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回京

  </p>
  算了,还想这些做什么,他难道还有机会再与她并肩吗,痴心妄想什么。</p>
  李炤苦笑,果然人到什么地方,便会随之改变,在康川的自己,从未有过这般的愁绪,可到京中之后,才识得什么叫愁滋味。</p>
  看来赵希说得有几分道理,自己脑子是有些坏了,整天浮现酸诗怨词,像什么话。</p>
  “那小娘子又发病,咱们还走不走。”有同袍走进来,一脸的烦躁和担忧,“这都第三回了,带着她们,什么年月才能到京城。”</p>
  李炤回过神,“我领着她们去寻医,你们先走,一会儿我就赶上来。”他顿了顿,“病弱体虚也不是她愿意的,之前又遭受那么大的变故,何必和她计较。”</p>
  “怎么突然发起善心啦,”同袍讪笑,“之前不还急着赶人么?”</p>
  李炤只是笑笑,“瞧她怪可怜的。”</p>
  同袍耸肩,“行,那你记得天黑之前赶上队伍,日落不进城可就麻烦了。”</p>
  去见那女子,果然是发病,额上脸上布满冷汗,神志不清的呢喃着,似乎在呼唤死去的亲人,老妪在一旁擦泪。</p>
  “小将军,多谢您来看望我家娘子。”老妪颤声,感激的看着李炤。</p>
  李炤摆摆手,“你们有马车吧,将她弄上去,我送你们去医馆看病,是速战速决,天黑之前咱们要赶上队伍。”</p>
  他并不多与老妪说话,只是拎起那昏迷中女子的衣领,将她放上马车,自己坐在前方驾车,吹一吹口哨,令带来的坐骑随行。</p>
  这般干脆利落找到医馆,一副药下去,果然那女子的面色好不少,渐渐将眼睛睁开,声音里带着将醒独有的牵连,柔弱惹人怜惜,“多谢恩人,又救我一次。”</p>
  李炤发愣,定定的看着那女子,但眼神却并未落在她身上,仿佛是透过她在看哪位故人,直到那女子面色微红,轻轻用手挡住脸,老妪在一旁轻咳,他才恍然回神,连忙将头转过去,“抱歉。”</p>
  那女子轻声呐呐,“恩人无需如此……”</p>
  李炤借口询问医者病症,快步走出去,站在医馆前廊,任凭冷风吹散心中的杂念。</p>
  他总是……总是会想起来当初的点点滴滴,可那些对旁人来说,或许不过是寻常,只有他还困在那里,不得挣扎。</p>
  又或者,他是心甘情愿的沉溺。</p>
  那么稀少可怜的过往,他余生便只能反复的咀嚼回想。</p>
  可是临近京城,他却突然的畏惧不前,只怕到时候瞧见她身边有新人在侧,眼里再分不出半点空暇给他。</p>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宫宴那日他特意换一身赤红圆领袍,紫金冠金蹀躞,出门赴宴之前,对镜犹豫半晌,最终带上绿松石耳坠。</p>
  原本他来京城之后,身边伯父等亲长嘱咐,这等颇有异域地方的饰物在京城并不很受欢迎,如今他是李周宗室,严肃庄重的宴席之上,最好还是少别出心裁。</p>
  他戴耳坠本也只是习惯为之,不是自己有多么的喜爱,听长辈那么一说,便也取下来收好,努力向着京城郎君的样本靠近。</p>
  要按照他原来的性子,自是不管他人议论,只要自己问心无愧,自由自在,可那时听身边侍从穿云的话,京中的娘子们总归喜欢文雅规矩的郎君,所以他留了心,在衣冠上便着意收敛。</p>
  这回将许久不戴的耳坠重新拿出来,那连接的绿松石被打磨的锃亮,莹莹如同家乡的湖水。</p>
  李炤忽然有些怀念康川。</p>
  但如今的他有什么颜面回去,更别提重又戴上家乡信物,并不是为着悠长的思乡,而是自己不可言说的隐秘私心。</p>
  他耳根染红,听得外头侍从的催促,定一定心神,大步跨出去。</p>
  一路上他想了许多,重逢之时会是怎样的场景,该如何的说话,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对着马车车壁喃喃,将穿云吓得不轻。</p>
  这一切在瞧见那人的瞬间,全被抛到九霄云外,任凭他如何搜肠刮肚,也张口结舌,仿佛将嘴丢到不知何处地界,寻不回来。</p>
  房妧的气色相较他去北疆之前,好上许多,原先因为生病而终日苍白的肌肤,虽然还是白皙,但已经莹莹有光,如同羊脂白玉。</p>
  乌黑的发丝高高的挽起,戴着一整套的玉色头面,步摇钗环玲珑,却并不显得繁杂,反而因为那如画出尘的眉眼,更添清雅。</p>
  碧青的罗裙外罩着同浅绿的丝绸,风拂过,仿若轻云出岫来。</p>
  她含着那浅淡的微笑,虚虚扶着崔皇后,面对前来问安的命妇娘子,进退得宜,丝毫不错。</p>
  那温柔和煦的目光,落在每个人的身上,似乎都是相同的,好像无论对方做什么,都临山不乱,宽容以待。</p>
  对他,也是如此吗,并无不同。</p>
  有命妇带着自家的儿女小辈前去,不知说笑什么,几位长辈便都笑起来,打趣的目光在那郎君与她之间绕圈。</p>
  那郎君面红耳赤,带着倾慕的眼紧紧跟着她,她抿着唇,微微垂首,仿若夏暮青莲,秋日芙蓉,婉约而有着小娘子的羞怯。</p>
  李炤放在身侧的双手,不自觉的收紧。</p>
  直到穿云在身后扯一扯他的衣袖,他犹自蹙眉,“什么?”</p>
  穿云一见自家郎君的模样,便知他是因为那边的房大娘子,但这可是宫宴之上,他总不能让自家郎君失态,便小声的附在他的耳边,“郎君,陛下将要驾临,今儿您可是有大造化的,赶紧回坐席之中罢。”</p>
  李炤点点头,却是脚下生根,放在身侧的双拳蓦然发紧,迸出几条青筋。</p>
  穿云急慌慌顺着他的视线望去,果然看见房大娘子身边聚集起几位老熟人。</p>
  这等盛会,魏王孙李熙与崔氏杨氏的郎君,自然是不能缺席的,此刻李熙与崔润,一左一右站在房妧的身前,好似要将她全部的心神占据。</p>
  妙年郎君娘子,俱都貌美出众,站在一起,就如同一副出尘绝艳的画卷,使人不自觉的为之吸引,连谈笑的声音都低下去,恐惊天上人。</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