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有好事儿
京城的住房有多紧张?
大杂院本来就够紧凑了,为了挤下更多人,院子里到处都是违建的地震棚、小厨房,满满当当的
有些院子,甚至被挤占得只剩下单人通过的小巷子
这两年就更挤了,知青大量回城,找不到工作、分不到房子的,全家挤在一块,晚上想办事都找不到地儿
许今秋家就是这样
她家在院子里有三间房子,小时候还算宽敞,现在就不行了,俩哥哥都结婚了,一人占了一间房
剩下一间是父母住的,还有四个孙子孙女,她都没地方挤
回城之后,许今秋就借住在赵园园家里,一直到进入舞蹈团工作才搬进职工宿舍,只有周末才会回去吃饭
倒不是说许今秋跟家里关系不好,恰恰相反,父母都很宠她,只是这种情况很普遍,很多知青回城后,都借住在别人家里
高层也看到了,为了缓解住房紧张,年初推出第一批商品房,就在团结湖那块儿,400元一平,一套三万元
然而,并无卵用
在这个万元户都要戴大红花的时代,有几个家庭能拿出三万元?
京城的万元户占比仅1%
第一批商品房才160套房子,开盘几个月了都还没卖完呢
说到底,还是穷闹的
对比如今的住房条件,李红兵一个老光棍占着后院两间大屋,有多招人恨就可想而知了
院里头的人,没少诅咒他一个跟头栽死在马路上
这样大家就能吃绝户了
不过可惜,李红兵不蹬三轮了,打算干个体户了,买回来一大堆家伙什,还有材料,在院子里做起了酱菜
“兵子哥,你这是打算大干一场呢?”陈凡讶异地看着
李红兵是真莽啊,头一次创业就敢砸钱,光是咸菜缸就买回来十几口,这规模开家店都够了
“做酱菜,腌制要时间,备货要足,要不然干不长久”
“是我外行了”
见李红兵开始打水洗缸,陈凡上前搭把手,俩人忙活了小半天才把十几口缸全部刷干净,倒扣着晾干水分
翌日,李红兵开始加工了
陈凡也干起了正事,把最近写的稿子整理出来,写了有足足二十章,差不多二十万字,今儿正好去交稿
出门时还看到关月梅正跟一群老太太聊天呢,手上拿着报纸,都是陈凡买回来,关于《最美的青春》正面评价的
前些天院子里传闲话,说是《最美的青春》要被下架了,可把她气得不轻,今儿算是找回场子了
“大爷,还记得我不?”
东四八条52号院,人民文学杂志社大门口,陈凡掏出香烟给门卫大爷递上一根,上次能顺利投稿,大爷可是帮了忙的
“是你啊,今儿又来投稿了?”
门卫大爷接过烟,麻利地点上:“你那小说可是出名了,这阵子王主编他们没少说你呢”
“是吗?我得去听听他们咋说的”
陈凡掏出一包牡丹塞大爷兜里才往里走,轻车熟路地去了小说组的办公室:“王哥,在忙呢”
“你可算来了,再不来,我都得找你家去了”
王伟神色大喜,拉着陈凡就到办公室东北角,指着墙角的四个蛇皮袋说道:“赶紧的,把你的东西拉走”
“我的东西?啥玩意?”陈凡愣住
“读者来信,你怕是还不知道吧,最美的青春彻底火了,每天都有大量的读者来信”
“读者也太热情了吧?”陈凡讶异,出刊才几天就这么多了?
四个蛇皮袋,得有一两千封吧?
“这才刚开始呢,远一点的地方寄信过来,一周才能到,肯定有很多信件还在路上”
“我这搬回去,也没地方放啊”
“那我管不着,杂志社也没地放,要不你买套四合院,用来收藏读者来信?”王伟调侃道
“没问题,你给我涨稿费啊”
陈凡呵呵,闹呢,自己才挣几个小钱,买得起四合院吗?
