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突然变得重要

  这次没有在兵部碰面,而是来到了内阁
  王信坐在偏厅里等候
  游击将军而已,有资格进入内阁的没几个,不少人窃窃私语,王信面色如常,趁着没有见到张吉甫之前,思考等会见到他如何开口
  主要还是为了手下升官的事情
  大周的将领升官分为军功和非军功
  军功如战场杀敌,当先功,或者训练有功,如自己最初到京营,领编练新军之功
  非军功就比较杂了
  武举、恩荫、遇例实授、年深、推升云
  前明的武将官员职位世袭,最高世袭到千户,如果功劳实在太大,可以继续恩荫次子三子,总之千户是恩荫的最高职位
  大周取消了卫所制度,为了补偿武将,把上限提高了
  如正一品武将的子弟可以恩荫三品中书舍人身份,品级为三品,实授当然不会给三品武官,但是给个都司问题不大
  最低也是从四品的佐击,而大明的千户是五品武官
  七品舍人制
  佐击的子弟可以承袭一人,也就是七品白名舍人,平日里领取一份七品武官俸禄,想要混出头,从军也能从哨官甚至把总做起,起步就是军官
  年轻时候从军做军官,就算只熬资历,一辈子只升三级,那也能熬到佐击,于是子弟又可以重新循环
  虽然不如前明卫所子弟世袭的稳固,可上限也高了不少,但凡立功,终点不止佐击将军
  恩荫是成为武官阶级的主要方式,其次是军功
  普通士兵斩杀胡骑可以获得十两银子的赏银,只不过劣币驱逐良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捞钱,许多军队冒充战功,同流合污坑骗奖赏
  最高的时候,每年光赏赐银子就要发上百万两
  如果真杀了这么多胡骑,朝廷上下勒紧裤腰带也就给了,奈何都知道是假的,地方上又做的天衣无缝,朝廷查无可查
  发也不是,不发也不是
  那就拖
  慢慢的,不光赏银要看运气,连下层军官杀敌可升一级的条令也荒废了
  提起来的都是以次充好的货色,还不如不提,否则危害更大
  简而言之
  虽然朝廷有详细的武将升官制度,可因为根子烂了,上下都没有办法,实际上军队升官的制度已经荒废,全靠上头一句话
  反倒是恩荫最简单
  只不过多了一道出钱的流程,想要升官没问题,需要出钱打点
  明眼人都知道这条路子不靠谱,可对比已经烂到没边的,那些明明天衣无缝的章程而言,却也算是好的了,还能保证有几个可用的
  王信不奇怪,心里了然,天下乌鸦一般黑罢了
  所以上头有人才重要
  如何说服张吉甫,王信也并没有信心
  之前想出的法子是让手下的将领与地方大户结合
  效果不错,汤平的事情已经落地
  也是必然
  大户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自家姑娘也是从小精致养大
  虽然不能个个美丽,却能养出一股气质,总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子女要细皮嫩肉
  有几个人发达了,谁还看得上黄脸婆
  这种人值得佩服
  可也因为值的佩服,才说明并不普众
  不只是汤平,让齐山念他们选,他们也会选白富美
  自己能一声令下,禁止手下们迎娶白富美,只许迎娶老百姓家的女儿,自己有信心手下会听从自己的命令,因为自己的威望能做到这一步
  但是有用吗?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让别人去做,这违背了大势,就算一时扭曲了,很快也会恢复
  只不过地方大户插手的越深,对军队的影响力越大
  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自己并不想走这一步
  大户的影响力需要借用,但也不能不加限制,如果自己的手下全靠大户升官,而不是靠着自身的实力,那么很容易出问题
  “王信游击?”
