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布置

  胡立勇回到天成城,带着一肚子不满
  天成城的前身是前明天成卫
  隔壁是宣府重镇,所以天成城虽然属于大同,又独立于大同军镇之外,从实际而言,也是朝廷用来阻断大同和宣府两重镇之间的抓手
  冯庸当年排挤其余各军,以至于消亡,唯独保留天成军,并不是胡立勇的原因,而是冯庸知道朝廷的底线
  大同十二万兵册,天成军的兵册高达三万,其中营兵一万,民兵两万
  “总镇大人”
  “让赵焘来见我”
  胡立勇吩咐道
  手下们赶紧去请
  赵焘原来是冯庸的心腹,接触过王信,是冯庸派去对付王信的,后来冯庸失败,赵焘投靠了张文锦,在张文锦手下不受重视,又转投胡立勇
  张文锦看不上赵焘,胡立勇却看得上
  赵焘在冯庸身边多年,对大同的局势了然,掌握了很多关系,对于现在的胡立勇非常重要,而且此人和王信有过接触
  胡立勇回到自己的大堂,坐到案几之后
  想着在大同城的经历,忍不住眯起眼睛,王信这个人,越来越不能忽视了
  “总镇”
  赵焘小步跑来,一边观察胡立勇的脸色
  胡立勇沉声道:“王信得了十五万两军费”
  赵焘抬起头瞠目结舌
  王信要升官的消息早就传来了,地方上推测要设大同西军
  想到大同如今的局势,赵焘一脸无语
  以前冯节帅在的时候,天成军虽然有胡立勇,可胡立勇不敢不听冯节帅的,所以大同军镇还算是一个整体
  现在大同竟然一分为三
  张文锦控制了永兴军,以及大部分大同军镇,胡立勇彻底控制了天成军,现在多了个王信,还要继续分出去一部分,设为大同西军
  “十五万两银子不少了”赵焘感慨道
  胡立勇脸色更加难看
  去年的一年,大同从朝廷手里才得到了五十万两军费,少了整整一半
  别看张文锦嘴上说的客气,下手不比冯胖子手辣
  给自己留了四十万两,剩下的十万两,还是自己好说歹说才松了口
  十万两银子能干嘛?
  自己手里的四千家丁,一年的军饷就要七万余两银子,其余万余民兵,一年的吃食和军饷也要八九万两银子,往年每年还能得个十五二十万两勉强维持
  去年冯庸被免职,大家勒紧裤腰带熬了一年
  原本指望张文锦向朝廷要五十万两银子修兵堡,兵堡修不修起来那是日后的事,先把下面儿郎喂饱才紧要
  五十万两银子,自己怎么也能分到个十万两
  结果呢
  大失所望
  “王信分走了十五万两,张文锦向朝廷要的五十万两银子也没有了下文,王信此人真是搅屎棍”胡立勇有些后悔
  胡立勇的想法,赵焘心里清楚
  大同的事情,还有朝廷的作风,哪怕只有三言两语,赵焘已经了然,知道胡立勇为何不满
  赵焘分析道:“十五万两军费,王信就敢说他平胡,倒是显得总镇和抚台一事无成,光拿银子不干事,想必张阁老心里也有这样的心思,所以同意了王信,让王信来试试”
  去年张文锦和胡立勇拿了五十万两银子,虽然只是例银的一半,可比起王信,两人差太多了
  胡立勇恨恨道:“十五万两银子,刚刚够下面的军士吃饭,连武器装备都不够修葺,拉出去打什么仗?岂不是让下面的人寒心”
  “王信经商的确有本事,商人们都说他点石成金,十五万两银子的军费,加上他每年从商人那里得到十万两银子,他手里兵马也不如总镇多,倒也能勉强够用”
  赵焘推测
  二十五万两银子
  胡立勇越发讨厌王信
  经商的十万两银子,关朝廷什么事?用自己的私钱来办公事,天下还有这样的人?实在是太过可恨
  大家升官为了发财
  王信倒好
  “独他是忠臣良将”胡立勇骂道
  赵焘脸上露出无奈
  此人有本事,能打仗,就算引起众怒,大家也奈何不了他
  抚台对此人也逐渐不满
  巡抚衙门上下也不满,因为此人不向大同送礼,下面各地都送,唯独王信不送,上下官员都指望外面送年例银过活呢
  靠着死俸禄,谁家能过上好日子?
