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霸王硬上弓

  平安同学比韩烈预想的更急,而且根本不假掩饰。
  影帝烈在那儿慢条斯理的翻着目录,他在那儿不停的解说,主动提供各种意见。
  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一个手握尚方宝剑的甲方爸爸,而是……大忽悠?
  反倒是韩烈,稳坐钓鱼台,不紧不慢。
  整个一个主客倒转。
  不过这个事儿不能站在上帝视角上看。
  本质上呢,虞平安和韩烈各自向对方提供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形成互补性质的合作,在价值判断方面不但要受到时代的影响,更会受到各自认知水平的影响。
  在虞平安看来,韩烈所能够提供的量化策略,其价值要远大于他提供的项目信息。
  全华夏的创业项目海了去了,每年随生随灭数以十万的企业,这么多年以来诞生了几家独角兽级别的公司?
  简单是简单了,可是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注定会损失大量的机会,导致能赚的亏损了,能赚30%的只赚了5%。
  所以这里就要用到模湖判断,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调整,而不是机械的设定一个数字。
  量化工程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写这部分代码。
  它是一整套针对不同情况的细则,共同构筑的一个需要临时判断的弹性空间。
  这部分做的越好,那么整个模型的稳定性就越高。
  虞平安自己的公司,正是卡在了模湖判断上。
  买入策略,谁都能写。
  持股、加仓、卖出的操作,才是精髓。
  而韩烈的牛哔之处在于,他知道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市场的整体风格,并且拥有远超出当前国内市场最高水平的技巧。
  技术一直在迭代,市场一直在进化,他的领先,是时空双重层面的。
  忙碌到下午5:30,框架基本搭好了。
  能够进行模湖判断的算法代码,是工程师们写的,韩烈要做的是,给不同的细节条件赋予不同的权重。
  比如什么样的量、什么样的价、什么样的交易波动意味着卖出信号,不同的信号对应着什么级别的响应,哪几种信号同时出现会彻底触发卖出操作……
  听起来就不简单,做起来更难。
  当然了,到底还是没能难住挂逼烈,一下午就搞定了1/5的进度。
  不出意外的话,再有三天,策略就能进入实战测试阶段。
  下班后,烈哥去跟云峰的投资部门吃了顿饭,席间轻轻松松就把字节b轮融资聊透了。
  好消息是,巨无霸们真的没有全力以赴抢投字节的想法。
  除了红杉的沉南鹏特别看好以外,包括最终投了本轮的新浪基金、顺为资本在内,意志似乎都不是非常坚定。
  韩烈大有机会。
  坏消息是,他们口中的张一明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对于融资有着清晰的理解和认识,云峰的背景能够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
  什么马云、虞锋一出手,张一明纳头便拜……纯属想多了。
  而且,种子轮的刘峻和周子敬、a轮的dst,都是相当纯粹的财务投资,完全信任张一明,所以他并不缺少韩烈那点投票权。
  这事儿比预想中更难。
  除非……搞点骚的?
  韩烈想了又想,尽管没什么头绪,却仍然下定了决心。
  “本周末吧,麻烦您帮我约一下张总,我去帝都拜会,先在私下里和他聊聊。”
  虞平安不明白韩烈为什么如此重视字节,却仍然痛快答应。
  “好,周末我和徐哥陪你去一趟帝都,有我们云峰的面子在,张总一定会认真考虑你的条件。”
  烈哥含笑道谢,丝毫看不出心里的忐忑和纠结。
  条件?
  我都不知道我要开出什么样的条件。
  实在不行……
  就只能霸王硬上弓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