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皇朝动乱一夕定

  话说左丞相的退隐朝堂,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就连早已经规划好朝堂布局的孙元熙也是恍然。
  不过爱女的逝去,让左丞相郎青一夜之间老去,成为了白发苍苍的老叟,再无过去的意气风发,就好像抽走了一个人所有的生气,只剩下一具行尸走肉的身体。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郎青并无其他子嗣,老来得女。对于爱女朗月萌,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融了,万千宠爱护着的女子,哪里能够接受新郎的逃婚?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所以说对于一个心比天高的女子来说,也是最冷酷无情的打击,许是被保护的太好,哪里经受得住如此的摧残,以至于瞬间就香消玉殒了。
  左丞相的告老还乡,让右丞相瞬间成为了众矢之的,话说右丞相也是个通透的人早已经看清了如今的形势,先是镇南将军虞天啸亡,国师苏慕白失踪,左丞相离开,这一切的发生就算没有人谋划也是冥冥中自有主宰,让右丞相孟德忠明白了知难而退,只和皇上求了一卷赐婚爱女孟芯儿和虞清扬的圣旨,举荐爱胥虞清扬入朝堂的褶子后,也就称病不再上朝。
  刚开始孙元熙还做做样子多次去看望右相孟德忠,又亲自参加了孟芯儿和虞清扬的婚事,算是给足了右丞相面子,不过待一切稳定后也就不再催右相还朝,只是告诉他安心休养,因为他孙元熙要的就是掌控朝廷,而右相是最后的阻挡,既然他自己知道退居二线,那自己何乐而不为?
  四大将军也是发生了许多的变革,镇南将军虞天啸的部队没有按照过去的惯例分配给副将,自动提拔上任。
  镇北将军风乔远也没有因为战败而受罚,镇东镇西将军也没有远征后的奖赏。
  而皇帝孙元熙却是直接收编了四大将军手中的兵权,亲手制作了三块虎符送给三位将军,用作调兵遣将,而自己手中留下了龙令,那就是三军尽归天子所有,三位将军虽然可以调配军队,但是却要先请示帝皇,得到龙令的准许才可派遣部队,这一系列的制约,无疑是解了三位将军掌握重兵的忧患。
  而镇南将军虞天啸的军队正式收编成为禁卫军,直属皇帝所有,至此大今的军事权收归到皇帝手中。
  而先皇天逝之时,定下的左右丞相,四大将军辅佐新皇,国师监督的政策,至此,因为皇帝孙元熙的权势大掌,而消失于历史的洪流,至此元熙八年皇帝孙元熙正式登上了权利的巅峰,受八方诸侯朝拜,大今再现一统趋势。
  都说民之所向,帝之归位。
  为了真正的让大今国从衰败的局势走入正轨,皇帝孙元熙也开始了史上有名的文帝之治时代,划开了一个历史的先河,也让所有人能记住元熙皇帝的纪元。
  轻徭役,减税负,拓江河,搭河堤,重农艺,开科举,等一列措施,让所有大今的子民看到了一缕重生的希望,仿佛天庇佑大今,降下神人元熙皇帝为大今添福添寿。
  不过这算是后话,先说接到皇帝赐婚的虞清扬。
  那一日,风轻轻,春意荡漾,冰封万千山河的寒冬已经过去,初春的到来为所有的一切都盖上了一层嫩黄色,眼看扶柳就要发芽,花儿也绿了枝头,一切都在等着春天真正的到来,那是一种希望的开始。
  而京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后,颠簸过后也是日趋稳定。
  春天的快要来临让一切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而大年的来临,也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的期待,一年之计在于春,那春节就将是一切好兆头的开始,所以说年尾的几天,家家户户已经是张灯结彩了,往日安静的街道,也变得喧嚣、热闹了起来,寒冬的冷冽再次被人潮淹没掉,热度上升,让春意更浓。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左丞相爱女郎月萌才过了头七,自然家里弥漫着的就是悲伤的气息,左丞相郎青更是闭门不出,一时间风光不再的左丞相府,更是门庭冷落。
  而镇北将军风乔远也是在后院借酒浇愁愁更愁,爱子风鸣涧的留书出走,对于风乔远也是致命的打击,更甚至于一袭袈裟,一份家书的送回,让风乔远更是想了断了此残生,这个逆子的任性妄为,让风家无后,风乔远更感觉自己是有愧于祖宗先人,对着朗朗明月,风乔远又是酩酊大醉,在后院耍着酒疯,对着明月嘲笑道:“上天呐,你是要欺凌我风家啊。好不容易虞天啸那个老匹夫死去,我风家可以风风光光的接受世人的朝仰,可如今,你却要我风家从此以后断子绝孙,天啊!你到底是在惩罚虞天啸还是在戏弄老夫?啊…”凄厉的哭喊划破了酷寒的夜空,化作了一声声的长啸,蹒跚的身躯哪有往日纵横沙场的犀利?眼角的一颗泪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风鸣涧的断发出家而哀伤?
