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7.第3356章 上上强度

  第3356章上上强度
  第9章上上强度
  冬。
  李杰背着一大包东西回到了陈家村,那一大蛇皮口袋不是别的玩意,大部分都是书。
  教科书。
  教辅书。
  过去这半年,他以白沙的笔名陆续写了很多稿子,虽然这年头没有实际稿费。
  但用稿子换书,换教科书,还是有那么点门路。
  只要不给钱,一切都好说。
  何况,他是以扶持乡村教育为由,合情合理,谁也找不出问题。
  怎么?
  李杰点了点头:“是的,一部分是教科书,一部分是教辅书,还有一些是课外书。”
  就当是知识储备。
  反正学了没坏处。
  当然。
  “嗯。”
  “哈哈,江河,你马上又要多一个弟弟啦。”
  李杰笑着道:“大山叔,这里面都是书,可不沉嘛。”
  如果早点知道这事,他多少得带点孕妇用的补品回来,不过,现在知道也不算晚。
  走到村口,陈大山看到李杰,顿时笑着走了过来,看到他身上背着那么一大袋子东西,他连忙道。
  “什么?”
  “江河回来了?”
  “呀?”
  这些书,他们寄的安心,李杰也收的安心。
  那些杂书给村里的小崽子们看看也好,就当是拓宽一下眼界。
  从村民口中得知王婶怀孕的事,李杰多少有点无奈。
  一点口风都不带透的。
  要会算术吧?
  熟悉地理,也知道该玩哪跑,知道点历史,也能知道各地的一些情况。
  翻动书籍,一个没有,全是精选过的,没有任何问题的书。
  “呀!”
  “哎呀,你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好让人去接伱。”
  各种各样的都有。
  不论未来他们是考学,还是学着祖祖辈辈经商,读书都是有用的。
  “你不知道?你王婶,又怀上了。”
  “来,叔帮你拿。”
  等回明州,高低得弄几罐麦乳精回来。
  “嗐,你这孩子,打小就懂事。”
  “嘶,好沉啊。”
  谁敢说有问题?
  好家伙。
  “江河回来了!”
  别的不说,走南闯北要识字?
  陈大山惊讶道:“这么一大袋全是书啊?”
  这个理打到首都,他都没问题。
  在他投稿的那些杂志社中,有些杂志社不愿意花钱买教辅书,然后,他们回寄的就是一些杂志样刊,或者杂志社的杂书。
  “我家孩子要是有你一半懂事,那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农村人,穷人就不配读书了?
  就是这么豪横。
  李杰背着一大袋书回来,当然是给那些小崽子们上上强度。
  谁敢说,谁就是翻动派!
  “江河,你这都是带了些什么?”
  说着,他就上手了。
  奶粉什么的,那不用想。
  那玩意,不好买。
  李杰回乡,顿时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到了傍晚,敲糖帮的男人们先后回到村里。
  然后。
  陈家的屋子里挤满了人。
  陈大山那个大嘴巴,早就把李杰带了一大堆书的事嚷嚷了出去。
  还有寒假补课的事。
  全都抖了出来。
  然后,各家各户都上门,他们来,当然不是空着手来的。
  人家给你家孩子补课,你好意思空手上门吗?
  高低得带点东西。
  或是鸡蛋,或是自家种的菜,或是咸菜,都是一些土特产,虽然不值钱,但那份情谊却是实打实的。
  礼轻情意重。
  就这些东西,你不收还不行,要是不收,能来回拉扯十几个回合,最后通常是村民放下东西就跑。
  事后。
  看着那一小堆的东西,陈金水微微一叹。
  “江河,回头你可得好好给他们补课。”
  “要是不听话,该揍就揍!”
  “哪个小崽子敢还手,你跟我说,我来治他!”
  过去这半年,陈金水在村里的地位急剧上升,一方面是因为他本来就是敲糖帮帮主。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李杰的缘故。
  培养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倍有面!
  另外,江河偶尔还会写信过来,跟他们普及一些政策之类的,比如什么不能碰。
  什么可以灵活碰。
  什么可以随便碰。
  陈家村走街串巷这么长,至今保持着零被抓的记录。
  偶尔碰到那些纠察队,他们也有一套说辞。
  之后再检查一下背篓里的东西。
  事后,基本没什么大事。
  顶多口头教育一下。
  因为李杰的出谋划策,陈家村的人才更加重视学习。
  在他们看来,江河为什么那么厉害?
  当然是因为读书啊。
  出去能见到世面!
  读!
  必须读!
  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
  现在恰逢冬天,处于农闲阶段,陈家村五十多个适龄孩子,全部被父母送到了寒假特训班。
  年龄有大有小。
  小一点才七八岁,刚刚上小学,大一点的十三四五岁,正是上初中的年纪。
  至于上高中的?
  那暂时还没有。
  从前那批孩子,已经辍学干活,再让他们上课,别说家里人愿不愿意,那些人自己也不好意思。
  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哪好意思跟一帮七八岁的孩子挤在一块补课?
  为了补课,陈家村把已经‘废弃’的祠堂重新收拾了出来。
  数遍陈家村,除了那里,就没有那么大的地方。
  接着。
  李杰开始给这帮小崽子们正式上课。
  分班制。
  大班、中班、小班。
  他上的课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内容,就是一些基础知识,偶尔夹杂一些外界的趣味。
  平心而论,让他上课,那真是杀鸡用牛刀。
  不是他吹牛,他的教学水平绝对吊打99.99%的老师。
  就这,还是他稍微收着点。
  虽然不太想说,但教育资源的差距,确实是客观存在。
  一个好的老师,可不是那种照本宣科,在教课的同时,还得主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输入。
  这一点,很重要。
  就以陈大光为列,这小子上学时,看到书就头疼,但参加了补习班,他却发现。
  自己好像也没有那么笨嘛。
  什么勾股定理,竟然这么简单?
  跟‘江河’这么一学,那些题目,稍微花点时间就能做出来,再也不是看天书。
  慢慢地,陈大光竟然有点享受学习了。
  他的改变,也引起了陈大光父母的关注。
  啥情况?
  自家孩子居然主动看书了?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