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时代变了
大漠
北风呼啸
一望无际的牛羊,以及连绵不绝的牛车
周围的骑兵盯着所有人
仿佛迁移的动物
“可汗”
“人带来了”
几名穿着兽皮的胡人骑着马,后面是双手被绑在一起,被他们牵着走的,同样穿着兽皮的胡人
远处是行进的车队,大车里装着牧民们的财产,大半年的迁移和征伐,每个人的脸上布满了麻木,连欧彦虎也像个野人一样
大自然残酷环境中,激烈又漫长的战争下,数万人携带着几十万头牛羊的军事行动
欧彦虎知道很多人反对自己
甚至以前支持自己的人,也暗中开始对自己不满
欧彦虎缓缓的问道:“扎克哈台吉,你为什么背叛我?”
“可汗,我没有背叛你啊”
那人讨饶,为自己辩解
欧彦虎皱起眉头
犹如一只老虎
原来的欧彦虎身上多少有一丝富贵之气,在大板升地区常年的生活,许多台吉都变得贪图安稳,如今,欧彦虎身上满是风霜,举手投足间充满了肃杀之气
“扎克哈台吉”
“要像雄鹰般的男人死去,不要当懦夫,我会看不起你,你的族人也会因你而蒙羞”
坐在椅子上的欧彦虎,只望着远处的缓缓移动的牛羊,不少的牧人骑着马维持牛羊前进的方向,眼神里看也不看面前的人
听到欧彦虎的语气,知道自己必死无疑
那人开始了愤恨,不再隐藏自己
“你是个魔鬼!”
“你壕无人性,折磨所有人”
扎克哈心里后悔
谁也没有想过北征之路会如此的艰辛,全然没有可汗描述的伟大和激情,只有漫长无边的沉闷和煎熬,每天都有人死去,每天也在杀死人
从最开始激情的屠杀生胡,到越来越多的人厌倦
可是欧彦虎的声望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的人马也越来越强大,强大到了令人无法反抗的程度
欧彦虎露出遗憾的眼神
大周太强大了
但是大周也很虚弱
对待大周这样的敌人,自身必须要坚强到令大周绝望的地步
所有贪婪享受的人,只能成为部落强大的养料
这一场北征,并不光是征服生胡而已,同时也是对内部的清洗,当王者归来,欧彦虎深信不疑,自己将会带领十万对生命麻木不仁的铁骑,彻底踏平大同,征服大周
死再多的人也无所谓
“杀了他”
欧彦虎话音刚落
几名勇士就拉着挣扎的扎克哈离开
欧彦虎扫了一眼周边的人,最后看向一个黑汉子,露出笑容
“苏赫”
听到可汗叫自己的名字,那黑汉子从人群中走出
来到欧彦虎身前,单膝跪在地上
“可汗!”
“你去灭了扎克哈的部落”
“是!”
叫做苏赫的黑汉子原来是一个生胡部落的勇士,后来效忠了欧彦虎,得到他的看重
听到了可汗的命令,苏赫毫不犹豫的去执行
没有人可以背叛可汗
背叛的人,将会付出被灭掉全族的代价
不久后
一支胡骑闯入了营地,见人就杀,不分男女老幼,很快,此地沦为了炼狱,血水染红了大漠,周围的人见怪不怪,一脸的麻木
苏赫很快回去交差
欧彦虎默不作声,而是望着天边的雪山
大半年的征途
收编了大板升地区诸部,召集了无数个部落,一边驱赶着牛羊,一边往北征伐,自己为此等了二十年,已经四十余岁
自己还能有二十年的时间吗?
“苏赫”
“在”
“去杀人”
“征服见到的所有人,杀光男人,抢走他们的牛羊和马匹,骑着他们的马,去奸淫他们的妻女,这才是世间最伟大的事业”
苏赫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大声说道:“我一定会成为可汗最忠诚的鹰犬,为可汗奉上最肥美的猎物”
欧彦虎欣慰的露出笑容
虽然很多人反对自己,但自己也收获了更多
那些反对自己的人都是懦夫,活在世界上也是浪费羊奶,不如成为胡人强大的养料吧
“苏赫,很多人反对我继续北征,他们认为太苦了,你觉得我应该继续征伐下去吗?”
