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 失道

  “再来说说说——少愆你口中的出世与入世可能是四书五经杂论这些,读的多了
  对于道家讲的「出世」,我理解的,是让我们的心,不被外物束缚,并保持清明;
  至于那「入世」——所谓‘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
  额……庄子的这句话,可能并不是很雅,但是他想说的观点,却很明确直白啊那便是——道不在虚空里而在具体的生活中
  所以少愆你理解的,倒是也没有错啊”
  顺手将某人面前的那杯空茶盏,给续满了茶汤
  就知道眼前之人,除了钻了牛角尖外,怕是还可怜巴巴的——给委屈上了
  “衣紫!你真的不考虑——去考取功名么?!身为女子,有些委屈你了”
  狠狠的抽噎了几声
  拿起衣袖猛擦眼泪的崔少愆,就是知道,这全世界里,也就衣紫最懂她了
  “有甚好委屈的?!活得久了,便全部都知晓了呗
  至于科举这个机会,我想不想要去争取,全在于我自己啊!但凡有心,我又不是不能男扮女装”
  语气揶揄的,说着她最想要说出来的真话
  随手就撩拨起了眼前古琴的祝衣紫,有一种遁世离俗又超然物外的清冷感
  “衣紫!你怎得也这般了?!明明生于乾德二年的我,还要年长你一岁余你怎得就活的久了啊?!即便是安慰我,也不要这般拿自己开玩笑嘛!”
  有些哭笑不得的歪了歪脑袋
  并没有看清妹妹眸中,那快速而逝的复杂情绪的崔少愆,内心暖暖的
  “真正的修行,从来不是非此即彼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对于我来说,便是做事时全力以赴,做完后,便不再执着于结果
  既不逃避责任,也不会被成败所困住就像水,既能融入于江河(入世),也能积聚成云(出世),但它始终是水,从未脱离自身”
  很是平静的,弹奏完了那首——被她记了很久的“天子泣”曲谱
  隔着还在颤动着的琴弦,祝衣紫就那样眉眼弯弯的,伸手轻抚上了崔少愆的手背
  “衣紫……我总觉得这次回来后,你好似变得——有些不一样了但要说哪里不一样,好似除了面庞有些长开外,倒也没有其他甚的大变化才是
  哦!对了!却是同那枚德化白瓷的石像,长得越来越像了”
  左手猛地打了一个响指好似发现了新大陆的崔少愆,眸中顿时,便熠熠生辉了起来
  “是吗……”
  浅浅的勾起一抹微笑
  回忆着被封印起来的过往记忆,悉数都回归到了脑海里的祝衣紫,眼眸漆黑一片到仿若一汪深谭,弥漫着无尽的——深邃与神秘
  “衣紫,这一次的我,好似真的被醍醐灌顶了
  我口中所谓的修行,大抵还是脱离了对人的——基本理解吧故尔最后,才会变成空中楼阁,甚至走向偏执”
  估摸着师父的教诲,以及布施大师同她的赌约,应就是这般的意思后
  觉着她自己的成长,到底还是有些过于迟了的崔少愆,在难受了很久之后,也终于的看开了
  所以,当初她的道心,之所以会修偏大抵是把工具——当成了目的吧
  明明「道」,是为了让她更好的走路,而去让她主动的认识世界偏偏捧着地图不走路的她,自以为得了捷径的,认为到达了终点……
  “所以——表现得冷漠疏离,并不是得道的样子~~~右使!”
  眸中波澜不惊的,示意着祝九宫赶紧离开隔扇门附近,祝衣紫兴趣缺缺的,还顺道斜睨了一眼——不死心的祝青泉
  “是啊!这种偷懒的心理,要不得!不介入,是在逃避责任,而清高,恰似在掩盖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恐惧
  毕竟,事不关己~可比分寸拿捏——容易,冷漠~可比带着善意坚持边界——轻松!!!”
  意有所指,又一语双关的,蛐蛐着某些人
  崔少愆的眼中,只有对自家妹妹的肯定,而没有对其身份的,哪怕一丁点儿的怀疑
  “就像此刻的我~~~待在这里——便是顺其自然”
  觉着顺其自然的躺平,养养伤也挺好的崔少愆,稍微有点子力气了,便全部都用在了——与人的“口舌相争”上
  “嗯!说的没错!”
  噗嗤一声的笑了出来
  觉着少愆这句话,无疑取悦了她的祝衣紫,心情很是满足
  就是不知道她那“纯稚”的好兄长,到底知不知晓自然的真谛
  毕竟——种子破士的挣扎,叫自然,四季的轮回,也叫做自然!至于什么都不做的自然,她很是喜欢便是了
  “衣紫,所以之前我的「不介入」,应是「同在」才对吧?!不妄为与事不关己的差别,就在「心」之一字上
  而我对道的误解,就是把天地的规律和人的本性,给割裂开了吧实则,却是对人性的放逐?!”
  眼眸晶亮的盯着面前每一次,都能带给她惊喜的妹妹,崔少愆真的觉着认识衣紫,是她来到这里,最大的幸运
  “所以啊,道家的——道在蝼蚁,儒家的——道在伦常,本义上都是在说:
  智慧,不在脱离生活的空谈里,而在——待人接物的分寸里
  所以……崔少愆!你真的很小心眼!”
  好笑的看着隔空对峙的那几人
  祝衣紫眉眼弯弯的笑意,却在想到两个月之后,巫族即将重开的祭祀后,而逐渐的收敛了下去
  是啊……
  说到底,道从来,都不是让人变成屹立不倒的山,而是让人,像山脚下的树一般——扎根在大地上
  可以随风摇曳、可以承接阳光雨露、也可以为路过的人,提供一片荫凉
  如果学道后,连人味儿都丢了,那不是得道,而是把道,变成了逃避现实的壳子
  真正的“道”,应该是让人,在认清规律之后,更懂得如何好好做人,有边界,也有担当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沧桑,而——不冷漠
  偏偏,迷失了“本心”的她,做的,却是失道之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