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罗家村

  从澜城出来后,一片平原。
  在路上,他们遇到前往澜城办事的村民,通过一番交谈,才得知挨着澜城的村庄人口饱和,无力再接收村民。
  朝廷下令,从五十里外的罗家村开始,将灾民以家为单位进行安置。
  罗家村再往前走,曾家村,李公塘,三塘镇,尚家屯,距离边关最近的村是白水村。
  这些村庄,星罗密布似的插在澜城与边关的中间区域。
  一旦异鬼突破边关,首当其冲的是白水村。
  但异鬼的骑兵,一日可奔袭几百里,就算罗家村是最后一道挡箭牌,估计也来不及撤退。
  顾瑾暗暗思索。
  觉得还是要想办法进入澜城。
  万一异鬼打进来,起码有澜城的官兵守护,而不是任人宰割。
  五十多里路,按李大海的脚程,小半天就能到。
  但为了购买物资,也为了打探消息,路过澜城附近的村庄,顾瑾和李大海都会进村,众人走走停停等到了罗家村,已经是两日后。
  村正早就在入村口等着。
  见这一批来的灾民,牵着三头骡子,骡子后面拖着的板车,上面堆着满满当当的家伙什。
  心里不免有些诧异。
  他们村地理位置好,分到的灾民家里条件都还不错。
  但是,像这种走了那么远的路,还有三头大骡子的,他第一次见。
  李大海老远见着,急忙将牵着骡子的缰绳递给一旁的李母,三步并作两步朝村正走去。
  他笑得满脸都是牙:“这位老先生,可是罗家村的村正?”
  罗山抬手行礼:“正是老朽,不知老翁是从建州来的吗?”
  李大海打着哈哈:“是啊,前两日才到澜州,办理了户籍。”
  他边说着话,边从怀中将盖了官印的户籍拿出来递出去。
  罗山接过,仔细查看后才还给他。
  “这出嫁的女儿,怎么也挂在你的户籍上了?”
  李大海连忙解释前因后果。
  罗山听得一愣一愣。
  他看向李桃花,眼神一言难尽。
  这妇人,命真苦。
  丈夫死了,儿子死了,还被婆家赶出家门。
  幸亏自家爹娘不嫌弃。
  要不然三千多里的逃荒路,挺着个大肚子,还带着两个小女孩怎么可能活下来。
  “行,你们跟我来。”
  罗山一边走一边介绍。
  “最近几天,从建州来的灾民有五户。”
  “两户户主都姓贺,一户户主姓花,一户姓杨,一户姓贾。”
  “村里没有多余的房子,只给你们分了一块宅基地。”
  “你们如果手里有余钱,可以起房子。”
  “没有余钱,那就搭一个窝棚住着。”
  李大海在一旁嗯嗯,顾瑾也在认真听。
  等罗山介绍完,顾瑾装出不谙世事的模样问:“爷爷,你们为什么不搬进澜城呢?”
  “澜城里好热闹的,在那里买个房子,住着多好。”
  罗山摸着胡须,只觉得好笑:“小丫头,你懂什么。”
  “在我们澜州,天下诸郡逃户,有田宅产业,妄被人破除,并缘欠负租庸,先已亲邻买卖。”1
  “再说了,我们罗家村离澜州只有五十余里,全程又都是官道,想要进城玩并不难。”
  说起罗家村的地理位置,罗山颇有些得意。
  顾瑾暗自心惊。
  这澜州的买房政策,居然与唐朝的政策相近。
  离谱了。
  这时,李仁勇悄悄拉了拉顾瑾的衣袖,小声问:“瑾儿,那村正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啊?我怎么听不太懂?”
  澜州与建州相隔几千里,说话的口音自然有些不同,不过,认真听也还是能够听清。
  这得益于周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在做统一语言这一项工作。
  只是,大州城还好说,乡里面的村民们说话,虽然已经尽力说官话,但还是带着乡音。
  不止李仁勇听得吃力,李家人都是连猜带蒙,懂了个八九成。
  但当罗山咬文嚼字,他们就懵了。
  顾瑾还好,罗山的口音,接近有点像苏州话,她认真听听,能听懂。
  在罗山的话中。
  澜州所有的地和房,如果想出售,得先问过亲戚。
  亲戚同意,还得再问过邻居。
  只有亲戚和邻居都没有人要买,那么这个房子或者地,才能对外出卖。
  一旦未经他们的允许出售,那么左邻右舍还有亲戚都有权上告官府,以原本价格赎回。
  也就是说。
  澜州的房子,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
  得先问过房主的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左右邻舍,才能有机会下手。
  这样一来,可买的房源不仅十分有限,价格还居高不下。
  听完罗山的话,顾瑾想要在澜州买房的念头破灭。
  本地人想买一套房都那么难,外地人就更不要想了。
  毕竟,人都是排外的。
  像罗家村,如果不是接到朝廷指派的任务,他们是不可能接收从建州来的灾民的。
  罗山将李家人带到一块空地后,又交到了一些相关事宜,便离开了。
  留下一众人面面相觑。
  李忠义看着像乱葬岗的空地后,脸都气红了。
  “这也太欺负人了。”
  “这地方距离罗家村那么远不说,还靠近一条臭水沟。”
  “一片瓦都没有,怎么住人?”
  李仁勇也气得眼冒金星:“我们走了那么远的路,朝廷就这么对我们的,这要不是有点子家底,还不是得饿死。”
  李大海喝道:“慎言。”
  老爷子发话,两兄弟虽然气的不行,也闭上了嘴。
  李母和李桃花倒还好,他们已经开始商量着在哪里搭窝棚比较合适。
  至于顾秀,已经蹲在一旁玩泥巴了。
  李大海愁得眉毛都快掉了。
  桃花还有二个月就要生了,得想办法在这段时间建一间房出来。
  李大海转头,看着顾瑾问:“瑾儿,刚刚怎么不给那个村正塞一些银子?”
  “或许能够换到一块好一点的地方。”
  顾瑾解释道:“那村正一早就蹲在村口守着准备接待灾民,一路走来,又尽职尽责的解释周边的环境,这说明他是一个比较负责的人。”
  “你再看他,他的鞋子底已经磨破了,裤脚也都松了线,这说明他家里并不富裕。”
  “一个村的村正,要是想捞油水,肯定是能捞到,他如果捞到了油水,就不会活得那么拮据,所以,他应该是一个比较正直的人。”
  向一个正直的人行贿,他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到时候可能还分不到这块空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