  一家老小吃香喝辣
  府里下人管家婢女车夫牛马
  几十口人吃喝拉撒,还要维持官场上的人情往来,一年几千两银子打不住
  “连他族长都容不下此人,可也奈何不了他,需要联合总镇来对付此人,可见此人有多难缠,还是小心为妙”赵焘提醒
  王子腾想要联合胡立勇对付王信
  王子腾想的倒是不错
  可事情胡立勇来做
  王信是那么好对付的?
  听说此人身边的亲卫虽然许多后生,可都是王信从孤儿培养起来的死忠,更是一个个从小打熬,如此不要钱的培养,谁愿意承担?
  上了战场,刀枪无眼,再精锐的人也会死
  过多的投入并不合算
  不过呢
  要对付王信,指望阴谋暗杀实在是太过异想天开
  他身边常年伴随十几亲卫,在关外的时候更多,几十人不等,想要偷袭杀害他,至少要几百人才稳妥
  几百人那还叫暗杀?
  当初冯庸想杀王子腾,路上截杀的计划,也不过十几人而已,对付失势的王子腾已然足够,只不过没必要为了已经失势的王子腾冒险,所以才取消了计划
  胡立勇也是想到了此节
  如果动手,那么就要成功,不能允许失败
  几百人的动静必然瞒不住
  冯庸当初敢这么做,派出铁甲骑兵对付王信,也是选择了关外,借用胡人的手,冯庸坐镇大同数十年都只敢这么做,胡立勇又不傻
  只是有些遗憾
  王信经过自己的地盘,自己不想按照王子腾的计策去做,所以提前躲开去了大同,既不想拒绝王子腾,又不愿意为了王子腾冒险
  可在大同知道的消息,胡立勇又实在对王信不爽
  “我倒是要看看,同样的兵,他难道就能打赢?”经过赵焘的隐晦相劝,胡立勇不再多想
  二十五万两军费又如何
  一万二千兵
  王信给的军饷又高
  九边多年来有自己的默契,各地军饷虽不一致,却也大体相同,家丁的军饷每年在十五到二十两银子不等,结果王信给的最高,竟然每年在二十四两
  三千家丁就是七万二千两
  民兵的话,军粮加补贴,每月大概在七钱银子,少的地方甚至不到五钱,只够民兵的口粮钱,王信又给的足,每月九钱银子
  九千民兵也就是说近十万两
  光军费就十七万两,还有军粮草料,装备武器等各色物资,这可比军费还要高,三四十万两银子打底
  不然大同多年来深受胡患?还不是钱闹的
  没钱寸步难行
  一万家丁的话,加上十万民夫,荡平河套问题不大,虽然也有风险
  可王信竟然指望三千家丁,九千民夫就要荡平河套
  军费还远远不够
  胡立勇冷笑
  倒要看看这所谓的大同西军是不是铁打的
  民兵其实就是民夫罢了
  能有什么战斗力
  指望民兵拿着刀枪和胡人去拼杀?只怕还没等胡人靠近,自个先腿软躺倒在地
  至于拉弓射箭?
  民兵能拉弓射箭可就不算民兵了
  用也是给家丁,怎么会到民兵手中
  弓箭成本高
  制作一张弓至少得一年,好的弓更是要三年,更需要保养,保养不好,弓很容易废掉
  所以王信光靠三千家丁,跑断腿也平不了胡患
  胡立勇心里平复了很多
  看来王信也是个为了达到目的,口无遮拦的货色罢了,难道他实际上也是为了捞钱?以前是个游击罢了,捞不到几个钱,现在独领一镇就不同了
  二十五万两银子,一年捞个十几万两轻轻松松
  要是自己一年能有十几万两银子,买都能买下大同,取代冯庸的位置,胡立勇想到了王子腾
  不是不可以与他合作
  不过王信的东西得归自己
  “你去一趟京城”
  胡立勇按捺不住,看向了赵焘
  与种地不同
  大周的耕地已经开发到了极限
  很多地方想要开垦出来,以现在的生产力是办不到的
  所以哪怕堆再多的人力和物力,粮食产量上很难发生质的变化,但是工业不同
  哪怕以现在的技术水平,生产鸟铳的产能有限,可只要投入更多的银子,招募到更多的工人,就可以生产更多的鸟铳,只受限于原料
  原料也能解决
  投入更多的钱,招募更多的矿工,开采更多的铁矿煤矿
  一句话
  钱能解决的问题
  那么如何获得钱呢?
