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月英薛礼

  哎呀!失策了。
  既然已经如此,那就好好牵着吧!
  反正慧真的手,如温玉一般细腻,抓在手里,还能驱散秋日的燥热呢!
  “可另一个女人是怎么回事?”
  面对李代的疑问,高慧真小嘴一噘。
  “你问她自己。”
  行了,小爷一看你的表情,就不用问了。
  不是情敌就是竞争对手。
  李代仔细看了看那女子。
  还别说,无论身材长相,都和高慧真有的一拼。
  人还是有点多啊!
  李代觉得有必要淘汰几个。
  “你们继续扎马步,本王有几个问题,问你们。”
  李代走到排在第一位的人面前。
  “杀一人可活九十九,你怎么选择?”
  那人答道:“杀一人。”
  李代没说对与错,继续问道:
  “杀四十九活五十一,你怎么选择?”
  那人犹豫了,不知该怎么回答。
  李代继续问到:
  “杀九十九活一人,而那个人,是本王,你又如何选择?”
  那人双腿一晃,差点摔倒。
  李代笑着说道:“你很不错,只是我们无缘。”
  接着又问第二个人,第三个人。
  回答皆不让李代满意。
  李代把他们都打发走了。
  只有那女子和最后一男子,在第二个问题上的答案还算中肯。
  能多活一人算一人。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两人出现了分歧。
  男的说,‘誓死保卫王爷。’
  女的说,‘带了王爷逃走,那九十九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李代笑了,这俩人都不错。
  人很实在,也很忠诚,更有勇往直前的韧劲。
  一炷香的时间快到了。
  李代问出了他最后一个问题。
  “你们之前,有谁听说过本王?”
  李代见唯一低头的居然是他,大感意外。
  “你叫什么?又从何人口中听说过本王?”
  “小的并州人氏,姓薛名礼。英国公李绩,曾任并州大都督,与我薛家有旧。”
  英国公李绩?既然是李绩说的,那没问题了。
  李绩这个人心眼虽多,但害人的心眼不多。
  这点信任,李代还是有的。
  等等,刚才这人说他叫薛礼?
  难道是狠人薛仁贵!
  薛仁贵不是贞观末年,才从军的吗?
  现在才贞观元年啊!
  怎么提前了?
  “你今年?”
  “小的今年十四岁。”
  十四就能发育成这样?
  这长的也太着急了吧!
  李代上下打量了一番薛仁贵。
  虽然面孔还有些稚嫩,但一米七多的身高,加上他魁梧的身材,还真看不出他只有十四岁。
  “你们呢?都叫什么?多大了?”
  李代转向那三个女子问道。
  “冯嫒,冯魅,十五岁。”
  “小女子梅月英,芳龄十六。”
  梅月英?没印象。
  “行了,赶紧回去收拾东西,本王在这里等你们。”
  招贤馆管事的脸都绿了。
  一下子少了十个,这可怎么上报啊!
  要知道,能留在招贤馆的人,要么有大本事,要么潜力无限。
  招贤馆不招庸才。
  一下子少了十人,也难怪管事的愁苦。
  路上,高慧真走在冯氏姐们中间,三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薛礼和梅月英,不紧不慢的跟随。
  李恪选的六个人跟在后面,一行人浩浩荡荡,倒也热闹。
  李恪几度想要张嘴询问,却怎么也开不了口。犹豫间,皇城到了。
  送别了李恪,李代本想进宫问问李世民。
  转念一想,算了。
  等下回李恪找来的时候,再让他知难而退吧!
  薛礼四人第一次进王府,觉得什么都新鲜。
  可又不敢大张旗鼓的看,偷偷摸摸的样子,甚是可爱。
  李代笑着说:
  “想看就好好看,仔细的看。不要放过一草一木。”
  “本王的安全还要仰仗你们,你们不熟悉王府,还怎么保护本王!”
  “慧真,你帮着安顿一下,再带她们好好转转。薛礼嘛,让他先跟着赵德仁。”
  忙了一上午,李代着实有点累了。
  坐在胡椅上,听大总管张秀云汇报情况。
  “王爷,小瓷瓶订了五千个,每个三文。一共耗费十五两银子。”
  李代‘嗯’了一声便没了反应。
  张秀云接着说道:
  “王爷,您不觉得贵了点吗?”
  “贵吗?”