  突然
  一名官吏走进厅内,看向王信询问
  王信没见过此人,不知道此人身份,连忙起身,回应道:“正是在下,”
  那人确认了王信,露出笑脸,“阁老请你过去”
  “打扰了”
  王信拱了拱手
  那人不以为然,习惯了别人的客气,自顾转身,王信见状跟了上去
  “阁老”
  等进了一间公房,看到了张吉甫,王信再次行礼
  张吉甫穿着大红官袍,仿佛专门等着王信一样,指了指不远处的椅子,吩咐道:“到这里坐”
  “谢过阁老”
  王信应了一声
  比起在金陵的时候,张吉甫做派越来越保守
  犹还记得当时的奢华
  果然是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做法,现在的张吉甫,很有官场的老气横秋,不如当初在金陵的傲气
  “茶马司有人想要在大同设边市”
  张吉甫说道
  王信一惊,不可置信的看向张吉甫
  张吉甫点了点头
  仿佛是在告诉王信,这不是他的主意
  王信没有怀疑,张吉甫虽然做事谨慎了不少,但也不至于性格大变,以张吉甫的身份和为人,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欺骗自己
  大周的茶马司专营四川和陕西
  因为大周立国之初,坚定的要消灭鞑靼和瓦剌,所以没有开边市,只保留了陕西榆林重镇,后来胡人兴起,才有了大同边关贸易
  “茶马司为何突然要在大同开设边市?”
  王信谨慎的问道
  “呵”张吉甫笑了一声,仿佛看到了什么好笑的事
  王信一头雾水
  张吉甫笑完,抬手指了指王信,又忍不住笑道:“因为你在大同做的好事”
  王信皱起眉头
  自己在大同只做了几件事
  压下冯庸,打击胡人,发展贸易
  前两者与茶马司没有关系,那么就是贸易上的事情了
  见到王信像是想通了,张吉甫没有奇怪,王信是个聪明人,笑道:“你在大同做的好大生意,别人自然也就看上了”
  “大同那边的大户们恐怕不会同意”
  王信语气严肃
  张吉甫饶有兴致的盯着王信
  仿佛看到美女
  王信顶不住,有点吓人,无奈道:“阁老为何这般看下官?”
  “你懂得舍得之道,一开始就做足了准备,常人不及也”张吉甫感叹道,对王信眼神里藏不住的欣赏,比当初在金陵时还要看重
  听到张吉甫的夸奖,虽然知道张吉甫比较重视自己,却没想到如此认可
  王信不禁有些得意
  对方可是张吉甫
  “只不过打你主意的人也很精明啊,请动了茶马司,刚好破你的局”张吉甫笑道
  王信笑不出来
  天下的聪明人太多了
  如果是别的衙门,还真不一定能压服大同的地方大户们,偏偏是茶马司
  天经地义啊
  哪怕是大同地方大户们抱团,与茶马市对抗上,双方也是五五开,不一定谁赢
  “下官斗胆,请问阁老决定支持谁?”
  王信抓住了关键
  朝廷在很多事情上的确执行不下去,可下面很多事没有朝廷点头,同样也做不了,这件事的关键在于张吉甫
  “我拒绝了”
  张吉甫直截了当的说道
  听到张吉甫的回复,王信万万没想到,幸福来得突然了些
  王信保持了沉默
  张吉甫点了点头,知道王信是个明事理的人
  “你可知道因为什么?”
  “下官不敢妄言”
  王信一脸严肃
  “不用紧张”张吉甫摆了摆手,轻声笑道:“你之前承诺我三年平胡,只要你做好这件事,我就不让人打扰你,让你放手施展”
  “真的?”
  王信大喜
  张吉甫再次点了点头
  连茶马市都拒绝了,张吉甫的诚意有多大,王信不再怀疑
  但是张吉甫为何加大了对自己的支持呢?
