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赐婚
</p>
“郎君,这里可不是争风吃醋的地界啊。”穿云急得额上直冒汗,恨不能直接上手将自家郎君给带走。</p>
自家郎君的心情,他也是能够理解的,谁瞧见自己的心上人被旁人围着能够开心呢,但这里委实不是自家郎君可以抒发愁绪之地。</p>
那两位一个外戚世族,一个龙子皇孙,论资排辈自家郎君拍马不及,在这里表露出不满,只能惹祸上身。</p>
李炤被穿云拉着,神思渐渐回笼,他跟着穿云回到席间,一颗心却仍旧牵挂在远处。</p>
原来他也不是自己所以为的什么好人,在那样一瞬,他心中浮起谗妄的恶念,连他自己都被吓一跳。</p>
“陛下一会儿过来,你可要仔细点,别忘记我之前说的。”李清平悄声对着李炤叮嘱。</p>
他不放心的拿手在儿子眼前晃晃,“发什么愣,听到我的话了吗。”</p>
李炤冷下脸,“聒噪。”</p>
这次宫宴的主旨是为立功的定北军将士接风洗尘,且先前宁郡王府便得到风声,康元帝龙颜大悦,有意为年轻的将士们增添一份荣耀,打算在宫宴之上亲自赏赐,到时候若有什么顺水人情,也是泰半能够达成心愿的。</p>
宁郡王的意思,李炤可用这次的良机给早逝的生母讨个诰命,不仅是佳话,也对名声大有增益。</p>
然而李清平却另有想法,执意要让他在宫宴之上请求赐婚。如今北安侯府的婚事作罢,能够得到康元帝的亲自指婚,对李清平一干人而言,也是上算。</p>
于李炤来说,他什么都不想求,因为所愿求不得,所以不如皆不求。</p>
这回李清平又在他心烦意乱的时候旧事重提,李炤自然是没什么好声气。</p>
他从北疆回来,与生父的关系也并未有所好转,只在回京头一天,在拜见宁郡王的时候,顺便给他问了声好,此外李清平多次想要同他私下谈谈,都被他推拒。</p>
“你还在为我拆散你与房家女的事情生气,”李清平觑着他的脸色,无奈的叹气,“我也不是非要棒打鸳鸯,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p>
李炤面上的冷笑未褪,“是吗,那说来听听?你总说我已长大成人,该懂是非曲折,承起家族重担,那这种前尘往事,不也该让我知道吗?”</p>
“是怕你接受不了,你从小不在我们身边,一向心思简单。”李清平话语委婉,不欲在宴席上同李炤争执。</p>
真相迟早是要告诉他的,此次回京就是绝好的时机,但并不是该在这次宫宴之上。</p>
李炤咽下冲到嘴边的质问,他也不愿意在她的面前出丑丢脸,这种不光彩的父子纷争,暂时留在之后再争辩。</p>
可李清平见他不言语,竟然觉得是劝解的好时候,语重心长地拍着他的肩膀,“你还小,因为些情之所起而郁郁,待到你见识过真正的风浪,便晓得这些是最不要紧的东西,历尽千帆之后,只会付诸一笑。”</p>
李炤眼中火起,“要论起断情绝爱,的确谁也比不上你。”</p>
李清平被堵住这一句,面色也有些讪讪,不好再开口,还是宁郡王世子在一旁打圆场,才将一次争锋暂且消弭。</p>
康元帝驾临之后,宴席的气氛抵达新峰,歌舞升平,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之间,帝王摩挲着酒盏,似是微醺,兴致颇佳的朝着李炤这边的酒席笑:</p>
“此次战役,咱们大周得胜,自然是诸将齐心之功,朕更听说,有许多少年英杰,骁武机敏,勇猛果敢,万夫莫当,闻听如此,朕心甚慰啊。”</p>
自然有知情识趣的朝臣站起身来,大肆的称赞起那些少年郎们的功绩,顺势延请帝王赏赐,以示天家恩德。</p>
因卫敏的奏疏上大力称赞李炤,康元帝在得胜之后,更令人将奏疏传抄与众朝臣,于是大家都明白圣意,是有心要抬举李炤。</p>
李炤出身宁郡王府,算是哪边都不靠的中立派,又是皇亲宗室,众人审时度势,便都暂且收敛起对李炤的揣测,跟着帝王赞颂起来。</p>
康元帝朝李炤招招手,眉眼间满是慈爱,真如同寻常人家的和蔼祖父对待自己的孙儿一般,亲昵的拍拍他的肩膀:</p>
“不愧是咱们李家的孩子,英勇出少年,”康元帝感慨往昔,“朕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曾领兵出征西域,虽然情势艰苦,战局焦灼,但最终得胜,也算没辱没祖宗基业。”</p>
“朕知道边疆之苦,像你这般年少的孩子,能够忍受那般的苦痛,还这般的出众,真是难得。”</p>
康元帝望着眼前俊朗英气,眉眼如同出鞘利刃一般的少年,心中喜爱愈发的加深。</p>
李炤少年征战沙场,初出茅庐便崭露头角,更是有统帅之天分,已经是皇室中的独一份,康元帝自己曾经上过战场,所以对李炤更是亲切,又有卫敏奏报,了解此次战事中李炤表现,真是越看越觉着满意。</p>
倘若这孩子是他的亲孙子,该有多好。</p>
那他就不用到老了还要为继承人的事情犯愁,整日里看他们拙劣的勾心斗角,互相下绊子,还得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矮子个里拔高个。</p>
李清平那样的德行,怎么就能生出这么顺眼的孩子,自己枉为帝王,竟然连看得上眼的子孙后辈都寻不到。</p>
他自问并非蠢笨之辈,后宫里那些有子妃嫔,也是个个精明妥帖,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呢。</p>
心中惋惜着,康元帝面上便更显对李炤的和善,“你此次立功,寻常赏赐除外,朕还要另加赏你,有何所求尽管说出来,朕都应允。”</p>
李炤向着康元帝恭敬拱手,“多谢陛下厚爱,但保家卫国是微臣本分,微臣并无他求。”</p>
“哎,莫要过谦,”康元帝哈哈大笑,瞧着少年长身英姿,心念一动:</p>
“阿炤正当年,如此人品佼佼,却还未婚配吧?如今你也算立业,该是考虑成家之事的时候了,适逢今日接风宴,京中淑女皆云集,朕便托大一回,为你拉媒保牵,也做一做那姻缘媒人,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