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 简直是外行啊

  大仓娘一听,什么,刘媒婆要来给二仓介绍对象?
  这简直是来戳大仓娘的伤疤。
  直接让大仓娘把81年秋天的伤心往事再复习一遍。
  大仓娘当时就怒了,差点一个没忍住把刘媒婆给骂出去。
  好在这两年大仓娘的脾气好了很多,比较沉得住气了。
  硬生生把怒火给压了又压。
  尽量用相对平和的语气说:“他婶子,你来说晚了,俺二仓现在别人给提了个头儿。
  这两天在谈着。
  咱们不能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是吧?
  先谈谈这个再说吧!”
  绵里藏针,把刘媒婆给怼回去了。
  刘媒婆痛失一笔大业务,失望至极,灰溜溜走了。
  其实,现在二仓哪有谈着啊!
  大仓娘还正在四处撒网当中呢。
  只不过大仓娘是有记性的,有底线的。
  知道刘媒婆的人格靠不住,吃过她一次亏,就不要吃第二次了。
  过了两天,大仓娘盼望的“头儿”终于来了。
  这回是山鱼老婆给牵的头儿。
  山鱼老婆是温泉村人,原先是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
  后来有人把她介绍给山鱼。
  虽然山鱼比她大了将近十岁,而且是个秃头,一年四季都戴着帽子。
  但是山鱼日子过得好啊,而且长得也不丑,还是童男子——谁知道呢?
  寡妇一人带三个孩子,很苦,负担也很重,但是山鱼不嫌。
  也就是互相将就,俩人都比较中意对方,这事就成了。
  婚后俩人还共同生了一个孩子,现在山鱼算是四个孩子的父亲。
  当然,山鱼的过命之交,狗咬,也已经有老婆了。
  狗咬当年被周寡妇仙人跳,差点要了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后福就是他还活着。
  活着就有希望。
  加上大仓依然是不遗余力地帮他,让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
  继续做他的生意人。
  日子很快又起来了,没几年娶了一个四十多岁的黄花大闺女——谁知道是不是黄花?
  反正狗咬只要黄花大闺女,他听不得“寡妇”二字。
  对这俩字过敏。
  反正,不管是狗咬,还是山鱼,这俩人是因为大仓的帮助,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挽救了他们的人生。
  虽然这几年俩人的日子起来了,大仓对他俩就不再费心。
  但俩人对大仓的恩情,可是永远铭刻在心的。
  不但是他俩,就是他俩的媳妇,知道自己的男人多亏大仓帮忙,也是一直感恩。
  要不然的话,到这个年龄的老光棍几乎就是破罐子破摔,身体也垮了,精气神也没了。
  最后就是个悲剧结尾的人生。
  哪能会有今天这样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红火日子啊!
  所以现在听说大仓娘到处撒网给二仓找媳妇,狗咬和山鱼的老婆肯定会积极帮着打捞。
  山鱼老婆首先给打捞到一个合适的。
  就是她原先婆家村,温泉村的一个闺女。
  那闺女的父亲以前是老资格的民办教师。
  前年老教师转正了,全家也跟着转成城市户口,都吃国库粮。
  而且老教师的大闺女还接了父亲的班儿,当了教师。
  现在那闺女在夏山中心小学任教。
  山鱼老婆过来跟大仓娘一说,大仓娘一听就高兴坏了。
  这太合适了啊!
  尤其听山鱼老婆说,那闺女长得很俊。
  山鱼老婆一边跟大仓娘描述,一边指着墙上的挂历说:“嫂子你看,那闺女长相就跟挂历上那明星差不多,好闺女啊!”
  大仓娘抬头端详端详自家墙上挂历的明星,以前挂着没什么感觉。
  现在一听自己的二儿媳妇跟那个明星长得差不多。
  简直是越端详长得越漂亮。
  越端详心里越高兴。
  瞪着眼冥想一下,明星从挂历上走下来,站在自己面前这就是自己二儿媳妇。
  过年的时候自己包水饺,可以吆喝一声:“老二家,先把这一盖帘包好的水饺端出去冻着……”
  她就扭着圆圆的屁股把水饺端到院里先冻起来!
  多幸福啊!
  山鱼老婆又补充说:“嫂子,那闺女长得俊,皮色也好,就是个身不是很高,大概比我稍高点吧。”
  山鱼老婆嫁过来这也好几年了,大仓娘第一次用如此专业的眼光打量她的身高。
  看罢良久,点头说:“他婶子,你这个子也不算矮,女人嘛,个子太高了有什么好,晃啊晃的碍眼!”
