委屈,最终也是安然无恙,黄岛主又岂会为了这么一点委屈就要闹着犯上作乱?”
黄药师脸色一黑:“那个不肖女行事颠三倒四,临安的遭遇也是罪有应得。”
众人面面相觑,心想郭夫人美丽端庄,平日里待人接物最是妥帖,边上没人不称赞的,为何在他口中反而成了行事颠三倒四的不肖女?
“那黄岛主此行是为何?”斗酒僧愈发疑惑了。
黄药师皱了皱眉,犹豫了一下才说道:“若是别人问我,我既然号称东邪,一生行事自然无须对旁人解释。只不过大和尚你武功明明比我高,从刚刚开始却一直这么客气,就冲这份气度,我也会让赵构当个明白鬼。”
“大胆,竟敢直呼官家名讳!”一干侍卫纷纷长刀出鞘, 一旁的赵构面皮抽了抽,显然也是怒急。
黄药师却视他们如无物,望着遥远的东海方向,仿佛在回忆着什么:“当年靖康之变,中原沦陷,赵构这厮登上皇位,重整大宋河山,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个中兴之主,中原无数人自发地成立义军等待王师北伐,结果这没骨头的货直接向金乞降屈辱求和,朝野内外全国人民莫不义愤填膺群情激奋……”
听到他描述当年的场景,在场不少人悄悄看了赵构一眼,很多人也亲身经历了当年,对赵构的做法多有腹诽,当然同样有不少人觉得皇上此举给黎民百姓带来了和平,并没有什么值得批判的。
赵构面沉如水,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黄药师继续说道:“眼看着国家动荡,对皇帝的不满越积越深,这个时候江湖中忽然出现了一本神秘的绝世秘籍,人人为之争抢。”
“江湖中人,大都是热血男儿,原本个个想的都是如何收复中原,让金人血债血偿,于是有些人北上投身义军,有些人将目光放在国内,试图想办法逼迫皇帝改变心意。可这本绝世秘籍一出来,再配上众多神乎其神的流言渲染,于是所有人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争抢这本秘籍上面了。”
“最终大浪淘沙,几大高手在华山论剑,决定这本秘籍的归属,我正好适逢其会,得到了一个东邪的名头。只不过经过几年江湖仇杀纷争,大家都结下了化不开的仇怨,哪里还能同心协力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九阴真经!
听到这里众人哪还不明白这本绝世秘籍是什么?听黄药师这般说起来,莫非当初整件事就是朝廷设的局?
丁典也是脸色数变,他一开始是江湖中人,加入带御器械时间最晚,后来偶然得知黄裳的存在,也曾经奇怪过,既然《九阴真经》原作者还健在,那为何这本神功秘笈会流落到江湖上,掀起那么大腥风血雨?
当然这些事情并没有细想,如今经黄药师这么一分析,貌似是内廷故意将《九阴真经》散布到江湖中去的啊。
黄药师声音渐渐转得低沉:“那个时候我年轻气盛,总想着将武功练到到这里,黄药师充满了自豪,不过很快又长长叹了一口气:“只可惜《九阴真经》全文犹如还是个瘸腿的,之所以同归于尽,多半是中了暗算。”
黄药师眉头一皱,当年郭靖黄蓉无意间闯入牛家村曲三酒馆密室发现了曲灵风和石彦明的尸骨,他事后去现场看了看,以他的修为从密室中的各种蛛丝马迹自然能还原当时情形:
想来是曲灵风被石彦明一路追杀,好不容易逃回了家里密室之中,试图用奇门遁甲迷惑对方,只可惜他这方面学艺不精,还是被石彦明看破机关闯了进去,然后曲灵风拼死一搏,依然不敌对方,胸口两排肋骨被敌人用掌力震碎,石彦明以为他已经死了,就转身去取朝廷失窃书画,谁知道曲灵风应该是提前吃了九花玉露丸之类的药物,还残留了一口气,趁机用最后的力气从背后扔暗器刺死了对方,两人这才同归于尽。
“胡吹大气。”黄药师哼了一声,虽然明白事情真相,但他本就对当年无故迁怒一干弟子而内疚,曲灵风更是因他而死,他自然不想堕了弟子死后的名声。
“阿弥陀佛,说起来也是黄岛主当年的贪嗔痴造成了这一系列后果。”斗酒僧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黄药师脸色一变,寒声说道:“以前我也觉得这一切是我咎由自取,所以早早准备了一艘用胶水粘成的花船,等着蓉儿长大成人,便乘坐花船蹈海殉葬。只不过这两年我忽然得知当年九阴真经的来历,自然清楚了罪魁祸首是谁,谁害死了我的蘅儿,哪怕是皇帝,我也要让他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