“可汗不会错,可汗认为北征,我们就应该北征”
苏赫不觉得辛苦
以前不都是这样苦么
欧彦虎高兴的拍了拍苏赫的肩膀
在大板升的时候,九月虽然已经开始变冷,晚上的时候已经严寒,可也远不如这里,不光开始下雪,北风更是吹的人脸上生疼
牛羊也病死、冻死的也越来越多
许多人担心,明年的时候,部落缺乏牛羊,很多人没有吃食
欧彦虎忍不住摇了摇头
干活
那是周人才做的事
他们胡人生来就是为了抢的
自己就没打算让部落继续去干活,所有人都将会是战士
吃的去抢
穿的去抢
需要什么,都可以去抢
只要熬过了这个阶段,洗去部落沾染的周气,欧彦虎露出自信的微笑
自己对大同太了解了
河套地区更是无所谓,不过是暂时让给别人而已
那些部落帮忙自己放牧,等自己回去后,刚好成为自己的食物
想起了莫必胜
此人到底是周人,骨子里就向往干活,把好好一个河套地区,带成了周人的样子,只想着干活放牧,贪婪生活安逸
“恭喜可汗!”
突然
远处匆忙赶来几名首领
周边的侍卫看清楚是他们,可汗也没有让他们阻拦的意思,所以放了几人过去
他们远处下了马,一路小跑
“可汗,我们在一处大河边遭遇了一个大的部落,被我们消灭掉,还俘虏了几百人,获得了许多的物资,都被我们带了回来送给可汗”
“不错,你们做的很好”
欧彦虎夸奖道
所有的劫掠成果,一半归可汗,一半归自己
这是欧彦虎定下的规矩
受到很多人的喜欢
“扎克哈死了”
一处帐篷
几名台吉脸色灰败
欧彦虎毒死莫必胜,兼并了莫必胜部,自称可汗
仗着对大板升地区的控制,最终带着数万人,又携带了大板升地区多年的积蓄,几十万头的牛羊,孤注一掷,没有考虑过往后的物资供给
“早知道欧彦虎如此狠毒,当初我们就不该支持他了”
有台吉懊恼
当时真是脑子昏了
莫必胜台吉活着的时候,大家在大板升地区生活多稳定,虽然也面对诸多威胁,可到底还算是人过的日子
“迟了”
“以后还是不要惹可汗,否则就会步入扎克哈的后尘”
有台吉苦笑起来
大漠中的生胡诸部
遇到最大的部落也才两三千人,更多都是几十人,或者几百人的部落
面对欧彦虎这样的敌人,生胡诸部不是敌手
虽然不到一年的时间
不光大漠变了样,连这几万来自大板升的胡人也变了样,包括他们台吉们也被淘汰了不少,但是又提拔了起来许多
只要成功消灭了生胡部,不光可以获得奴隶,还能获得物资,又能得到可汗的认可
这些单独个人的收获,相比较整体的消耗,虽然是杯水车薪,但是对于这些底层爬起来的人却是值得他们欣喜若狂的事情
欧彦虎身边聚拢了越来越多狂徒
这些人对别人的性命不当回事,对自己的性命也不当回事
把欧彦虎的那些话奉为至理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人可以制衡欧彦虎,所以哪怕有再多的不愿意,众人也不敢违背欧彦虎的意愿
“听后方传来的消息,那个叫做王信的将领,又回到了大同”
“他回来了又能如何”
众人倒是知道王信,不少人也见过他
此人虽然扳倒了冯胖子,可此人的实力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冯胖子
以欧彦虎如今实力的扩张速度,别说那王信,就算冯胖子实力最强的时候,如今也不会是对手
以前大板升诸部号称十万控弦之士,其实更多的充数而已
而且各自为战,谁也不会拼命,顶多凑个声势
如今不同了
就算心里再多对欧彦虎的不满,也不得不承认,欧彦虎的掌控力,远不是别人可以比的
一名台吉感慨:“看来,欧彦虎真有可能做到”
众人沉默
是啊
无论如何,欧彦虎比他们厉害得多
这也是众人不敢反抗的原因,因为的确有许多人在支持欧彦虎
不光他是掳掠的理论
“先看着吧,总之,不能违背可汗的意愿了”
众人点点头
大家都不想死
——
好好的牛羊便宜卖给商人,造孽啊
镇虏城的修建,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人,经过挑选出来的,一两千人的灾民,几个月来的吃苦,从平地中修建出了一座简易的土城