  李代没有时间逛市场,有什么事情,只能听下人说。
  他还真不知道,哪里贵了。
  “王爷,两文钱就可以买个大瓷盘啦,三文买一个小瓷瓶,还不贵吗?”
  这么一说,是有点贵。
  “他家手艺怎么样?”
  “长安附近算是最好的。”
  这样的话,三文好像也能接受。
  李代想了想说道:
  “你下次这样跟他们说,釉面、造型、图案,一定要最好的,钱不是问题。”
  秀云理解不了王爷的脑子,不是正说钱花多了吗?
  怎么还要多花钱呐?
  她哪里知道,这点钱在李代眼里,不过是洒洒水,有什么好计较的。
  再说手艺人赚点钱,也不容易。
  何况还是手艺高的匠人呢!
  多付点钱,也是应该的。
  秀云去忙了,李代在胡椅上闭目养神,怀儿与珠儿在一旁小心的伺候着。
  李代忽然从胡椅上站了起来,拍着脑袋喃喃自语道:
  “我真是个猪啊!怎么把这么重要的环节,忘掉了。”
  二女不明白王爷又发什么疯,呆呆的守在一旁,也不敢问。
  “怀儿,记!”
  怀儿赶紧取出四宝,提笔等候。
  “瓷瓶图案以香型定花形,各不相同。”
  “找书法大家,书写不同的‘福’字,以凸版样式,刻于瓷瓶背面正中间。”
  “今后,凡我王府出品,皆印刻‘福’字在其上,此为定律。”
  “怀儿,你转告大总管,一定要把此事做好,钱不是问题。”
  “至于这一次的瓷瓶,就这样吧!”
  李代觉得自己很蠢,居然把品牌效应给忘掉了,实在不应该。
  李代仔细思索,是否还有别的遗漏。
  忽然又一拍脑袋。
  “我果然是只猪。”
  怀儿珠儿,实在不知道该说王爷什么好。
  这才一会的功夫,王爷变身两回。
  李代觉得自己变得笨了。
  品牌效应能记起,怎么偏偏把名人效应,忽略了呢?
  书法大家,字是写的好,可名气只在文人世子间传播。
  比书法大家名气大的,大有人在啊!
  李世民的名气大不大?
  还有谁比他大?
  皇后的名气大不大?皇妃的名气大不大?
  长孙无忌、程咬金、李绩.....那一大堆国公,名气大不大?
  随便提溜几个,名人效应不就有了吗?
  可找谁写却是个问题。
  要不在王府设宴,哄骗他们写?
  李代觉得这个想法实在是太烂。
  没人是傻子,事后等人家明白过来,指不定怎么戳你脊梁骨呢!
  小人之心不可有啊!
  暗的不行,不如就明着来。
  跟李世民明说。
  不过就是求个‘福’字,又不是什么大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顺便问问李世民,李恪的事情,该怎么安排。
  主意拿定,李代看天色还早,估计这会儿正午朝呢!等会进宫也不迟。
  傍晚的余晖,撒向人间片片金黄,与秋天的树叶一色。
  李世民身着便服,与长孙皇后在花园里散步。
  朝廷的琐事,被长孙皇后的温柔化解。
  也只有在长孙皇后这里,李世民才可以享受安宁与恬静。
  秋天里的蚊子,几乎看不见了,可惜苍蝇不分季节与时候。
  李世民难得放松一下,苍蝇李代非要进宫打扰。
  “你不在你王府,照看你的鲜花,跑来见朕作甚?”
  李世民话里话外,透着对李代的不满。
  李代有些懵圈。
  咋话还没说两句呢,就生气了。
  打扰你吃奶了,还是打扰你造小人了?
  咋跟吃了枪药似的。
  你想见我就召见,我想见你就给脸色?
  不行,这可不能惯着。
  否则,挥来喝去的日子,今后会没完没了。
  “父皇,今日儿臣的下人,跟儿臣说,长安的盐价还在涨,儿臣有些不明白,特来向父皇请教。”
  李代说的是请教盐价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提醒李世民。
  对我好点,我可是大唐盐业的大功臣。
  想不想要类似的好处,李世民你看着办。
  李世民的脑子,也不是时常在线。
  就算明白李代的意思,李世民也不打算明白。
  装糊涂还不是小意思。
  当下,顺着李代的话道:
  “精盐,已经提炼出不少,只是还没售卖。”
  “关于这次盐荒,朕现在查到一点线索,但还不清楚他们这么做的目的。”
  “所以,你明白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