买四合院收藏读者来信的事儿,也就后世的童话大王干过,但也不是这年头
自己才挣几个钱,跟未来的童话大王能比?
八零年的房价是不高,人们还喜欢住楼房,四合院的价格便宜得很,但再便宜,那也是“院子”,是以“万元”为单位的
像《家有儿女》饰演“姥姥”一角的演员孙桂田,1980年在故宫边上买了一套小四合院,都花了两万六
换成三进的院子,没有十万下不来
陈凡才拿几个稿费?
真要有钱,陈凡肯定买,不说四合院以后会涨到天价,就是买下来改造一下,自己住着也舒坦啊
现在住的大杂院,真不是什么好住处,人多口杂不说,连个像样的卫生间都没有,每天还要起来倒尿壶呢
“下一本肯定给你涨”
王伟笑了下,又从柜子里拿出一沓信封:“你小子得罪人了吧?这些是投诉信,也是最早收到的,都来自同一个地址”
陈凡接过信封,看了下的地址,都是文化宫的,马上就猜到是张建军搞出来的,只有他有这个动机
拆了几封信,果然找到张建军的
“我一个院子的,想搞我呢”
陈凡把张建军的信收好,其它的还给王伟:“王哥,能不能帮个忙?找个人把这些信,还有大报的报道一起送回去?”
“你小子够鸡贼的!”
大报的报道,代表着官方的态度,跟投诉信的观点正好相反
虽说投诉自由,但也得分对谁
人民文学也是媒体,真要一点面子不给,文化宫的领导就该担心会不会被惦记上,哪天就登上杂志了
文人耍起流氓,可比流氓可怕
不过投诉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文化宫肯定不会处罚,撑死了批评几句,大家面上过得去就行
陈凡这样干,妙就妙在留了一封信,估计是领头人的
所有人都被批评了,领头的却屁事儿没有,后果可想而知:“下午我就让人跑一趟,保证给你办妥了”
“麻烦您嘞”
陈凡喝了口水,又问道:“还有个事儿,那些大报怎么突然下场了,是社里的安排,还是其它原因?”
“你不知道?”
“我该知道吗?”陈凡丢过去一个白眼,咱就是一个小虾米
“文人对骂,杂志社肯定是不参与的,往咱们社里投稿的伤痕作家也很多,我们是不能有立场的”
“我找人打听了,是塞罕坝林场带的头,整个三北防护林的林场都在找关系,据说上头热闹着呢”
“原来如此!”
陈凡明白了,这是自己人呢
那些人批判《最美的青春》没什么,但要说《最美的青春》歌功颂德,无疑是把塞罕坝林场人、三北防护林的造林人都给骂了
老子吃着沙子,植树造林不是事实?
就林场人那种战天斗地的性格,沙漠都能改造成绿洲,对这种抹黑他们的事儿,能忍下来就有鬼了
塞罕坝林场是正处级单位,整个三北防护林,同级别的林场多着呢,这些人加一块儿,天都能给你捅个窟窿
“舆论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了,不会再有人跑出来骂了,咱们先说正事,剩下的稿子带来了吗?”
“不带稿子,我敢来吗?”
陈凡把稿子拿出来,厚厚的一大叠:“这里有二十章,加上之前的七章,就有二十七章了,再有九章就完结了”
“你这效率可以啊”
王伟很是惊讶,从上次投稿算起,前后加起来还不到一个月,陈凡能写出二十万字,妥妥的快枪手
这二十万字,能连载好几期了
“缺钱闹的呗,想着拿稿费,手都快写废了”陈凡玩笑道
“缺钱也是种动力啊”
王伟掏出香烟,给陈凡递了一根,自己也点上:“正好有个好事儿,能把你缺钱的事儿解决了”
前天还穿短袖短裤~今天要穿两件了,这天气也没谁了,瑟瑟发抖,求票票
b3fe3k334.sbsb3fe3k334.s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