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5.第3422章 补足最后一块拼

  第3422章补足最后一块拼图
  第16章补足最后一块拼图
  两天后。
  李杰拉着一个行李箱,孤身一人上路。
  没有鲜花。
  没有掌声。
  数学家,不需要那些。
  三个小时后,李杰抵达杭城火车站,刚刚走出出站口,他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严老师,你怎么来了?”
  类似的接人,不是找个研究生就行了吗?
  哪还要自己本人来。
  “哈哈,我再不来,院长要把我这把老骨头拆咯。”
  严敏呵呵一笑:“等了那么久,你可算来了。”
  接着,两人一路有说有笑的离开了火车站。
  “那件事,你知道吗?”
  “什么事?”
  “法兰西那边的研究机构把区间推进到了一千以内。”
  严敏愕然道:“伱不知道这事?”
  “不用知道。”
  李杰微微一笑:“因为我已经完成了证明工作。”
  “什么?”
  此话一出,严敏顿时脚步一停。
  证明了???
  真的假的???
  “论文呢?写好了吗?”
  回过神来,严敏目光牢牢地盯着李杰。
  “写好了。”
  李杰直言道:“严老师,用这篇论文当做入职礼物,还行吧?”
  “那……”
  “那可太行了!”
  严敏一把抓住李杰的胳膊,小步快走,飞速向停车场赶去。
  那步履矫健的模样,根本不像一个接近六十岁的小老头。
  他急啊。
  心里跟猫爪的一样。
  虽然他不太懂数论领域的事,但东升,那是普通人吗?
  毫不夸张的说,那篇论文就是今年最重磅的论文之一,如果‘东升’真的完成了证明工作。
  那么。
  那个之一,甚至可以去掉。
  提前锁定一块菲尔兹奖奖章!
  虽然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华人数学家获得菲尔兹奖,但丘成同只是华人,不是华夏国籍。
  倘若‘东升’真的完成了证明工作,那么,华夏极可能收获一枚菲尔兹奖。
  如果说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
  菲尔兹奖就是数学奖项上最灿烂的明珠。
  没有之一!
  国内第一块啊。
  一想到这里,饶是五十多岁,严敏也忍不住热血上涌。
  哈哈。
  很可能是浙大的。
  如果真拿到了,以后再看到北大数院的老家伙们,他可有的说了。
  没有什么比这件事,更让人开心了。
  至于作者位的事。
  严敏压根没想过。
  数学是纯粹的,大部分数学家也是纯粹的,像这种沾光的事,他干不出来。
  臊得慌。
  回去的路上,严敏开始打电话垚人。
  他毕竟不是数论领域的专家,把握不住。
  很快。
  数院的教授们都知道了一件事。
  好嘛。
  【孪生素数猜想】好像被证明出来了?
  是那个叫‘张东升’的小家伙?
  如果是别人,他们不一定信,换做是他,那不信都难。
  有那份论文在前,人家就是群论方面的专家。
  国际一流水平!
  如果能解决【孪生素数猜想】,那就是国际顶级水平。
  然后。
  消息一传十,十传……
  传不了百。
  数院没有那么多老师。
  反正,基本上懂一点的老师都被集合了起来。
  钱院长、杨副院长,全员到齐。
  等李杰和严敏赶到之际,偌大的会议室已经坐满了人。
  还有几个研究生在那搞服务。
  搬黑板的搬黑板,倒水的倒水。
  这种牛马的活,李杰上学时也干过,哪个研究生没有干过苦力啊?
  谁懂啊!
  “钱院,你们这阵势,是要三堂会审啊?”
  严敏乐呵呵地开了个玩笑。
  “什么会审,说的那么难听。”
  钱院长摇了摇头:“老严啊,还不是你这个大嘴巴闹得,非得说张老师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
  “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一传,不就开了?”
  “哈哈。”
  严敏早就知道了会议室聚满了人,走进来之前,他就跟李杰打好招呼。
  直接开整。
  “东升,既然大家都在,要不你就给大家上上课?”
  “好。”
  李杰微微一笑:“那就请各位教授,斧正斧正。”
  接着,他走到白板面前,然后从一位研究生手上接过水笔。
  “各位老师,之前我发表的那篇论文,里面引用群论工具,将孪生素数的区间推到了七千万。”
  “其实,在论文发表之前,我已经粗略的算了一下。”
  说话间,李杰在白板上写下了一串公式。
  “但,我推算之后发现,不论如何计算,它都有一个极限。”
  “仅凭群论,无法彻底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后来。”
  “一次意外,我收获了新的灵感。”
  “上个世纪40年代,法兰西数学家安德鲁·韦伊发明了一种能精确地将小的数字系统中的算术转换为整数算术的方法。”
  “也就是有限域!”
  “每个多项式,我们都可以想象成空间中的一个点,将多项式的系数视为定义了多项式位置的坐标。
  比如,3x+2x+2x2x3x+x2x+3,我们可以用八维空间的一个点表示。”
  李杰一边说着,一边直接在白板上写着论文中的内容。
  “首先,我先构建了一个有限的数字子集,取最小的5个自然数……”
  “在这个系统中,我们熟知的素数概念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数都能被其他术整除……”
  随着讲解的深入,最先懵逼的是那几个研究生。
  看着黑板上的各种公式,他们忍不住发出一阵灵魂质问。
  我是谁?
  我在哪?
  我在看什么?
  明明年纪差不了几岁,但双方却完全不是一个次元。
  这,就是大佬的世界吗?
  紧接着,一部分非数论研究领域的教授也开始掉队。
  然后。
  数论领域的教授,也掉队了。
  因为有限域属于抽象代数领域,不是专门研究这个领域的人,听肯定听过。
  但听着,听着,那就听不懂了。
  讲到一半,能跟上李杰思路的人,屈指可数。
  跟不上思路,不是因为他们太菜。
  浙大数院作为国内前五的王牌专业,教授再菜,也不至于听不懂。
  他们跟不上是因为李杰讲的太快。
  而且,这次的证明用的还是横跨群论、抽象代数多个领域的方法,如果不是特别特别精通,那是真跟不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