  张吉甫可是轻易改变主意的人
  他们这等人有自己的做事风格,行事稳当,除非有意外的事情发生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对内对外都是如此,虽然对自己是好消息,有了张吉甫的支持,自己对欧彦虎不说十拿九稳,至少也有了七八成的把握
  可是原因也要搞清楚
  不能糊里糊涂的过下去,什么时候栽了跟头还不清楚
  王信露出探究的眼神
  张吉甫如果能向自己解释,说明事情真的很大,也更说明此人的诚意,如果张吉甫没打算告诉自己,说明事情并不是特别重大
  那么自己回头要找人打听打听
  朱伟、陆仲恒、贾政等
  最先去找陆仲恒
  这就是清官的好处身处中枢,对朝廷消息的灵通,有时候连朝廷大员都不如翰林
  张吉甫仿佛知道事情瞒不住王信
  王信虽然是个武将,可背后靠着四大家,无论四大家如今关系如何,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四大家里的随便一两样关系捡起来,也足够普通官员受用一辈子
  张吉甫自己虽然看不上四大家的底蕴,却也知道四大家的底蕴有多么丰厚
  就如这件事
  普通官员想要的打听也无从而知,而王信嘛,光一个与他交好的陆仲恒,就足够让王信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翰林是最清贵的官员
  翰林院的翰林,哪怕是新人陆仲恒,张吉甫也打听的清楚,知道不光是林如海的弟子,在京城更是王信的耳目
  “辽东传来了警讯,东胡十万骑扣关”
  张吉甫淡淡道
  王信听闻,直接否决道:“不可能”
  东胡又不是林丹汗,哪里来的十万骑
  因为没有了俺答汗,也就没有了蒙古东迁,所以胡人在大漠草原上分布算是均衡
  “都知道是假的,可辽东都司与北镇东平郡王皆说边关不稳,胡人有大举入侵的迹象,既然如此,朝廷不得不防”
  张吉甫眼神里露出疲惫,“辽东都司请款五十万两修建边堡”
  王信了然
  大同刚才请款了五十万两,结果辽东立刻跟进,也开口五十万两,哪里是因为军情,是看中了这笔款项
  军情是假,请款是真
  以张吉甫的精明如何不知呢
  可他却为难
  因为很多事是不能说的
  也有很多人,正指望着朝廷拨款
  哪怕是张吉甫也不能阻止
  但是朝廷去哪里挤出一百万两银子?
  想着想着,王信灵光一闪,终于明白张吉甫为何加大了力度支持自己
  因为自己便宜
  张文锦要五十万两银子修建六堡,只是为了防住胡人,而且五十万两白银不包括大同军镇的军费
  张吉甫明人不做暗事,不愿意节外生枝,特别是王信
  王信成为了自己重要破局的棋子,已经到了影响棋局的地步,张吉甫一脸重视的望着王信
  张吉甫开诚布公道:“这十年里,朝廷税收最高的一年,也不过是一千六百万两银子,而去年朝廷的税收不足七成”
  大周的税赋,王信倒是门清
  毕竟以前跟了林如海,这位大周的财神爷那么久
  按照价值一千六百万两银子的货物和钱银来推算,至少七百万两是用来给边军发军饷的
  一半是太仓京运,一半是民运
  其余四百万是京营的军饷,皇室的开支,京营的俸禄等等
  地方存留五百万
  用于支付地方官的俸禄,地方民兵乡兵和营兵的军饷,以及修桥铺路、维持社学等地方开支
  七百万两算多吗?
  只算九大军镇,不算其余小镇,每个军镇也不过七十余万两银子
  以大同为例
  原本的兵册是营兵三万,民兵九万
  光营兵每年的军饷就高达五十万两,再加上九万民兵,也就是说七十几万两银子,还不够大同军镇的军饷的,那么铠甲武器旗帜火器,修建城墙,修葺兵堡,养马喂牲口
  这些开支比军饷还要高
  更何况大周的税赋江河日下,按照张吉甫所言,去年的税赋才七成,也就是拖欠了近五百万两白银
  王信恍然大悟
  难怪张吉甫变得低调了许多,不复刚入京时的风光
  这么看来
  周道丰有点不地道啊
  算不算让弟子入京来顶雷?
  张文锦要五十万两银子,辽东也要五十万两银子,恐怕别的地方也要开始大张口,别管什么名目,先把钱要到才是紧要的
  面对地方的一致做派,别说张吉甫,就算是皇帝都无可奈何
  看来是真指望不上朝廷了
  王信面露遗憾
  军费真的很费钱,靠自己想办法养整个大同西军,恐怕要榨干了自己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