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治朝方略

  一名小太监来到文华殿旁的隔间,请云逍过去。
  云逍出来后,看到跪在殿前的张殷,微微一怔,却并未在意什么。
  一进文华殿,崇祯笑着从御座上起身:“劳烦国师,快快请坐!”
  温体仁等人一阵感慨。
  皇帝对国师如此尊崇,就差尊他为‘相父’了。
  不过国师也当得起这份礼遇。
  阿斗的相父诸葛亮,六出祁山,劳民伤财,结果却是空耗国力,一事无成。
  而大明却是在国师手上,短短几年时间,就走向了中兴。
  并且国师从不擅权,受皇帝这样的尊敬,完全当得起。
  云逍喝了一口茶,问道:“陛下宣召,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朝廷已经出兵朝鲜,不出半年,朝鲜就是大明疆土。如何治理朝鲜,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崇祯道出第一件事。
  朝鲜并入大明疆域,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将来如何统治朝鲜的事情,自然是要尽早纳入议事日程。
  开疆扩土是名留青史的好事。
  可如何治理,却是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
  云逍问道:“陛下与诸位阁老,有什么高见?”
  崇祯道:“朕与阁臣们,有些分歧。”
  其实崇祯与大臣们之间会有什么分歧,云逍再也清楚不过。
  崇祯主张迁移藩王到朝鲜,同时设置州县,派遣官员管理百姓。
  如此一来,不仅减轻了宗藩的压力,也实际控制了整个朝鲜。
  这可是连李世民,都不曾实现的丰功伟绩。
  然而在文官们看来,朝鲜是苦寒之地,大明占了这里,不仅捞不到好处。
  也没有官员愿意到那里去做官。
  主要还是因为一个穷,朝鲜早就被建奴给榨干了,没啥油水可捞了,谁都不愿去。
  因此大臣们主张,不在朝鲜设州县,而是设立宣慰司,由朝鲜人自治。
  另外文官还担心,藩王会在朝鲜做大,朝廷无法制约,从而导致‘靖难之役’重演。
  因此对于移藩的事情,多有反对意见。
  其实说到底,还是崇祯与文官集团所占的位置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没有分歧才怪。
  另外崇祯与阁臣们还有一个分歧。
  如今的朝鲜,已经成了一个烂摊子。
  被建奴压榨数年,如今五大姓又近乎灭族,整个朝鲜从朝廷到地方,全都乱成了一锅粥。
  要是大明直接管理朝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百姓的温饱,这又是一大笔银子。
  崇祯如今可是学精明了。
  他既想要朝鲜的疆土,掠夺资源,又不想负担百姓。
  要是大明百姓,崇祯自然不会心疼。
  可是白白给了朝鲜人,他自然不会乐意。
  按照他的意思,那些嗷嗷待哺的朝鲜百姓,要以自力更生为主。
  而文官们,却是圣母病犯了。
  他们认为,不管朝鲜是否并入大明之后,大明都不能对朝鲜百姓坐视不管。
  因此首先要调集钱粮过去,赈济百姓,安抚人心。
  崇祯看向云逍,“国师以为如何?”
  云逍不假思索地说道:“陛下高瞻远瞩,朝鲜之事,陛下圣裁即可。”
  意思就是说,按照崇祯的想法去搞。
  崇祯龙颜大悦,神情间不无得意之色。
  次辅李标正要开口,云逍冷哼一声,说道:“设置宣慰司,也亏得你们想得出来,简直是昏聩、迂腐!”
  让朝鲜人自治,之前那么多的算计,岂不是白忙乎了?
  其实文官们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从长远来看,却是短视,鼠目寸光。
  朝廷要是不直接管理朝鲜,而是采取以朝治朝的方略,不出二十年,朝鲜就会走上以前缅佃的老路。
  到时候宣慰司成了摆设,大明失去对朝鲜的控制,引发新的边疆祸乱。
  并且他们还是出自农业的角度,去看待利益收获。
  哪里知道朝鲜看似贫瘠,矿藏资源可不少。
  李标被当众训斥,却并未恼怒。
  被国师训斥,不是羞辱,反倒是荣耀。
  他正色说道:“国师之言,我等不得不遵,只是想说服朝中大臣,怕是很难!”
  云逍看到其他阁臣的神情间,也都有不服之色,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声。
  没办法,也只能担起国师的责任,给这帮脑袋不开窍的家伙,上上课,洗洗脑。
  “以前大明对包括缅佃在内的西南地区,设立宣慰司,实行以土治土的策略。”
  “不是朝廷不想直接管辖,而是因为西南贫瘠,统治成本过高,因此采用这种最简单、最方便的统治方式。”
  “这种统治结构,叫做二元统治结构!”
  云逍说到这里,想到了古罗马帝国。
  其实大明初期建立的宣慰司,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还不如古罗马帝国那样深入。
  人家罗马帝国,好歹还派一个总督,把税收承包给地方势力。
  而大明的宣慰司,仅仅只是维持表面上的臣服而已。
  崇祯和阁臣们知道国师又要拿干货了,这可是圣贤书上看不到的,不,国师说的就是圣贤之言。
  于是都振作精神,竖起耳朵聆听。
  “二元统治,对于征服地区的改造,只限于上层,而对于底层,则是原封不动地保留他们的语言、制度、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
  “而大明以前对西南实行的统治,对土著上层都不曾同化,仅仅只是拥有名义上的册封权,更是浮于浅表,纯粹是要面子,而不要里子。”
  “以缅佃为例,大明强的时候,朝廷还能维持表面的统治,一旦国家衰弱,中原有变,这些边疆民族就会发生叛乱,甚至危及中央朝廷。”
  云逍打住话头,慢悠悠地品着茶水,留给君臣思考的时间。
  等他们吃透了,这才接着说道:
  “泰西之地,曾经有一个强大无比的帝国,名为罗马,其强盛时期,国土面积毫不逊色于汉唐,正是因为推行的是二元统治。”
  “这种二元统治的好处,就是极大的降低管理成本,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帝国的疆域,掠夺大量的经济财富。”
  说到这里,云逍摇了摇头。
  罗马帝国四处掠夺,养肥帝国的贵族。
  甚至平民也因此获得巨大的好处,享受着让后世民众都为之羡慕的福利待遇。
  可大明倒好,不光没能从藩属国捞好处,为了维护边疆稳定,反而要倒贴。
  就这还养出了一个个白眼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