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此计甚好

  第615章 此计甚好
  唐帝说罢,目光就定定的看向了楚越。
  而他这一声出口,也使得在场众人的目光一瞬间齐刷刷的都看向了楚越的方向。
  霎时,大臣的目光就一下集中在了楚越的身上。
  整个殿内的气氛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而不少大臣们更是彼此相视一眼,都敏锐的意识到了一些什么。
  唐帝先是主动提出想要贤王殿下去户部暂代户部尚书之职,贤王推辞。
  可下一秒唐帝竟然转而又问太子的意见。
  今日,唐帝在朝堂上的两次发问……可都不简单啊。
  此刻,殿上所有大臣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楚越身上,再加上上方唐帝的目光炯炯,于楚越而言,可谓是如芒刺背。
  户部尚书之位,事关重大。
  唐帝和贤王,一个皇帝,一个是王爷,都是大唐身份最为尊贵的人之一。
  可如今,他们一人属意想要贤王暂代尚书之位。
  另一人呢?却是百般推辞。
  那么身为太子,他接下来说的每一个字,如何回答,就十分重要了。
  甚至可以说,楚越的回答,极为关键。
  片刻后,楚越头顶唐帝犀利威慑的目光,神色不变,缓缓踏出一步,朝唐帝恭敬的行礼。
  随即他抬眼,目光直视,看向上方坐于龙椅上的神色威严的唐帝。
  当唐帝开口问他的那一刻,楚越就瞬间明白了。
  唐帝是真的打定主意,要让贤王去户部了。
  而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打算,楚越也在那一瞬间想通了。
  因为……唐帝需要这样的一个人。
  他需要一个可以牵制楚越的人。
  先前,唐帝是属意四皇子的。
  当初,四皇子楚萧从庆州破案归来,立下大功,唐帝看到了四皇子的潜力,所以预借此次庆州之功,册封楚萧为王。
  他那时是想要扶持四皇子楚萧,来制衡楚越的。
  只是唐帝没有想到,最后自己这个四儿子竟然私下个大商帝国勾结。
  并且,还被谢远当朝捅了出来。
  更关键的是,此事还是证据人证聚在,根本无从抵赖。
  于是这可他本看好的制衡棋子,就这么浪费了。
  但唐帝又不可能继续放任楚越在朝堂上和民间的声望越来越重。
  故而,他迫切的需要一个可以制衡楚越的方法。
  因而,最后……他就想到了贤王。
  唐帝心中早就有此打算了,此刻,他看似询问的话语,但是他看向楚越的眼神确实不容置疑的。
  他是铁了心要让贤王去户部,铁了心的想用贤王牵制楚越。
  如此,他看着楚越和贤王两虎相斗,他才能真正安心!
  此时此刻,就在这一瞬间,楚越看着高坐在上位的唐帝,心中思绪百转千回。
  他再一次深刻的认识到,皇家无情,帝心难测。
  若是,真正的原主没死。
  那么想必,此刻他站在这里,看着他的父皇,心中一定会感到无比心寒和压抑。
  辛辛苦苦,几经生死,几次救大唐于水火。
  楚越自打来了这里,到今天为止,为大唐立下的功劳,有哪一件单拎出来不是惊天动地,难度之高?!
  有些若是换了他人,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力挽狂澜。
  甚至,大唐帝国晋升强国之列,楚越也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可偏偏……就在大唐帝国终于摆脱了‘末流之国’这个可耻、被诸国嘲讽的名号,终于开始走上坡路的时刻……
  然而,唐帝,一夕之间对于楚越的态度一下全变了。
  楚越不再是他最为骄傲的儿子,不再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储君。
  相反,唐帝开始忌惮他、怀疑他、质疑他、防备他。
  甚至,现在还要找人牵制对付他!
  如此,怎能不令人心寒呢?
  不过……好在现在的楚越并非是原主。
  现在的楚越,从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后,直到今天,其实都从未哪一刻在内心真的将唐帝视为父亲。
  唐帝,于他而言,只是大唐的皇帝。
  仅此而已。
  所以,楚越在面对唐帝的时候,永远是极为理智的。
  他很清楚,唐帝刚才那一句,看似是问句,但楚越心中却很是清楚。贤王去户部这事情,唐帝根本容不得他反驳。
  一旦他开口反驳,势必会更加惹得唐帝不满。
  那么,本就忌惮他的唐帝,定然会更加看他不顺眼。
  而且,大概率将来还会更加偏向与贤王那边来针对楚越。
  虽说,贤王和楚越都是唐帝忌惮的人。
  但,两相取其轻。
  两个都讨厌的人中间,定然有一个总有一个是更加讨厌的人。
  那么,不出意外,最招人恨的一定是哪个最备受唐帝厌恶忌惮的那人。
  而楚越要做的,就是避免成为那个最备受人讨厌的人。
  “父皇,儿臣以为……”
  楚越不慌不满的开口,说话间还微微顿了一下,扭头看了一眼殿上站的贤王。
  随即,他又缓缓转过身来,看向唐帝,清冷的面容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儿臣以为,父皇先前提议让贤皇叔去户部,暂代户部尚书一职,这个建议甚好!”
  说道这里,楚越的面上神情竟是越发的真诚。
  闻言,唐帝双眼微眯,目光微微一动,似乎对于楚越没有出声反驳,感到些许的诧异。
  “哦?太子也认为贤王可堪此任?”
  唐帝说着,落在楚越身上的目光却带着一丝审视和探究。
  “难道你就没有想到什么其他合适的人选吗?”
  “刚才,贤王也说了,他从未接触过财政这一方面的事物,在这方面略显生疏。”
  “那么,你怎么会觉得,贤王可以胜任户部尚书这一职位呢?”
  面对唐帝质疑的一连串反问,楚越深吸一口气,面色不变。
  “回父皇,儿臣会赞同您的话,并非是附和。”
  “虽然,儿臣与贤皇叔相交不多。”
  “但是皇叔从前的事迹,他为我大唐立下的汗马功劳,儿臣也是有所耳闻的。”
  “从皇叔从前的事迹,就可以看出他的行事作风十分谨慎,而且看事情也很是长远。”
  “儿臣听闻这平凡人家,一家做账,想要长远,全靠管家的精打细算。”
  “而想要靠钱生钱,靠的就是眼光毒辣,目光长远。”
  “户部嘛,国之财政,这可就等同于整个大唐的钱袋子。”
  “那自然,需要更加谨慎,心细,目光长远的人来掌管运作。”
  “这些特质,刚好贤皇叔都具备。”
  说道这里,楚越微微一笑。
  “所以,儿臣才说父皇提议让皇叔去户部,此话说的甚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