  山鱼老婆一笑:
  “我有点矮,那闺女比我高,其实人家不矮。
  只不过不属于细高挑大高个罢了。
  论起来不管是长相还是身段,人家浑身上下没有缺材的地方。
  我就是觉着你家条件这么好,眼光高。
  给儿子找媳妇肯定要找长得俊,还得细高挑大高个的。
  才跟你说人家闺女个身一般。”
  这样一说,大仓娘更高兴了。
  说来说去,自己的二儿媳妇不矮啊,一听就是一般偏上的个子啊!
  人家还真的是一点缺材的地方都没有啊!
  虽然还没见,但是大仓娘心里已经开始对人家闺女感觉很亲了。
  因为她了解山鱼老婆的为人,绝对不是刘媒婆那样的,说话水分太大,云山雾罩的。
  山鱼老婆说什么,基本就是个什么。
  长相身材都过关,工作跟二仓正好相配。
  关键是,大仓娘一听人家父亲干了大半辈子民办教师,这是她最满意的地方。
  你想啊,教师家的孩子,家教肯定好啊。
  品质绝对没问题啊!
  大仓娘当即授权山鱼老婆,赶紧去给自家介绍。
  至于山鱼家里现在有什么活儿,还得看孩子、给孩子做饭一类,大仓娘发动家人去她家代为照看。
  山鱼老婆也是立即出发,去温泉村说媒去了。
  大仓娘在家又喜又焦地等着山鱼老婆的回报。
  一天都在琢磨二儿媳妇的模样,脑补二儿媳妇在自己面前被自己支使着过来过去干家务的情景。
  心里简直比吃了蜜蜂屎还要甜蜜。
  大概她那待字闺中,马上就要嫁到梁家河的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么甜蜜。
  但是,人生就是这样不尽如人意。
  对一件事情,你抱有的希望有多大,往往失望就有多大。
  傍黑天的时候,山鱼老婆回来了。
  垂头丧气,一脸的歉意。
  她告诉大仓娘,人家老教师不同意这门亲事,直接一口回绝。
  “为什么啊?”大仓娘简直是冰桶挑战,从头凉到脚,“俺二仓哪里配不上她了,再说还没相看相看,怎么就一口回绝了呢?”
  山鱼老婆蔫蔫地说:“人家觉得咱身份不行。
  他们不是全家都转了户口嘛,人家是吃全家吃国库粮的。
  嫌咱们家都是种地的。
  门不当户不对呗。”
  哦!
  大仓娘也蔫了。
  也对,人家全家吃国库粮,可自己一家是种地的。
  虽说老二是正式的,也吃国库粮,可家庭跟人家的家庭不对当。
  配不上人家的家庭啊!
  大仓娘失望极了。
  自卑极了。
  还自责极了。
  感觉是父母没本事,没有给儿子一个吃国库粮的家庭。
  使得二仓娶不上长得跟明星差不多的小学教师。
  那两天大仓娘整天盯着墙上的挂历发呆。
  冥冥地做美梦。
  山鱼老婆因为没给办成事,感觉愧对大嫂子。
  隔天又来大仓家,向大仓娘表示歉意,顺便安慰一下大仓娘。
  让嫂子也别急,咱再打捞,如果再有合适的咱们再去说。
  “上哪再找这么合适的啊?”大仓娘盯着墙上挂历不忍挪开目光,“唉,要是早两年给二仓介绍就好了,那时候她们家还没转正,跟咱们的家庭也对当。”
  大仓娘对这么合适的闺女心心念念,都沾点魔怔了。
  山鱼老婆自责地说:“也怪我嘴笨,没给人说过媒,去了就是照实说。
  回来我就后悔,要是一开始先别说咱们的家庭情况。
  先说二仓考的学多么好,现在分到镇上的中心中学。
  暑假完了就上班。
  还有大仓在县城做买卖很挣钱。
  英子是研究生。
  三仓是大学生。
  小四儿考高中的时候是全县第一。
  我进去就数算这些的话,人家也许还想跟咱二仓相看相看。
  我不会说媒,就是太实在了——”
  说着说着,山鱼老婆的声音越来越低:
  “我先从咱家的老一辈开始说,说俺大叔早年杀过土匪。
  还说别看俺哥哥是坐山招夫过来的,咱家这些孩子都拿他当亲爹——”
  “嗨——”大仓娘气得拍了山鱼老婆胳膊一下子:
  “他婶子,你还真是不会说媒。
  说媒都是先拣着好的说。
  你说这些——唉——”
  “要不然——”山鱼老婆想了想,试探着说,“嫂子,让朱国成家去试试?”
  朱国成家,就是刘媒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