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除夕夜

  宝嫣飞快地扫过那写满了珍稀贵物的礼单,果真在最后的落款看到了“薛冉”的名字。
  “你快看看,他刚立了大功,就想着你呢......”梅太妃摆手,命身后的嬷嬷上前去捧着礼单给宝嫣看。
  “立了大功?”宝嫣微怔,不是大雪封了清河......
  “殿下还不知道啊!薛相手段了的得,暗中助西陵一亲王谋了王位,新的西陵王愿意与我大梁交好,”一侧的嬷嬷笑着解释道。
  梅太妃点头道:“我就说你父皇看错了,薛冉这孩子好得很,不费一兵一卒,就让西陵人主动求和了,立了大功后,立刻让人送了这么多的礼物来禹州,对了,还有信,他信中说,班师回朝的那日,会请旨给你俩赐婚。”
  “赐婚?”宝嫣惊了一下,只觉得一股心头直冲南门,星眸冷冷看向自家母妃。
  梅太妃点头,一脸轻笑:“对,赐婚,薛冉回京后,就会向你皇叔请旨,给你俩赐婚......”
  “皇叔?”宝嫣听到这两个字,气得几乎就要炸了,她抿着唇边,冷笑了一声,“母妃不会真的以为三年前父皇的死,和齐王没有一点关系吧?”
  梅太妃听她提起这事,整张脸冷了下来,对上宝嫣那双简直要将她吃了的眼神,心头微恼:“是又如何,我们得向前看,眼下齐王已经称帝,我们只能服从。”
  宝嫣别开脸,不去看自家母妃的神色,幽幽道:“我就算是死,也不会嫁薛冉的。”
  话罢,她转身就想走,却被母妃握住了手腕。
  “宝儿,母妃怎么可能会害你,你和钰儿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这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们谁不好,母妃都难受。”
  “这些日子,你跟着那莽夫在外面颠沛流离的,母妃心里也难受,可薛冉不一样,你和他知根知底,他一向对你有求必应,你和他在一起,不会吃苦的,至于那崔兰曦,不要紧,崔敬虽死了,但齐王尚在壮年......”
  【只要你牢牢攀住薛冉......】
  “母妃!”宝嫣甩开了她的手,脚后跟往后退了一步,“不可能,我绝不可能和薛冉的,况且,我已经......”
  “母妃知道,你失贞了,”梅太妃跌坐在贵妃椅上,半低着首,指尖掐着紧缩的眉心,嗓音沉了下来。
  宝嫣一口气堵在心口,脸上一阵白一阵红,索性承认了:“是,母妃既知道了,就该趁早歇了这个心思。”
  “奴婢看无妨,殿下跟着那莽夫大半年,薛冉能不知道吗?他既不介意,殿下自然也不用顾及这个。”一侧沉默的嬷嬷开口道。
  梅太妃闻言,双眸顿时一亮,沉凝的面容尚又绽放了光彩:“对,你所言有理,薛冉压根就不介意......”
  “母妃!”宝嫣感觉满腔的怒火烧得她简直就要爆了,她怒目瞪着自家母妃,“我还是你的女儿吗?你不过问一句我那段日子是怎么过的,我认了,可是......你如何能轻描淡写的说出这样的话......”
  宝嫣将心底的话都吼了出来,气得眼睛都红了,转身就往外跑,耳边却听到一声含幽带怨的声音。
  “可是我和钰儿得活下去......”
  宝嫣一路出了主院,才感觉那股压在她心头的无力感散去了些,她咬着贝齿,急促地喘着气。
  直到这一口缓了上来,她才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往外走。
  一侧的屋檐上,冷策皱着眉头,从怀里取出了一块玉牌,取出匕首,又在上面加了一笔。
  好家伙,快要记满了。
  是不是记得太多了。
  可是将军的口信分明是,只要小公主不高兴了,都得记录上。
  那今日这一出,怎么也得再加上两笔。
  这老妖婆,真是讨厌!
  冷策收起玉牌,看了一眼另一边如游魂般出了院子的小公主,又叹了口气。
  将军的第二个任务实在太难了。
  如何哄好小公主啊?
  头疼!
  又不能直接将这主院里的老妖婆杀了!
  冷策跟着宝嫣回了院子,却只敢悄悄盯着,不敢上前。
  见自家殿下回来了,青叶急急忙忙出门来:“殿下,薛冉......”
  “西陵人主动求和了,”宝嫣沉声回道,“薛冉就要回京了,我们的计划得提前了。”
  青叶心头微惊,点了下头,就见院子内进来了一队人。
  为首的将领拱手行了一礼道:“见过殿下,从今日起,我等负责殿下院内外的守卫。”
  宝嫣眼眸彻底冷了下来。
  忽然感觉回到了三年那个夜晚。
  亦如此刻一样,母妃求她去北辽和亲,而母妃却连夜带着钰儿逃离京都。
  那夜守在她院子外的侍卫比眼前的人还多一倍。
  冷策已经拔出了长剑,对峙着。
  “冷策,随他们去。”宝嫣眼底满是冷意,转头回了房。
  之后连着五日,都有一封信递进来。
  “又是薛冉的信,今日的信上,记录了他在株洲遇见的一些趣事......”青叶声音微沉。
  宝嫣单手撑在脸颊旁,对青叶的话充耳不闻,反而开口问道:“他是不是真的生气了?”
  青叶愣了下,之前她还能答上一句,不可能,裴寂那样的人,怎么可能会生殿下的气。
  况且,殿下离开时留的那封信,足以说明了一切。
  他哪里来的气!
  可是这一连一个多月,漠北那边主动送过来的消息一点都没有。
  关于漠北的一切,都是她们的眼线递回来的。
  “就连一个口信都没有。”宝嫣嘀咕了一声,看着屋檐下挂着的大红灯笼,心头闷闷的。
  前三年的除夕夜,她从宫宴上离开后,都是将自己一个人关在房内度过的。
  没想到今年的除夕夜,明明身边有骨血相连的亲人,可心底的悲凉却不减反增。
  罢了,再过几日,她就会离开了,这份淡薄的亲缘,此生就了了吧。
  “殿下,奴婢包好了饺子,您是在房内用吗?”青叶小声问了一句。
  这时,院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嬉笑声。
  “姐姐,钰儿来找你了。”
  崔钰飞奔似的朝着宝嫣跑来,在宝嫣的跟前站稳后,仰着一张红彤彤的脸庞,对着宝嫣笑:“姐姐,母妃答应了,让你陪我去看游龙和花灯。”
  宝嫣微怔,挑眉看向追着崔钰气喘吁吁的嬷嬷。
  嬷嬷点头道:“王爷从早上磨到了晚上,娘娘这才同意了。”
  带上惟帽在热闹的街道上行走,身后跟着的人都隐在了人群中。
  崔钰带着面具,骑在贴身随从的肩膀上,仗着没人认识他,咯吱咯吱地笑个不停。
  宝嫣莫名跟着笑了起来。
  沿街挂满了灯笼。
  过去这一年大梁经历了太多。
  眼下西陵人求和,西南以定,今夜的游灯,似乎异常的热闹。
  宝嫣笑着抬头,眼尾余光却突然扫见了一道熟悉的高大身影,可等她定睛看清楚,却发现不见了。
  从朱雀街到城隍庙,一路上,她甚至瞧见了好几次。
  可青叶却说没发现。
  宝嫣沉沉呼出一口气,心道,大概率是自己眼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