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闹事
</p>
“我细观此人容颜,并无发现不妥之处,难道此世间的易容之术已经精妙到这等地步,天衣无缝?又或者他们故意找出与谢呈一模一样的人,安插过来?天底下难道真的有一般无二的两个陌生人?”</p>
房妍在信中大为不解,只得求助于房妧,想要请房妧帮忙分辨,也是为提醒长姐,谢呈的异样,兴许也会影响到房氏。</p>
背后人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的调换谢呈,必定是要利用谢呈的身份,以寻求便利。</p>
房妧将纸笺放进熏炉当中,看轻微的火舌将柔软的纸笺吞噬,拂了拂风吹来的烟尘,“许久未访故友,偶尔也要联络旧日情谊。”</p>
“李郎君,您为何不来见我家娘子。”宁郡王府门口,衣衫朴素的婆子在护卫的阻拦之下,情急扬声大喊,直将来往行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p>
李炤骑在马上,本欲出门,被人撕心裂肺的叫住,手握缰绳顿了顿,似乎是在回想着那婆子的来历,“你是?”</p>
他在府中闷着,世子妃顾迎穗怕他憋出什么好歹,便赠他一匹宝马良驹,劝他无事可趁天光好,去京郊放马驰骋,也好散散心。</p>
长嫂好意他不忍辜负,便打算骑马前往京郊,谁料才出府门,就遇着这么回事。</p>
那婆子满是皱纹的脸上连皱纹都凝固住一瞬,然而她倒是很快又反应过来,“老奴名如草芥,您不记得也是寻常,但我家娘子对您日夜牵挂,熬出一身病</p>
来,您将她带来京城,不能就此不管啊。”</p>
“好大的胆子,在郡王府门口,就敢如此攀诬咱们郎君!”郡王府的管事厉喝一声,“我家郎君此前一直在北疆征战,不久前才回京,哪里来的功夫风花雪月,你们攀咬我家郎君,意欲何为!”</p>
“李郎君,您当真将我家娘子忘记了吗?当初在北疆您救下我家娘子,又让她随军回京,我家娘子久居深闺,早已对郎君您倾心相许,您此刻却一推三不知,我可怜的娘子……”</p>
那婆子顿足大哭,声声切切的控诉起李炤来,仿佛他是个天大的骗子,负心薄幸的浪荡子。</p>
围观众人在那婆子的只言片语中,眼睛都闪起光来,这事儿可有意思了,瞧这婆子的架势,是要控诉宁郡王府的李炤郎君辜负她家娘子,背信弃义。</p>
可是京城的人都知道,才不久宫宴,李炤郎君还声称倾慕梁国公府的房大娘子,一往情深,非卿不娶呢。</p>
这又冒出个英雄救美来的边塞民女,这到底是谁先谁后,又或者是李炤他想坐享齐人之福?</p>
有熟悉的街坊邻里便小声嘀咕,“听说这位郎君的父亲年轻的时候便是个风流人物,从边疆带回一位民女,便是这位郎君的生母,可后来又将夫人抛弃,原以为这位郎君会厌恶父亲的举止,以此为戒,谁想……”</p>
“这是要重蹈覆辙?果然儿子肖父,本来陛下赞赏,还以为歹竹出好笋,这位</p>
郎君与其父不同呢,现在看来,倒是殊途同归。”</p>
“他父亲还是将人娶过门几年才变的心,到了儿子这里,竟然连亲事都未定,就移情别恋了,还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p>
“好端端的,为何要移情别恋呢。”</p>
“听说宫宴之上,陛下要为他与梁国公府的大娘子赐婚,一个是国公府的娘子,一个是边塞民女,傻子也晓得该怎么选啰。”</p>
“怪不得这位李炤郎君声称自己倾慕房大娘子,娶民女哪有娶梁国公府的娘子划算。”</p>
不消一眨眼的功夫,流言便传的煞有介事,李炤俨然已经成为十恶不赦的负心人。</p>
宁郡王府管事脸都青了,一面让人去请世子妃的指示,一面小跑到李炤的跟前,“郎君,这等小人竟敢污蔑您的清名,此事我们郡王府绝不会就此放过,只是……现下的情况,郎君不如还是暂且回府歇一歇?”</p>
若是在外边儿闹出什么岔子,他可担待不起,况且瞧这老婆子的言语,必定是个难缠的角色,自家郎君又是没什么防备的,不能让他落入圈套。</p>
李炤却是终于想起来,朝那婆子道:“你家娘子姓蔡?”</p>
那婆子擦着眼泪,“郎君总算还记得,也不枉我家娘子日夜惦念。”</p>
“我在北疆遇见你们主仆二人,你们声称为匪盗灭家,求定北军庇护,又说在京城有亲戚,正好我们班师,就捎带你们一程,路上你们食宿都与队伍分开,我只</p>
看望过她几次,怎么在你口中,好像已经私定终身了?”</p>
李炤还端坐在马上,少年因为疑惑,微微倾斜着头,一侧的耳坠随之晃荡,“回京之后,你们娘子说就不见远亲,害怕不被接纳,所以我派府上护卫送你到蔡家,顺便解释原委,当时护卫来报,蔡家人都很友善。”</p>
“你们在那里过得不错,我也从回京之后就没再与你们见面,你却说你家娘子对我日思夜想,是什么道理?”李炤皱眉,“京城闺秀清名要紧,你也该晓得点分寸,别污了你家娘子的名声。”</p>
他的坦率直言,倒是让那婆子未曾料到,原以为这般门第的郎君,遇见这种情形,总是会顾忌颜面,将她带到府里去分辨,如此这般里头便有文章可做,谁晓得他上来就说一通,将她的话逐条驳斥。</p>
如此坦然的态度,让围观者众的态度发生变化,观其信誓旦旦,莫非此中确实有所误会,回想这位李郎君也是被陛下称赞过,或许确实是个正人君子?</p>
“只怪我家娘子傻,未曾得到只言片语,便将一颗心抛却,现在却百口莫辩,原本我家娘子不让老奴来打扰郎君,以为郎君不会辜负,即便暂时拖延,终会将她堂堂正正迎娶过门,是老奴自作主张……”</p>
那婆子嚎啕着,“娘子啊娘子,您天真单纯,又怎知这人心险恶!怪只怪您没有好亲戚撑腰,若您也是什么国公侯府的娘子,</p>
怎会落到这般下场?到京城里唯有任人欺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