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为民平冤

  锦衣卫能有多能搞钱呢?
  就这么说吧。
  李承恩从京师来到南直隶的常州府不过一年有余。
  靠着手下这些锦衣卫的孝敬。
  不算那些奇珍异宝,光是现银就积攒了三万余两。
  这还是李念恩在给京师里的‘干爹’魏忠贤孝敬过后剩下的。
  就这还是在东林党的大本营里。
  锦衣卫不敢搞得太过分的缘故。
  若真是李念恩横了心的要搞钱。
  这钱再翻几个翻也不是没可能。
  要知道,在如今,甚至有光是冒充锦衣卫。
  就能从地方官府哪里诈骗十数万两白银的狠人!
  只不过,由于现在京师里正在对阉党进行清算。
  李念恩也不敢肆无忌惮的放任锦衣卫们出去乱搞。
  江浙这边在朝里做官的人很多。
  到时候不管是谁。
  一本奏章扔到崇祯皇帝面前。
  给李念恩来个专事专办。
  那就彻底没了翻盘的机会了。
  所以,这次李念恩不仅要搞钱。
  还要搞的合理合法。
  虽然东林党肯定还是会参他的。
  但至少要让他在崇祯皇帝相信他是在秉公执法。
  不是为祸一方!
  想清楚这一点后。
  李念恩脑子里顿时想起了一件事,对方泽问道:
  “郑家那件案子结了么?”
  “郑家?”方泽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李念恩问的是什么。
  李念恩问的郑家,是常州府当地相当大的一个豪门世家。
  世代‘诗书’传家。
  在大明延续之今的这两百年余年里。
  累计出过四名进士,几十个举人,秀才更是不计其数。
  根据明太祖朱元璋定下规矩。
  中举后的进士和举人,都可以免除家中田地的税赋。
  所以郑家靠着这些读书读出来的功名,族中兼并的田地也是越来越多。
  到了如今已经有了‘常州城外三分郑’的说法。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生死紧要关头。
  李念恩还有心思去关心郑家的官司。
  但方泽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已经结了,昨日许县令,已经以诬告罪,判罚了对方流刑。”
  “据说今日郑家也邀请了许县令和东林书院的诸人,正在醉仙楼里吟诗畅饮呢。”
  听着方泽的话,李念恩皱着眉头问道:“诬告?一个小寡妇,有胆量去诬告郑家?”
  “是那郑季通四处打点到位了吧?”
  “这……”方泽犹豫着说不出话。
  这不是因为他回答不上来。
  锦衣卫作为明朝监控天下的特务机关,眼目众多。
  可以说,这天底下不管是什么事。
  只要锦衣卫想知道,那就能没人能瞒的了。
  对于这件事的原委,方泽当然知道的清清楚楚。
  只不过由于他也是那些被郑家‘打点’的其中一份子。
  所以此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见方泽在这个关头还犹犹豫豫的,李念恩也是又急又气。
  抓起身边放着的茶杯就砸了过去。
  用正在变声期的公鸭嗓子吼道:
  “问你什么你就说什么!”
  “咱们能死能活,就看这一遭了!
  “还在这扭扭捏捏的,是脑袋长得久了不想要了?”
  见李念恩是真的发火了,方泽也是赶紧磕着头说道:
  “不是诬告!是真的,是真的!”
  郑家这起官司说来简单也简单。
  就是作为家主的郑季通吞并了同族一个寡妇的田产。
  逼得人家寡妇没了活路,找乡老申诉无果后。
  就直接来常州府里敲响了鸣冤鼓。
  只是这寡妇也还是太年轻。
  居然真觉得自己顶着一本‘大诰’就能让官府为自己主持公道。
  她估计是不知道,不管是常州府的知府,还是府治所在的武进县县令。
  那都便是郑家的座上客。
  跑来这里状告郑家。
  能有她的好?
  一顿杀威棒一打,便是一个诬告罪栽在头上。
  等到明年开春,就是个流放千里的下场。
  到时候,只怕她是走不出三十里就得死在路上。
  但也是这寡妇命好。
  如今李念恩盯上了郑家,若是她能不死在牢里,说不定还能捡条命回来。
  李念恩之所以想打这郑家的主意。
  除了心中的正义感在作祟。
  也是因为这郑家虽然做过官的人不少。
  但如今却是不如往日风光。
  家族中不仅没有在京中担任要职的大官。
  连一个正经进士都没。
  就靠着几个举人出身的候选官在撑着台面。
  此时又刚好碰着这桩官司。
  正合适李念恩拿来拨乱反正,为民平冤。
  一旦借着这桩官司,让锦衣卫将郑家给拿下。
  那郑家积累了两百年的不义之财。
  自然也便是落在了他的手上。
  李念恩一直都是个行动派。
  向来就是想好了便要干。
  此时更是没啥犹豫的。
  直接将还在地上磕头的方泽给拉起来。
  对他耳提面命了一番。
  等到再三确认方泽明白自己的意思后。
  这才一把将他推出了门外。
  让他赶紧去召集手下,免得那郑季通从醉仙楼里跑了。
  等到方泽出门,李念恩也没在客厅里久留。
  转身就进了后院,走进了自己的书房里。
  将前来服侍的婢女赶出去后。
  自己亲手研磨,坐在书桌前构思起了一封奏疏。
  方泽却是出门便召集了手下。
  直奔武进县县衙而去。
  到了县衙,方泽一边安排人手去牢里接管状告郑家的那寡妇。
  一边亲自带着人,直奔县衙大堂侧后方的典史厅,朝典史厅里的吏员们,索要关于郑家官司的案件卷宗。
  面对凶神恶煞的锦衣卫,倒也没那个不开眼的吏员敢阻拦。
  方泽很顺利的就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等到手下将已经半死不活的人也接出来。
  又安排了几个手下带着人和卷宗回锦衣卫自己的衙门。
  自己则带着剩余的人,直奔常州城东南的醉仙楼去。
  这也是李念恩给方泽交代过的。
  只要拿到卷宗和人证。
  第一时间就要去把那郑家的家主郑季通给逮起来。
  必须得用最快速度把这案子办成铁案。
  免得横生出什么枝节来。
  郑家虽然如今自己族里没什么大官。
  但作为常州府的本地氏族。
  和其有姻亲的家族也是众多。
  更别说如今天下瞩目的东林书院就在常州府边上的无锡县。
  在东林书院刚成立时,郑家也没少给他们捐钱。
  郑家如果遭难,指不定就有谁会跳出来给郑家说话。
  所以一切都还是得小心为上。
  可尽管方泽的动作已经够快了。
  但他们刚一到县衙里表露出来意,立即就有眼尖的跑去醉仙楼报信了。
  也亏得是方泽的马够快。
  一路横冲直撞的赶到醉仙楼前时。
  刚好堵上正陪着知府、县令一行人下楼的郑季通本人。
  方泽只是初略一看,就知道今天郑季通是差不多把常州府里有官身的人给全请了过来。
  放在往日,当着这么多士林‘清流’的面。
  他绝对不敢太造次。
  但今时不同往日。
  李念恩给他下了死命令必须抓到人。
  别说是知府县令,就是朝里的首席大学士在。
  方泽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把郑季通给我抓起来!”
  随着方泽一声令下,他身后穿着斗牛服的锦衣卫们。
  立即如狼似虎的扑了上去。
  一把将郑季通给按在地上,五花大绑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