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黑山眭固请战
“主公,除却各县布防,我军可调之兵不过两万,与曹军敌我悬殊过大。
不若......趁尚未结下死仇,主公亲自修书一封,遣使求和。”
董昭劝张杨降曹,却听一人怒斥。
“哼!好你个董公仁,莫非早就起了投曹孟德的心思,想学你那弟弟一般,为虎作伥?”
董昭,字公仁。
骂他的,是张杨部将杨丑。
杨丑并非无的放矢,历史上,董昭确实一直很欣赏曹老板。
董昭的弟弟董访在张邈军中。
而今,张邈已彻底归顺曹操,那董访,也就成了曹操的部下。
杨丑此言,无异于说董昭想卖主求荣。
但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
别看杨丑对董昭大放厥词,看似义正言辞。
实则,内心投降的想法,比董昭还急切。
董昭兴许,还是真心替张杨在打算。
自家主公,名义上是朝廷封的上党郡太守,实则只能寄居河内,在夹缝中生存。
位于并州的上党、河内两郡,地理位置太重要。
几乎被袁绍、李傕郭汜、张济、曹操包围。
接壤的诸侯太多。
谁都能打一下,谁都能来打一下。
何况,太行山脉的诸山谷之中,还活跃着大股的黄巾余孽,黑山军。
又有同为黄巾余孽的白波军,藏身于西河白波谷中,时不时出来打秋风。
蚊子虽小,叮起来很恼火。
更兼主公这人能力虽有,但实力不足,且对部下掌控力不咋滴。
哪能跟如日中天的曹兖州相提并论?
既然守不住,不如趁着行情好,卖个高价,谋个好退路。
以曹操如今的名声,并不会跟主公计较,相反,只会如张邈那般优待,笼络人心。
只可惜,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杨丑堵死。
杨丑是武将,文武有别,却偏偏喜欢在主公面前,跟自己争宠。
董昭毕竟上了年纪,又自恃身份,不愿与一武夫争辩,遂闭口不言。
匹夫不足与论道!
又是杨丑与董昭!这两人一文一武,都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张杨有些尴尬。
安抚也不是,不安抚,也不是。
见文官都闭了嘴,张杨将希望寄托在武将身上。
“诸位将军,可有破敌之策?”
居武将之首的杨丑讷讷不语,说不出什么好对策来。
自家人知自家事。
怀县的两万兵力,还是从各县的守备军抽调而来。
这些守备军,许多从未上过战场。
兵未见血,何以言勇?
何况,今年饥荒,粮食短收,河内的士卒们,粮饷一削再减。
肚子都填不饱,哪还有力气操练?
就他们那面黄肌瘦的样子,看着比难民也好不了多少。
对比之下,曹军将士一个个面色红润,身强体壮。
如果曹玉在此,定要嘲笑几句:
哥们,真要真刀真枪干起来,你们十个守备军,也干不过俺们一个‘义勇军’士卒。
别打了,投降吧!降了带你们种土豆。
见无人出声,黑山军出身的眭固,再也忍耐不住,抱拳出列道:“主公,固愿领兵,前往拒敌。”
他对曹操,并无惧,唯有恨。
也可以说,他跟曹老板的恩怨纠葛,比张杨可多多了。
想当年,于毒与他,以及杨凤、李大目、白绕等,结为异姓兄弟,起兵于山谷之间,名黑山军。
方圆百里,曾经的黄巾好汉,纷纷来投,那是何等意气风发。
结果,曹操趁着于毒攻打东武阳,引兵偷袭他们的黑山军本营,双方多有激战,无数弟兄惨死。
后曹操又与袁绍联手,将于毒逼至鹿场山,命丧苍岩谷。
如今,兄弟皆亡故,独留复仇人。
曹操,你若来,我便战!
眭固身挺如松,浑身散发出浓烈战意。
“幸我有白兔!”张杨见眭固请战,不安的心,终于放下几分,“既如此,我便拨你五千精兵,即日前往朝歌!”
“末将领命。”眭固领命而去。
杨丑看了眼眭固的背影,暗含算计。
张杨心悸之余,又有些欣慰。
并非人人怯战!
那他就先扛上一扛,扛得住,曹操兴许就直接往司隶去了。
扛不住,再降,也不留笑话。
是的,不战而降,谓之懦夫。
数日后,朝歌。
曹军兵至。
......................................................
自殷商时期,朝歌便修筑起三道城墙,形成重重关隘。
及至今日,城墙依旧巍峨不倒。
第一道关隘,便是淇水关,西依太行、东临淇水,位于朝歌城北20里。
作为朝歌城门户,淇水关高大坚固,且据淇河之险,扼通衢之便,若有大将镇守,可谓固若金汤。
如果能攻下淇水关,则第二道、第三道城墙,亦可得破。
毕竟,过了淇水,再无天险可依。
眭固领五千精兵抵达朝歌时,曹军主力已至淇水。
因朝歌守军早将淇水上的浮桥毁去,曹操下令,让大军暂时于东边的河畔安营下寨。
先锋加中军主力,足有五万人,营寨绵延数里。
后军还在陆陆续续将攻城器械等物资运来。
淇水西畔。
有数十骑立于河边山顶,俯瞰曹营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