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帝心难测

  第614章 帝心难测
  贤王这一番话,说的那叫一个诚恳,那叫一个激昂。
  在场的众人闻言,都不由暗暗点点头,纷纷觉得贤王说的有理。
  唐帝闻言,眉头微微一挑,定定的看了一会儿下方的贤王,这才缓缓点了点头。
  “嗯,贤弟说的不错。”
  “看来……贤弟对于户部的职责了解的相当透彻啊!”
  “刚才你说的那一番话也很有觉悟,话语间更是处处为大唐各方面着想。”
  “如此,朕刚刚果然没有问错人呐~”
  贤王听罢,连忙谦逊恭敬的朝着唐帝行了一礼。
  “陛下谬赞了。”
  “臣刚刚的小小言论,若是帮到了陛下,那合该是臣的荣幸!
  “更何况,臣弟虽说是皇族中人,但同时也是大唐帝国的子民。”
  “而大唐,是天下所有子民的家乡。”
  “臣,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
  “哎……臣弟一时有感而发,还望陛下莫要取笑臣弟便是。”
  唐帝听着贤王这话,威严的面上缓缓勾起一丝笑意。
  “贤弟这话,说的着实有些谦虚了。”
  “为官者,能处处民着想,为大唐着想,这就是极为难得的品质了。”
  “但这一点,确是很多官员一生都难以做到的。”
  “大多数人,虽有一早打着要为民造福的初心,但是这样的初心大多维持不了多久。”
  “一年、两年尚可。”
  “但是三年四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这样的初心还能剩下多少?”
  “有初心难得,但守初心却更不易。”
  “所以,这才朕对于户部尚书一职,始终举棋不定的原因啊。”
  “就像是贤弟你说的,户部这等重要机要,这尚书之位自然也要慎重再慎重。”
  唐帝似是有感而发,轻叹一声。
  他说话的时候,威严的目光意有所指的扫向了下面的众臣。
  而他目光所过之处,有不少的大臣眼眸微闪,有人面露慌乱,有人低头不语。
  当然,也有人面上神色并未变化,但也不知是否故作镇定。
  “不过……方才朕听完贤弟的一番话,到时候让朕心中大定啊。”
  忽而,唐帝话锋一转,犀利的目光又直直的看向了下面的贤王,语气意味深长。
  “贤弟,你虽然已经远离了朝堂多年,但是早年你在朝上可是连先帝都对你几番夸赞。”
  “如今,你归来却仍旧可以说出这么一番话。”
  “可见多年过去,贤王弟依旧不忘初心,处处为百姓着想,为百姓着想。”
  “这么一想,朕倒是越发觉得……贤王弟,你倒是很适合胜任户部尚书这一职。”
  听闻唐帝最后一句话,一直静默良久的楚越这些眉头更是狠狠一挑。
  同一时间,殿上的众臣此刻更是因为唐帝的话,而震惊错愕不已。
  虽然,之前众人心中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但是,直到听到唐帝亲口开口想要贤王做户部尚书一职位。
  众人还是忍不住睁大了双眼,心中感到极其不可思议。
  户部啊,那可是大唐掌管天下财政的重要机构。
  其户部尚书一职,更是重要非常。
  这、这、这陛下竟然是认真的?
  陛下真的要将这职位交给贤王?!
  可这贤王殿下当年可是陛下水火不容啊。
  尤其是当年贤王离京之前,与唐帝闹着极其不愉快。
  甚至,要不是因为在先帝丧礼期间不已见血,当时二人关系恶化到,使得唐帝差一点儿就将贤王当场斩杀了。
  而之后,贤王再度进入京城……
  陛下面上说是没有将张丞相和贤王私生子云藏合谋逼宫一事,不迁怒‘无辜’的贤王。
  他嘴上说的不怪罪,说着贤王与逼宫一事无关。
  甚至还特意开恩不计前嫌,准许贤王留在京城修养。
  但,明眼人其实都看的很清楚,陛下其实心中对贤王的怀疑一直都在。
  什么特恩允许襄王在京修养。
  那不过是陛下不放心贤王,才以留在京城养病为借口,更容易监视贤王的一举一动。
  再者,唐帝准许贤王上朝,却又不给他任何职位。
  而且每每上朝,都将贤王殿下当空气。
  这分明就是故意告诉所有人,贤王不得圣恩。
  谁要是和贤王亲近,那就是在和唐帝过不去。
  故而,贤王回京上朝至今,无一人敢登门拜访,邀请贤王赴宴。
  而在朝上,除了最开始有人提到贤王,但到后面,大家也都随着陛下一同忽略这位贤王殿下的存在。
  以至于,这几个月来,贤王在朝堂上,甚至在京城内的处境格外的尴尬。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可都是唐帝啊。
  可如今,身为始作俑者的唐帝,竟然一张口就要任命贤王一个尚书之位?!
  这这这……
  唐帝这前后矛盾的做法,一时间还真让众人有些看不懂了。
  所以,陛下这究竟是何意啊?
  他们这位唐帝陛下究竟是对贤王殿下厌恶还是看重啊?!
  此时此刻,在场的文武百官心中没有一人心中皆是惊疑不定。
  而贤王在听到唐帝的话后,脸上更是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
  不过很快,他就‘嘭’的一下跪了下去,面上无比惶恐。
  “陛下,这、这可使不得啊!”
  “臣弟这……这户部尚书之位如此重要,臣弟一个远离朝堂多年的人,怎么担得起这么重要的职责啊?!”
  “更何况,先前陛下您也说了,这职位要看资历、能力、人品……”
  “臣弟早年确实是立过不少的功劳,但是这财政,臣弟在此道上实在生疏。”
  “而朝堂上,单论资历……比臣弟资历高的人,更是犹如过江之卿,多如鸿毛。”
  “您让臣弟来当这个户部尚书……臣弟、哎,臣弟真是惶恐啊!”
  贤王声声皆是惶恐,言语间更是百般自贬,千般推辞。
  好似这尚书之位在他眼中就如同一个烫手山芋,让他避之不及。
  唐帝眯眼静静的看着下面的贤王在那里又是演下跪,又是惶恐推诿。
  只不过,他的面上始终是一副威严高傲的样子,看不出任何情绪。
  等贤王一同输出完,唐帝就漫不经心的收回了视线。
  只是,下一秒,唐帝的目光就转而望向了另一边的楚越身上。
  紧接着,唐帝威严厚重的声音就回荡在大殿之中——
  “太子,你觉得让贤王暂代户部尚书一职,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