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搞钱专业户

  崇祯元年的常州府。
  腊月初七又是一个大雪天。
  灰沉沉的天空与遍地的素白之色。
  让人忍不住心头压抑万分。
  而常州府里此时最为压抑的人。
  绝对非李念恩不可了。
  作为一个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的年轻人。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
  他从未想过。
  自己竟有一天会穿越。
  还是穿越到明朝的一个小名李阿瞒,大名李念恩的太监身上!
  想起今天自己再三确认。
  自己下身的确没有那二两肉之时。
  李念恩的心情,用如丧考妣来说都轻了。
  极度沮丧的心情,让李念恩都根本听不见堂下另外一人说的话。
  满脑子都在后悔自己前世有条件时没去利用。
  现在没条件了却才追悔莫及。
  见李念恩一直心灰意冷的不说话。
  堂下跪着的人,也不免着急了起来。
  他跪在地上往前爬了几步,离李念恩近一些了,这才满脸急乱的大声说道:
  “干爹!如今魏公没了,您可不能再泄气啊!”
  “我听说朝廷上的那些奸人,从上月中,就嚷嚷着要剿灭魏公余党。”
  “您再不想个法子。”
  “只怕咱两都是难逃一劫啊!”
  “干爹,你赶紧醒一醒,给大家伙想个办法啊!”
  李念恩被这番话给吵的回过神来。
  心中也不由得又是悲苦交加。
  刚穿越过来的他。
  不仅是一个太监。
  还是一个马上就要死到临头的死太监。
  作为大名鼎鼎的魏忠贤的干儿子。
  李念恩在天启年间的日子。
  那真是过得要多舒坦有多舒坦。
  可他如今却是晚来了几年。
  天启皇帝已经咽气。
  崇祯皇帝龙椅上的屁股都还没坐热。
  就在东林群党为首的‘天下清流’的洗脑声中。
  一股脑的要扫除阉患,正本清流。
  就在上个月,自号九千岁的魏忠贤。
  在被崇祯发配去凤阳的途中。
  又被东林群党举报。
  说魏忠贤在发配的路上。
  还在广招死士,疑是有不逆之心。
  崇祯一怒之下。
  下令锦衣卫前往逮捕。
  可等锦衣卫提心吊胆的赶到时。
  风光了大半辈子的魏忠贤。
  却已经上吊殒命。
  可哪怕就是魏忠贤死了。
  崇祯也依旧不能平息自己对于魏忠贤的愤怒。
  再次快马传令,命人将魏忠贤的尸体大卸八块。
  悬头河间府。
  以警示天下。
  魏忠贤一死,东林党在京中也是大肆搜刮处决阉党。
  不仅将魏良卿、侯国兴、客光先等阉党核心处死,曝尸街头。
  更是将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都笞死于浣衣局,并在净乐堂焚尸扬灰。
  这一系列的举动,足以说明此时刚即位的崇祯。
  对于阉党的愤恨究竟强烈到了什么地步。
  而随着东林党对阉党的大清洗进行下去。
  作为阉党的一员。
  还是魏忠贤的干儿子的李念恩。
  自然不可能逃过一劫。
  而此时跪在李念恩客厅里。
  称呼李念恩为干爹的方泽。
  显然也是深知这个道理。
  一旦李念恩被东林党清算。
  他们这些帮助李念恩‘祸乱一方’的爪牙们。
  自然也不会落个什么好下场。
  尽管已经变成了太监。
  但李念恩也不想刚穿越过来便就此嗝屁。
  既然穿越到了这个即将迎来乱世的时期。
  那不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来。
  岂不是愧对与自己与曹阿瞒相同的小名?
  再说,李念恩和其他太监不同。
  是个传说中的‘天阉’。
  没有去遭过净身房的那一刀。
  如今年纪也还小的可怜。
  指不定那天就迎来了二次‘发育’呢。
  就这么死了的话,那他岂不是白穿越了一趟!
  虽然摆在他面前的近乎是一个死局。
  但李念恩深信,危机四伏之下,必有一条生路!
