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风波起

  见崇祯如此生气,曹化淳心中也不禁感叹。
  这魏忠贤手下,还是有能人啊!
  就说写这封奏疏的李念恩吧。
  据他了解,连16岁都还没满。
  可这奏疏却写的那是相当有水平。
  不仅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的很清楚。
  更重要的是奏疏里用了大量的精确的数字。
  浓墨重彩的将郑家祸害乡民几十年。
  积攒下来的庞大家业展现在了崇祯皇帝面前。
  看见这些数字,崇祯皇帝他可不得火冒三丈么?
  他堂堂天下万民之主,每日还都在为了一些琐碎银两的开支头疼。
  而这些天底下的蛀虫劣绅们。
  却是能鱼肉乡里数十载。
  积攒下比他崇祯皇帝还富裕的身家。
  这让崇祯如何不气!
  曹化淳见状,也是赶紧上前搀扶着崇祯皇帝的手臂慰劝道:
  “万岁爷,您消消气,当心气坏了龙体……”
  崇祯甩开曹化淳的手,扭头质问他道:
  “这李念恩奏疏中所禀诸事,可有确凿证据为证?”
  作为在王府之中,便跟在崇祯身边的亲近太监。
  曹化淳当然知道的崇祯皇帝敏感多疑的性格。
  既然崇祯皇帝能被奏疏气到,说明他下意识的就相信了奏疏中所禀报的内容。
  此时又来质问曹化淳。
  只不过就是出于自身多疑的性格罢了。
  但曹化淳也是早有准备。
  老老实实的回答了,“目前除了郑季通签字画押的招认罪状,还未有其余确凿证据。”
  崇祯皇帝听见这话便是眉头一皱。
  他可太清楚魏忠贤手下那些太监是怎么搞钱的了。
  特别是当年魏忠贤权势最盛时。
  就是他这个皇帝的亲弟弟,甚至都被魏忠贤手下的太监给敲诈过!
  若不是如此,他也不至于恨魏忠贤到这个地步!
  像是这样抓个没什么靠山的富户,一顿毒打后,按着对方的手在供状上画押,紧接着就去抄家的事情。
  崇祯也不是没有听说过。
  现在听说曹化淳手里也没有实证,只有一张孤零零的招供状。
  内心也不免有些狐疑。
  可曹化淳对于崇祯的了解,是相当深刻的。
  就在崇祯转动着眼珠想要吩咐他时,主动说道:
  “禀报万岁爷,虽然目前没有更多的确实的证据。”
  “但我在收到这封奏疏的第一时间,也就已经派了西厂的人手,带着锦衣卫前往常州府进行核实了。”
  “请万岁爷放心,此事奴婢定然会将它查个水落石出!”
  这便是曹化淳的本事了。
  事实上,只要是看过李念恩这封奏疏的人。
  基本上都能确定李念恩在奏疏里说的郑家勾结海盗、鱼肉百姓等事。
  十有八九是真的。
  毕竟在郑季通自己交代的罪状里。
  连他历年召集了海盗多少次,分别是针对那片地域的人家。
  都在锦衣卫的大刑之下,给出了十分详细的交代。
  若是伪造栽赃,绝对不可能栽赃的这么详细。
  就连崇祯皇帝如此多疑的性子。
  也只是有些不敢确认的多问一嘴。
  可曹化淳却是能接着这个机会。
  把核查这个案子的权利给抓到自己手上。
  到时候,郑家的案子一旦落实。
  他自然也就能从中分的一份大功劳!
  只不过,这份功劳,李念恩无论如何也得分给他就是了。
  谁让在魏忠贤倒台后。
  曹化淳如今已经是身份最高的太监了呢。
  不仅制杖司礼监,每日伴在崇祯身旁,协助他处理天下事物。
  更实在崇祯皇帝的信任下。
  同时掌控了东西两厂。
  曹化淳如今就是李念恩的顶头上司!
  见曹化淳安排的条条到位,崇祯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抬头看了一眼外面依旧黑蒙蒙的天光。
  问曹化淳道:“什么时辰了?离早朝不远了吧?”
  没错,哪怕现在这个时间点。
  宫殿外面是冬日刺骨的寒风,天色依旧漆黑如墨。
  可崇祯皇帝却因为这些昨日未能批阅完的皱着。
  在冬日里的凌晨三点左右就从温暖的大床上爬了起来。
  如今花了一个时辰左右,将面前这堆大红色的奏疏奏折全部批阅完。
  也差不多到了该上早朝的时候了。
  曹化淳看了一眼宫殿墙角用来计时的炷香。
  回答崇祯皇帝道:“万岁爷,的确是快要早朝了。您要不要移驾偏殿,先洗漱休整片刻?”
  “也好,看了这么就的奏疏,的确也是有些累了。”
  崇祯皇帝说着,从镌刻着龙纹的黄梨木椅站起来。
  一边活动着关节。
  一边往一旁的偏殿中走去。
  在哪里,早就有手脚麻利的小太监,准备好了热水毛巾、以及糕点茶汤之类的物品。
  等到崇祯皇帝简单的洗漱一番后。
  稍稍垫了垫肚子。
  便在一众太监的引导下,起身前往了每日早朝的地点——皇极门。
  与后世电视剧里拍摄的不同。
  明朝皇帝的早朝并不是在宫殿内举行,而是在皇极殿的御门之外进行的。
  在如此腊九寒冬之下。
  崇祯皇帝还能借着身后的大殿避避风。
  但御门之外的大臣们。
  却只能顶着刺骨的寒风,一板一眼的对崇祯进行着一叩三拜的礼仪。
  等到大臣们行礼完毕。
  崇祯皇帝也不耽搁。
  依照之前决定好的内容,挥手让曹化淳大声宣读道:
  “如今天寒地冻,万岁爷怜惜朝中一众大臣年老体衰。”
  “特此恩典今日自后,早朝暂停七日。”
  “若有事情禀报奏请,可于午时之后,与皇极殿内觐见!”
  这其实就是相当于春节假期。
  只不过虽然早朝不用上了,但该处理的事情却不能丢。
  所以崇祯皇帝下午会在皇极殿内继续办公。
  在接受大臣们的山呼海啸般的谢恩后。
  崇祯皇帝清了清嗓子说道:“众爱卿开始禀报今日之事吧。”
  崇祯的话刚一说完,便有一名绿袍官员,从官员队伍的左侧末尾。
  躬身快步上前。
  看见这名官员的官服颜色。
  崇祯皇帝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根据早朝的规定,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像皇帝的当面汇报事情。
  低于四品的官员,则需要通过奏折的方式进行汇报。
  而穿着绿色官服的七品官,还能在早朝上,对皇帝当面汇报事情的。
  就只有一类官员。
  那就是御史台的御史或者各个衙门的科道官!
  他们被统称为言官!
  而言官的指着,却是弹劾其他官员!
  果不其然,这名御史来到崇祯皇帝面前的台阶下后。
  取出一份奏章,双手举起,口中朗声道:
  “臣,周世清,弹劾常州府宣抚太监,置马使——李念恩!”
  “此等阉贼逆子,魏逆余党,在常州府祸害朝纲,劫掠百姓,私执党羽,罪大恶极!”
  “请陛下速降天威,诛此恶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