  右丞相府邸的张灯结彩,虞天啸将军府的破败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好在虞清扬向皇上请旨,恳请孙元熙把虞家老宅赐予他作为别院,也可在日后有个走动之处。
  而与私心来说,孙元熙也不想毁掉将军府,先不说虞天啸对于他铺平皇权的牺牲,就算因为对虞梦盈的怀念还有那啃魂蚀骨的爱,就不允许他毁去那充满回忆的地方,那是虞梦盈出生的地方,也是孙元熙和她结缘的地方,怎么可能毁去?
  所以,对于虞清扬的请旨,孙元熙自然顺水推舟,还赏赐了千两银子赐予虞清扬作为新婚贺喜。
  话说,此时虽然将军府还很落魄,不过虞清扬也派遣了不少家奴去收拾和打扫,府内一切基本上是原封不动,虽然改变了一些格局,可是虞梦盈的园子,却是保持着过去的一切,只派丫鬟做日常打扫,细节都是按照过去虞梦盈的喜好,虞清扬自己百忙之中抽空亲自去收拾的,可见其重视程度,虽还是那个老宅子,虽还是那院子,可是牌匾却换成了侍郎别院…徒然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虽不算易主,却始终变了味道。就好像再过几年的时光,大家都长大了却依然固执那些年少的时光一样,其实,早已经回不去了。
  大年前三日,虞侍郎虞清扬,右丞相孟德忠爱女孟芯儿大婚之日,那一日京都十里铺满了鲜花,而寒冬的余温中,腊梅迎风而来,似要倾尽妖娆的美丽,肆意的开放着,京都满城飘香,无数的梅花争相开放,虞着喜气洋洋的婚期增添了无数的美意。
  虞清扬脱下了往日习惯的水蓝色长袍,一袭红艳艳的新郎装,泼墨般的长发依旧不羁地倾垂在身后,带着一如既往的书卷气在阳光的穿越下显得愈加的潇洒,嘴角是那抹懒散的笑意,在梅花的渲染下,如此的摄人心神,一时迷倒了在场的千万少女。
  风流潇洒俏公子,举眉梳妆美娇娘…
  坐在八抬大轿子中的新娘子,更是美若花开,青眉淡扫,朱唇红艳,娇俏的鹅蛋脸带着少女独有的青春,绽放着霞光…
  最美就在待嫁时,虽然头上的盖头遮住了她的娇媚,却挡不住幸福的来临,那一天,孟芯儿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来临了,盼了十几年,等了十几年,她终于嫁给了那年少时,躲在爹爹的房门外,看到的青葱少年,那时的他一袭水蓝色的长袍,手握书卷,朗声阅读,那动听的声音就镌刻在了她灵魂的最深处,再也无法抹去,这祈盼了多久的日子终于来临,这一天,她将是京都里最幸福的女子,都说是因为她嫁给了名满天下的灵风公子虞清扬,其实孟芯儿知道,她只是嫁给了那个自己一见钟情的人。
  白发苍苍不离守,只等一心人,孟芯儿笑的眉眼弯弯,她多么期待,虞清扬就是自己命定的那个人,就是那个白首不相离的真心人。
  温婉的孟芯儿许是比那个高傲的少女郎月萌幸运,终得好归宿,也许是比那个决绝的女子更不幸,因为她要嫁的丈夫,心里想着的却是那个早已经埋入黄土的亲妹子虞梦盈,真是天意弄人啊!
  骑在高头大马上,虞清扬黝黑的眼眸微眯,灼灼的目光却望着远方的一座青冢,望眼欲穿。
  那才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那里埋葬了他的挚爱,也埋葬了他所有的希望。
  早已经习惯心累的时候去那里走走,哪怕是吹着寒风,可是能安安静静的和虞梦盈说一会话,虞清扬就会感觉到很畅快,虽然他知道青冢里的人早已经死去,自己也得不到任何的回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站在那里就感觉虞梦盈还在自己身边,灵魂也就不会空虚,对着远处的朗朗晴空,虞清扬沉声道:“盈儿,不怕,二哥很快再来看你…”马蹄飞扬,衣袂飞舞,锣鼓喧天响,这一日十里花香,京都热闹非常,虞清扬和孟芯儿带着各自的欲望和理想走进了婚姻这一场戏中,也不知道日后谱出的又是如何的篇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