  可以用未来做抵押
  比如河套地区的未来收益,军工厂未来的收益等等
  只要发展的好
  每个阶段都可以用来做抵押,获得源源不断的钱,当然了,要是发展遇阻,就会变成暴雷
  必须在某个富裕阶段开始平缓债务,否则必然暴雷
  不过暴雷也是商人暴雷
  有利益就有风险
  利益越大,风险越大,也是获得巨大财富的商人,通过暴雷的方式,财富重新流入社会,变相的财富在分配的过程,并不算大问题
  反而在发展顺数的过程里,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
  前提不把老百姓拉入到里面
  要是把老百姓的钱也卷了进来,那就又是一种局面
  大周的百姓目前可没钱
  王信也就没有了心理负担
  聚众昌就是通过抵押河套地区未来的方式,通过提前集资,满足发展的需要,以及军队的维持
  “半年内,必须生产一万杆鸟铳,一百门佛郎机”
  王信下令道
  没有回左云,大同西军衙门搭不搭建,并不妨碍自己组建大同西军
  抢时间是最重要的
  来到了牛心山,参观完了火器厂,王信召集属下
  众人大喜
  不光是成立大同西军终于获得朝廷许可,还有个人的升官,竟然一下子都解决了
  “一万杆鸟铳?”
  赵雍一脸惊讶
  虽然是半路跟随王信,但身为王信以下职位最高的人,赵雍并不像外人所想会受到王信的猜忌,实际上哪怕曾经面对汤平的质疑,赵雍在王信手中的权利仍然巨大,是王信以下第二人
  王信点了点头
  传统的发展方式和传统流程,一万杆鸟铳当然很难
  可大周不缺人
  只是无法把人力发挥出来
  极大的浪费
  “所有的民兵,必须保证一人一杆鸟铳,而且要加强操练,务必保证做到使用合格”
  哪怕是骑兵
  必须在骑兵冲锋抵达前,发射三铳
  一千人就是三千铅子
  几百骑兵遭受三轮打击,剩下的也无力继续冲锋
  民兵要发挥作用
  可民兵的确缺乏作战力,无法近战,那么远战就是唯一的方法,从远处消灭敌人
  而传统的弓箭成本太高了
  制作出来的弓也需要定期保养,保养费用也高
  军队用的弓箭和民间用的弓箭也不同
  民间的弓还有使用竹子的
  能射箭就行
  军队的弓箭需要射程,穿透力等等,需要绷得紧,穿透力和射程越大,可对材料的要求也越高,寿命也越短,更需要维护
  火器的作用凸显出来
  平射
  便宜
  比弓箭更容易保养
  用几代人还能勉强用
  只要火药铅子管够,士兵可以发射很长时间
  九边贫民如此之多
  为了一口吃的愿意拼命的人多得是
  何况自己不光给吃的,还给钱,打了胜仗还能分地,哪怕只是牧地
  根源上还是钱
  只要解决了钱的问题,其他问题都不大
  “民兵操练的事情就交给你了”王信看向赵雍说道
  赵雍犹豫片刻,最后没有拒绝
  各地的民兵当然要聚集起来,在一起操练,经过操练后重新分配,保持各部战斗力
  “要打仗了吗?”
  汤平忍不住问道
  将军的架势实在是不小,熟悉将军的做事风格,汤平已经猜到
  “明年开春”
  王信点了点头,看了看在场的心腹们,吩咐道:“荡平单于”
  “喏”
  众人起身抱拳
  同时感到牙疼
  将军对外人又要背信弃义了,连他们都有点看不过去,这是把胡人当倭寇整啊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