虽然还没有彻底完工,但也只剩下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事
开始了签契约,分牧地,分牛羊的时候
这些牛羊都是商行的,借贷给灾民
赤儿山每日都在发生变化,充满了机会,吸引了不少人
“不愿意再当兵的”
“想要过安稳日子的兄弟”
“大家没必要不好意思”
“我们是同袍,大家是把性命托付给对方的兄弟,比亲兄弟都要亲的兄弟,所以想要什么,不需要瞒着”
哨官们把手下们召集起来,传达最新的消息
参加过一年以上战争的士兵,可以申请离开军队,离开军队后,安排在威远关外,兔毛川最靠近威远关的一带,分派给他们牧地
不光如此,牛羊也免费分给士兵
听到哨官的介绍,许多士兵心动,有人也内心担忧
“我们都走了,将军怎么办”
“是啊,将军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我们现在离开,太对不起将军了”
“我不走,这些年里,只有将军把我们当人看,谁这个时候离开,谁就是背叛将军”有人破口大骂
齐山念阻止骂人的士兵
“这是将军的提议,充分考虑兄弟们,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当兵的”
听到齐山念的话,大家闭了嘴巴,气氛逐渐变得沉默
将军从来不谈大道理,反而动不动把利益挂在嘴上,行动上又真正的对他们无微不至
对于他们这些穷苦人而言
只要给钱,愿意当兵卖命的并不少
不过却没有人真正愿意卖命
大家愿意拼命,是因为为了将军,至于将军所言的一些事,虽然大家认同,可那些大户们,包括所谓的读书人,有哪一个做到了?
凭什么他们什么都不管
结果代价却要自己这些穷苦人来承担?
走南闯北,灭倭寇,平胡人,士兵们见多识广,看透了世道,没人愿意为这个世道拼命
胡人的铁器哪里来的?
大户们走私给的
胡人的好日子怎么来的?
大户们走私给的
胡人的壮大为何?
大户们创造的机会
虽然将军的道理都对,可没人感兴趣,大家只感恩将军的恩情而已
如果将军要他们为将军打仗,他们绝对无二话
可要他们为大户,所谓的大周去打仗,谁也没兴趣
至于胡患?
去他妈的胡患
无所谓了
现在将军给了他们别的选择,许多人心里是不愿意再当兵的,只不过不好意思开口,也觉得对不起将军
“唉”
“狗日的世道”
有人跺了跺脚
众人又开始大骂了起来
愿意离开军队的人,最后有四五百人
很多人不爽
王信倒是为他们举办了散伙宴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何况有了好处,也不能忘了兄弟们啊”王信倒是无所谓
效率和成本
胡骑和倭寇最大的优势是没有成本
因为穷的一无所有,本身就是赌命,死了没有任何损失,反而是减轻了负担
但是胡骑与倭寇不同
倭寇属于治安战
胡骑属于游击战
前者民兵就可以应对,后者需要真正的军队,而且需要能骑马的士兵
对于大周的生活模式而言,能骑马的都是精锐了
成本被胡骑吊打
这就是胡骑最大的优势
好的对手,能带来好的变化;坏的对手,只能无奈跟着一同变坏
面对胡骑这样的对手,王信没有第二个方法,想要打败胡骑,只能降低成本,对于自己的军事改革,属于迫在眉睫
需要大量低价的士兵来应对胡骑
所以王信理解大明的卫所制度
一声号令,几十万廉价的士兵就能北征
需要知道,那时候的蒙古只是被朱元璋推翻了,在其他的地区还是蒙古人统治的时代,并且蒙古人控制的地盘和人口远远超过大明
汤平对民兵的使用,同时也是王信的默许
民兵也要上战场,当做战兵
如果是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做法肯定不行,但是火绳枪的出现,扭转了民兵的劣势
只需要操练三个月,民兵就具备了不弱的战斗力
农耕民族获得了廉价的具备战斗力的士兵,抹平了胡骑的优势,反而是农耕民族有源源不断的人力优势,可以平推胡骑
“时代变了啊”
王信感慨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