  于是,李念恩强行让自己打起精神来。
  开动起自己的大脑,分析起了如今的局势。
  现如今,崇祯皇帝新即位。
  正是他心气最高之时,一心想要成为那些历史上的雄主圣君。
  救大明社稷于水火,挽江山狂澜于既倒。
  只不过,此时的崇祯皇帝还太年轻。
  被朝堂之上那群‘东林群贤’给洗脑了。
  一心认为这天下动荡的根源是阉党魁首的魏忠贤。
  完全不知道时局败坏至此,那些自封为正人君子的文官,也一样脱不了干系。
  脑子里全是些扫除奸妄,正本清源的念头。
  一心认为,只要将朝政归还给东林党那群‘正人君子’。
  这天下的局势顷刻间便会好转。
  可崇祯皇帝完全不清楚,这深陷党争的两方,加起来都没有一个好人。
  双方的斗争,都只是在争权夺势。
  至于东林党之人,看见崇祯皇帝站在自己一边。
  那更是玩起了反攻倒算的那一套把戏。
  不仅对李念恩这种正牌阉党大开杀戒。
  更是趁机四处攻讦,用打击阉党党羽的名头。
  四处安插自己的人手。
  试图在崇祯皇帝反悔前彻底的把持住朝政。
  至于这天下的安危和吃不饱饭的百姓,东林党是看不见也不会去管的。
  比较大明文官最喜欢说的一句话。
  就是‘让百姓再苦一苦’。
  全然不顾他们口中的这再苦一苦,就又是多少人的妻离子散命丧黄泉。
  再说,从目前的局势看来。
  大明虽然流民四起。
  但也还远为到动摇国本的程度。
  所以包括崇祯皇帝在内。
  没人会想到,短短的十多年后。
  这个屹立时间两百多年的大明政权。
  就即将轰然倒塌。
  同时也将华夏这个一直领先于世界的璀璨文明。
  彻底陷入无边黑暗之中。
  直到受尽百年屈辱之后。
  另一股红色星火在这篇大地上燃起。
  这才再次艰苦卓绝的走上复兴之路!
  回到李念恩眼下的局面上。
  逃,他是无路可逃的。
  身为太监,李念恩天生和皇权紧紧的绑在一起。
  他不仅无法去领导或者投奔那些起义的流民。
  甚至在那些流民眼中。
  他就是朱家皇帝的一个爪牙。
  一个害的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罪魁祸首。
  在还无法杀死朱家皇帝这个最大的仇人之前。
  这些流民肯定不介意先杀个太监出出气。
  至于说躲。
  如今明朝的南方还好,虽然土地兼并严重,官吏豪族贪索无度。
  但好歹还没多少天灾。
  地里还能种出东西来让人有的吃。
  但南方这边的几个行省,本来就是东林党的老巢。
  朝廷管控的也十分严格。
  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能让李念恩藏身的地方。
  而北方诸省,从几十年前开始。
  便是天灾接着天灾,人祸接着人祸。
  如今别说是山上的树皮。
  据说就是路上倒下个饿死的人,马上就有另外的人要抬去煮着吃掉。
  李念恩可不想去成为史书上那句‘岁大饥,人相食’的主角之一。
  如今摆在李念恩面前的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如何摆脱阉党余孽的身份。
  重新去获得崇祯皇帝的信任。
  因为李念恩目前唯一能依靠的,也就只剩皇权了。
  而在李念恩那薄弱的关于历史的记忆里。
  对崇祯皇帝仅有的印象的便是穷。
  这位皇帝似乎从刚一登基开始,就非常的穷。
  由于他前任的几个极品皇帝,已经将明朝累计了两百余年的家底败的空空如也。
  这让崇祯作为一个皇帝,却连吃穿用度都得一省再省。
  甚至就连登基时祭天这种对于皇帝来说最大的仪礼。
  都置办不起的新的器物。
  碰见给官军发军饷这种比较大的开支。
  还得去收集宫中的银器,融掉之后才能凑的出钱。
  可以说,在如今这个时代里。
  谁能给崇祯皇帝搞到钱。
  谁就能成为崇祯皇帝的大恩人。
  而李念恩的面前,刚好就有着目前这个时代。
  最能搞钱的一群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